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教育意义
1、渲泄负面的情感
按通常的理解,童话是讲给小孩子们听的,有些家长朋友会认为童话里有巫婆、怪物、神仙之类的东西,都是些胡编乱造的东西。现代社会是否需讲一些富有现实意义或科学类有意义的故事?童话这些故事有用吗?有意义吗?其实不然,胡编乱造的东西是不会为儿童所喜爱的。童话之所以为儿童所喜爱,是因为它合规律合目的地暗合了儿童与生俱来的集体无意识。
童话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世世代代所有的人终有一天必须面对的人生问题:恐惧、死亡、不义、绝望、从童年进入成年、寻找伴侣、追寻生活的意义……童话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情感色彩,它们远比识字课本和有关“现实”的那些教材更为全面,更为丰富,也更为深刻。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成人将其担忧、内疚和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地表现出来。童话犹如梦一样,它帮助儿童渲泄不安、恐惧、仇恨等情感。
童话中也往往具有邪恶的力量,它们是儿童内心“邪恶”冲动的投射,最终会被儿童“学好”的欲望所压倒。贝特莱姆说:“那些摒弃传统民间童话的人认为,如果在给孩子讲的故事里有怪物,这些怪物必须很友善;这些人忽视了孩子们最熟悉最担心的怪物,他们自己身内的怪物(害怕黑暗、怕陌生的环境、怕小虫子、被欺负、被忽视、战争、地震、不断膨胀的买玩具的欲望孤独无助……
在
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勇敢、正直、善良、高尚、要让孩子变得聪明、自信、宽容、有毅力、这些词的反义词也可能也是孩子需要面对的大小魔怪:胆怯、虚伪、凶残、自私、愚笨、自卑、悲观、怯懦、尊严、渺小、无用、卑微、无知、无能、无奈,有许多伴随着我们成人的东西,同样孩子同样有过感触。
所有这些都可能是孩子内心的大怪物、小怪物左右孩子的思绪,孩子是敏感、脆弱的,如果闭口不谈孩子身内的怪物,将它藏在无意识中,孩于就无法围绕着它编织他从童话故事意象中知道的幻想。没有这些幻想,孩子就无法更好懂得他身内的怪物,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控制它。结果,孩子对自己的焦虑毫无办法,远不如他听到过给这些焦虑以具体形状并显示如何战胜怪物方式的童话。
如果我们害怕被吃掉的恐惧以巫婆的形式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将她放在火上烧死的方式摆脱恐惧。举例(因此,在小班时我发现,有怪物的图书被乱涂乱画,说是打死怪物,或者有怪物的书被撕碎扔到垃圾筒去了,当然也有漂亮的公主或美丽的图书也被孩子悄悄藏了起来。现在想来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现代父母不愿承认他们的孩子有诸如杀人或其它野蛮的欲望。这些父母认为,让孩子接触关于善和理性的故事,他们的孩子就可以成为善良与有理性的人。这种认识是大错特错的。贝特莱姆警告说,不让儿童接触有野蛮和残酷行为的童话故事,他们就无法渲泄他自己的可怕冲动。而听到童话里也有这些坏事,孩子便会发现他不是唯一想干这些坏事的人,从而产生一种解脱感。童话中的怪物和犯忌行为从负的方面使儿童感受到人性中的美德,尽管他同时也感受到自己幻想中的邪恶愿望。故事结局对妖魔鬼怪的惩罚,可以帮助儿童减轻内疚和懊悔心理,使他觉得他自身的邪恶冲动已被清除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对书中的怪物、怪兽、特别感兴趣,我不知是怪物的怪样子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是让孩子从中有更多的自我感受,也许有怪兽比自己更丑陋、比自己更愚笨)。
我们熟知的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他赞美了金鱼的感恩和回报,同时也讽刺了老妇人的贪得无厌和掠夺成性。,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个有关聪明与愚笨的、谎言与真实的故事、《渔夫与魔鬼的故事》聪明与愚笨的较量, 《灰姑娘》你可以清楚地得到获得真实的美与幸福的秘诀等等,《野天鹅》这篇故事讲的是:艾丽莎的十一个哥哥被他们恶毒的继母施了魔法,变成了野天鹅,只有晚上才能恢复原形。艾丽莎为了救哥哥付出了很多的辛苦,用荨麻编了十一个披甲,最后救出了哥哥们,他们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艾丽莎是个不怕辛苦、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孩子。
