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氏宗祠:忠孝流芳 江门名将

(2015-08-18 17:22:40)
标签:

杂谈

     “峨嵋发脉一仙峰,七星赶月一支龙。”这是陶港镇江荣村流传百年的吉祥说法。16日,今日阳新记者来到江氏宗祠,沿途青山秀水,风光如画。据说这座祠堂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风雨沧桑,只见斑驳的红漆正门上方雕刻着“睢阳世泽”四个大字,村支书江兴武介绍说,该村江氏一脉来自河南商丘的睢阳。

忠孝流芳名垂千古
走进大殿,只见中央高挂一巨幅匾额“忠孝堂”,上书金字“道光六年”,江兴武说,这座祠堂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江氏家族有二十四孝中江革背母的经典传奇,有南宋丞相江万里投水殉国的慷慨悲歌,故当之无愧尊为“忠孝堂”。
据说,汉朝有个名叫江革的人自幼丧父,与母亲共同生活,相依为命。当时正逢乱世,兵荒马乱,江革只得背着母亲离家逃难。一路上盗贼四处劫掠,无恶不作,江革每次落入盗贼手中,都会泪流满面说:“我有年迈老母需要供养,求求各位放我一条生路吧!”贼寇见他诚实孝顺,竟也不由动了恻隐之心,每次放下屠刀由他离去。 
后来,江革几经辗转到了下邳,他穷困潦倒,连衣裳鞋子都买不起,便想尽办法做苦工来挣钱养家。尽管生活清苦,江革宁愿自己挨饿受累,也不愿委屈母亲分毫,凡是母亲的吃穿用度,一样也不缺少。不久,母亲去世了,江革思母心切,又惟恐她老人家九泉之下孤独无依,就悲伤地住到了坟墓旁,日夜守孝,即便睡觉的时候也不肯脱去孝服。有人见江革行孝挚诚 ,深为感动,于是举荐他为“孝廉”。不久,江革入朝为官,升任谏议大夫。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江万里与贾似道同朝为官。贾似道极力推行卖国主张,令疆土日削,国势日危,朝廷忠义之士莫不担忧。一日,贾似道故意向皇帝提出辞官的请求,皇帝哭泣难舍,正欲拜留,江万里愤而起身,朗声说道:“自古无此君臣礼,陛下不可拜。”从此,贾似道对江万里怀恨在心,屡屡驳回抗战御侮的奏请。眼看朝廷局势岌岌可危,江万里的门下弟子文天祥前来拜谒谈及国事,江万里殷切地说:“我已经老了,如今看来国家多有变故,拯救世道的责任就在你的肩上了!”文天祥感动不已,流涕再拜而去。
咸淳十年(1275年),元军大举侵宋,权臣贾似道之流消极应对,不理朝政。江万里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于是称病归隐,在饶州芝山凿开一口池塘,为旁边的凉亭取名“止水”,准备以身殉国。不久,元军攻破饶州,百姓纷纷逃往他乡,江万里仍从容坐守于此,以图稳定民心。这日,元军势如破竹,汹涌而来,就快到了江万里的宅邸。江万里与家人依依惜别,流着泪说:“亡国之势不可挽回,我们即便不食朝廷俸禄,也当与国家共存亡!”说完,带着儿子江镐及亲戚家仆相继投水而死。其后,南宋抗元将领张世杰收复饶州,得悉此事,连忙奏报朝廷,文武百官闻知,纷纷伤心落泪。文天祥写下祭文哀悼:“星折台衡地,斯文去矣休,湖光与天远,屈注沧江流。”
时至今日,江革对母亲的拳拳孝心,江万里对家国的耿耿忠心,依然激励江氏家族传承发扬,他们随着渐行渐远的时光,随着滔滔逝去的江水,随着忠孝流芳的故事,载入青史,名垂千古。

