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稍复杂方程教学反思

(2012-10-28 22:19:37)
标签:

杂谈

分类: 2012-2013五年级上学期教学反

稍复杂的方程这部分内容是几道例题。它们的共同点是每道例题都担负着教学列方程和教学解方程的双重任务,是本单元的重、难点。教材这样的安排对学生来说确实难度太大,而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进入初中学习代数知识作铺垫的,所以这部分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此内容的教学的成败也很重要。

成功之处:

1.分析学情,找到学生知识的难点。我结合教学实情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分解,先教学解稍复杂的方程,再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样会降低知识的梯次,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其次,让学生体会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应用题的优越性。像例题1若用算术方法解,需要逆向思考,思维难度大,学生容易出现先除后减的错误,用方程的方法解,思路比较顺,容易的多。    

2.找准等量关系,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准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应用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教给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解题能力。注意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画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然后指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每一过程中去。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一句话,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

不足之处:

1.不懂题意乱列方程。

2.列出了“减数、除数是X的方程”却不会解方程而乱解。

再教设计:

在教学中既强化对分析过程的思维体验,让学生得到“利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这种情感(特别是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又要加强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顺利步入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大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