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诗歌特点.徐汉峰日记第295号[2308]
(2019-07-09 05:20:52)
标签:
财经教育历史情感文化 |
隋朝诗歌特点.徐汉峰日记第295号[2308]
徐 汉 峰.湖北职院2019.3.5
时间跨度短, 历史大转折.
创新与融合, 飞入寻常家.
隋是我国古代历史的第二个时间跨度短,
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朝代。隋的文化特点归纳起来就是:创新与融合。今人往往首先看隋建立前的历史就是着重于其破坏性、残酷性的一面,其实,隋前的动乱时期也是一个多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时期,随着社会里个个民族与汉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汉族在隋建立后的文化特色表现的比隋前时期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并且更加富有亲和力及凝聚力。从而使得文学、文艺作品的创作、欣赏、交流不再是士族阶级和上层统治者的专属品,而是逐渐被“市井草民”“山野村夫”类的下层阶级所认可和从事。使得隋建立后的文学、文艺作品呈现出具有更多特色和更加亲民,更加能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的表现形式。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举两方面的例子:
文学方面:隋后的文学作品进一步继承和革新了汉魏以及魏晋以来的辞赋与陫文,隋进一步改进了其中晦涩难懂的部分,加入通俗易学的元素,为后来盛唐时期的散文及诗歌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文艺方面:隋后的音乐、绘画作品加入了胡人的元素,乐器加入了胡琴、胡筝、二胡等等非原汉族特有的乐器,这一历史进步一直到几十年后的唐也没有止步。绘画作品中的花鸟鱼虫、人物形态都渐渐多了一些粗犷、豪放、飘逸、放浪不羁的表现情况,我认为这种绘画特点多多少少可能会影响到后来的“吴带当风”。
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国势渐趋富强。但是,在文学上,直承南北朝的浮艳文风,依然占着统治地位。
卢思道(约530-582),主要生活在北朝。他的诗曾得庾信的赞美。《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诗中抒写了征人思妇互相思念的痛苦,并对追求功名的将军作了委宛的讽刺。语言清丽流畅,句法多用对偶,具有早期七言歌行的特色。
杨素(544-603)是隋朝开国大臣,非一般的文人。但诗写得很不错。他的《出塞》描写塞外荒寒景色:"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领兵出塞同突厥作战的生活体验。这首诗曾得到虞世基、薛道衡等著名诗人的酬和。他的《赠薛播州十四首》,回忆身世,怀慕知己,颇有隐微难言之痛。史传说这组诗"词气宏拔,风韵秀上",是有一定根据的。
薛道衡(539-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人。曾官至襄州总管,播州刺史,后因迕逆炀帝,被害。他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昔昔盐》是他的最著名的作品:
垂柳复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风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