 江门名将驰骋沙场
环视宗祠内殿,只见24根朱漆柱子巍然而立,质朴典雅的古戏台上,一幅八仙过海图惟妙惟肖,前方内堂供奉着先祖神像,墙头悬挂旧式花鼓,端庄肃穆中显露出乡情民风。
江兴武说,南宋年间,江氏家族的福四公从江西丰新东琴乡迁至湖北兴邑上清江(今阳新枫林),后人因富招来灾祸,避难于大江南北,福四公的长孙江荣公便率家来此地开基立业,繁衍生息。从这里走出了清末抗俄抗日名将,福四公二十世孙江自康。
  据《湖北省志人物志稿》和《阳新县志》记载:江自康,少负气节,家贫力学。1859年投清军鲍超部,经办皖南军务赏六品军功。1861年驻洋塘,记名提督衔总兵,参与镇压太平军,1865年因镇压广东嘉应州太平军,赏加总兵衔,赏加“强勇巴图鲁”。1867年,江自康率兵在湖北安陆大败捻军,赏加提督衔和“萨凌巴图鲁”名号,上谕加一品顶戴。1870年4月2日,同治帝赐江自康建威将军并三代正一品封典。1895年4月,因平壤血战有功,朝廷封赏江自康白银2500两,次年7月,因创伤发作不幸离世。
在乡间,还流传着更多关于江自康的传说逸事,如“少年放牛”、“挥旗克敌”、“沉冤昭雪”等,让世人了解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神勇将军。据说,江自康年幼时喜爱兵法,勤学诗书,可因父亲早逝家中困顿,饱尝生活艰辛,只好为地主放牛度日。一天,东家操办喜事,不仅不打赏江自康一点好吃的,还要他外出种豆。江自康年少气盛,抑制不住恶作剧的念头,干脆将豆种全部种在一个坑里,然后兴冲冲地回去报告。东家见江自康早早便干完了农活,十分惊讶,忙问:“怎么这么快?”他却不慌不忙回答:“我有神人相助,可以撒豆成兵,所以一会儿功夫就种完了。”东家半信半疑,第二日前去地里查看,不由大发雷霆,把江自康轰出了家门。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太平天国军队打到了江自康的家乡。面对满目疮痍,遍地废墟,江自康在山间晃悠,倍感惆怅,不想正遇见湘军在此经过。他感慨道:“人生贵如此,何事郁郁居于此?”于是怀着满腔豪情,带领族弟自林、自松、自柏、自春、自夏投入了湘军麾下。初到军营,江自康只是一名负责打旗的什长,每逢重大战役,他总能冲往前方,及时将军旗插于阵前,鼓舞了士气,赢得了时间,受赏六品军功。
1861年,湘军大举进攻洋塘,由于太平军兵多将广,防守严密,几番进攻均告失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一天,正当江自康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撤退的命令下达了,太平军见湘军撤退,于是出城乘胜追击。这时烽火四起,喊声震天,江自康猛然醒来,还以为进攻又开始了,赶忙高举大旗,直奔敌营,兵士们见了也纷纷跟着一起冲锋陷阵。湘军首将见太平军离开老巢,大为欣喜,于是指挥部下分兵夹击,终于反败为胜,一举夺得洋塘。很快,捷报传到了曾国藩耳中,他喜出望外,上报朝廷为江自康请功,赏戴蓝翎,并提拔为中哨哨长。从此,江自康得到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俄国侵占我国疆土,江自康率军前往滦州抗击侵略,战功卓著获得褒奖。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日军进攻朝鲜,攻陷京都,江自康连忙率军驰援,在牙山口击退日舰十艘,同年在元武门外北山与敌鏖战五日五夜,以少胜多,受赏黄马褂。经过连连激战,弹药殆尽,士兵伤亡惨重,江自康不顾自身伤情,沿路堵截日军,不想却遭直隶都督叶志超的诬陷,以“擅自撤兵”之罪被摘下了顶戴。蒙此冤屈,他毫无惧色,召集将士宣誓道:“来日再战,誓死报国!”不久,新任提督宋庆新查明实情,为江自康鸣冤昭雪,盛赞曰:“江门将,江门子,贞忠孝义世间少!”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www_hbyxx_cn/78ac6f4ef2f257c1ce263b0c751c1b2b.jpg江门名将" TITLE="江氏宗祠:忠孝流芳 江门名将" />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www_hbyxx_cn/7cab1dadd193f59815671486b938381b.jpg江门名将" TITLE="江氏宗祠:忠孝流芳 江门名将"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