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2013-01-10 18:16:16)
标签:

杂谈

 

施百忍注译

 

内容提要:运笔养气,如养浩然气。“书气”达道,调心向善,调笔中锋。运笔分阴阳,“阳笔”纸面运动,点线明澈具阳刚之气;“阴笔”空中运动,神态亨通显生意盎然。书肇乎本性,笔力始于心力。内心充实则线质浑厚,墨气华滋,气脉劲健,气势神峻。充实之笔提而按,结字有向背,有疏密。笔调宁静,写胸中逸气耳。

 

天台紫真谓予曰[1]:“子虽至矣,而未善也。书之气,必达乎道[2],同混元之理[3]。七宝齐贵[4],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5],阴气太则风神生[6]。把笔抵锋,肇乎本性[7]。力圆则润[8],势疾则涩[9];紧则劲,险则峻[10];内贵盈,外贵虚[11];起不孤,伏不寡[12];回仰非近,背接非远[12];望之惟逸[13],发之惟静[14]。敬兹法也,书妙尽矣。”言讫,真隐子遂镌石以为陈迹[15]。维永和九年三月六日右将军王羲之记。

 

【注】

[1] 天台:在浙江天台县北。山势从东北向西南延伸。[2] 书之气,必达乎道:书法的气韵。孟子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以向善为基础的义行,他要求培养此气的人要“直”,就是充分发挥人心本有的良知、良能,使其止于至善而能弘道。对于书法而言,在于通过中锋运笔的种种变化,使字的形质、笔势、字势、行气、虚实、节奏等因素和而不同却又符合天地化育万物的生生不息的原则。[3] 混元之理:指天地元气,即孟子的“浩然之气”。[4] 七宝:泛指多种宝物。[5] 阳气:暖气,生长之气。此处指纸面运动留下的点线墨迹。明:明澈。华壁:峻拔的山崖。[6] 阴气:寒气,肃杀之气。此处指空中运动形成的笔断意连。太:亨通,顺利。风神:风采;神态。[7] 肇(zhào):开始。[8] 力圆则润:运笔发力,须是内力,内力藏头护尾为主,因其充沛,而点线滋润。[9] 势疾则涩:点线运动之势看似急速,而笔力往往发涩。[10] 紧则劲,险则峻:点线紧密,则气脉劲健,结字险绝,则气势神峻。[11] 内贵盈,外贵虚:内是心力,也是笔力,合二力而心手双畅。心手双畅则能充实,充实则盈,则溢,则虚。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可见,书法先应求实,而后返虚。实而能虚,是为美、大、圣、神。以此观之晋代书风,可知一二。[12] 起不孤,伏不寡:起伏即提按,这是毛笔能否发力的关键。起而孤,伏而寡,是极化思维的表现,孤与寡,都只偏向一极,而非中庸中和。按“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思想来看,应当是提而按,按而提。如《论语》句式“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故行笔发力应当“起不孤,伏不寡”。[12] 回仰非近,背接非远:回仰、背接即相向、相背。相向如“非”、“卯”、“好”、“知”、“和”之类,相背如“北”、“兆”、“肥”、“根”之类。[13] 望之惟逸:通览整幅字,在于逸气。[14] 发之惟静:抒发情性,在于宁静。[15] 真隐子:指紫真道人。镌石:刻石。

 

【译】

天台山的紫真道人对我说:“您的书法虽然达到一定境界,但还未止于至善。书法的气韵,一定要合于道,如同养浩然之气的原理。书法同其它宝物一样珍贵,万古留名。中锋行笔的连续不断,使纸面运动留下的点线墨迹流露出了明澈的阳刚之气,就像那峻拔的山崖。亨通的空中运动形成的游丝映带,使书法的神态生意盎然。把笔挥毫,开始于人的本性。内力圆则笔画润,笔势急则行笔涩。点线紧密,则气脉劲健。结字险绝,则气势神峻。心力笔力贵充实,书势笔势贵高远。行笔发力提而按,按而提。结字相向者非要靠近,相背者非要远离。通览整幅字,在于逸气。抒发情性,在于宁静。慎重对待这些方法,就能使书法之妙达到尽善尽美了。”说完这些话,紫真道人就将这些话刻在石头上以使流传。永和九年三月六日右将军王羲之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