我非常喜欢安徒生童话,听过《丑小鸭》的儿童都知道哪怕现在有多么丑陋, 只要你是天鹅蛋, 你总有一天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这样的信念给了孩子多少的美好憧憬, 给了孩子多少的力量来面对成长中的困难、挫折、烦恼。
2、习得人类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
童话故事不只是可以渲泄负面的情感,而且还可以让儿童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地习得人类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其实上面几个故事我们已经能感受到童话的这个功能,弗洛姆认为小红帽的故事就具有这样的功能故事开头, 妈妈告诉小红帽要尊敬老人, 并要她去看望她的祖母。但妈妈警告她不要误入森林, 因为那样就会发生可怕的事森林里有狼, 所以小红帽就按照妈妈的指示,沿着那条又直又窄的小路到祖母那里去。在故事结尾部分讲述在老祖母的房子里, 狼躺在床上催促小红帽走得更近些。无可否认, 这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最聪明地掩饰起来的诱骗场景。当然, 在这紧要关头年轻的护林人来了, 从引诱者的魔爪下救出了小红帽。通常情况下, 护林人应当是一个合适的年轻人,不仅从恶棍手里救出女主人公, 而且还会请求她同自己结婚。这个童话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把人类生活中某些宝贵的价值以及可能出现的欺骗、践踏、侵犯行为告诉给儿童, 并教给儿童对付类似的邪恶行为的办法儿童在听或读童话时会在无意识层面上获得这些教益, 这些教益将深深地埋在儿童的心灵深处。当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 这些教益将会在无意识层面上自动地促使儿童如何反应, 因而它们将会使儿童甚至他长大成人以后大受其益。这些无意识层面的教益还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识的重要前提。
童话能帮助幼儿表达实现自己的梦想,帮助他们看到希望。构造出一个个有趣的想象世界。
还有神仙爷爷、小仙女也是存在与孩子头脑中美好的愿望,如故事《神奇的七色花》中有一次,小女孩一不小心把妈妈的花瓶,她只要说:“小花瓣,飞呀飞,让花瓶变成原样吧!” 神奇的花瓣就让花瓶完美无缺,我想其实我们大人有时候出了差错,多么希望好像没有发生,也多么希望有神灵保佑,我想正是这些梦想与幻想,成就了故事中神仙的出现。
例如, 家中最小的孩子常感到被哥哥控制, 于是他便希望自己能反过来支配别人。这些怨恨和欲望可以在有些传统童话得到很好的表现。我们中国的民间流传着许多这样的童话。这些童话一般都这样开始, “ 从前有一个财主, 他有三个儿子·” , 人们都认为财主最小的儿子不聪明, 没有本事, 但他却善良、勤俭、勇敢, 最终获得了成功, 而哥有本事, 但他却善良、勤俭、勇敢, 最终获得了成功, 而哥哥们却由于自私、徽惰、怯濡, 最后败坏了家业,弟弟救助了他们⋯⋯家中最小的孩子听到童话里的幸福结局, 心里就会萌生出希望, 希望将来有一天自己能比哥哥姐姐做出更好、更聪明、更勇敢的大事来。(许多的故事都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与约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牛郎织女》等等
事实上, 儿童是非常喜爱童话的, 我们成人可能都讲厌了, 但是儿童却经常让我们重讲一些他们已经熟悉的童话, 如果你讲错了一个细节或读错了一个字, 那些小小孩就会忙着帮你矫正。他们就是以如此的热情重复体验着这些故事, 将自己的爱恨情仇、焦虑、担优、内疚、善良等等投射和融汇在童话中的生灵身上。童话帮助他们渲泄着情感, 帮助他们习得智慧, 也帮助他们看到希望。
我国女作家毕淑敏谈读《海的女儿》的感受。
大约 8 岁的时候,每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
大约 18 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这一次很容易地就读出了爱情。喔喔,原来,人鱼公主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略)思来想去,只有赞同人鱼公主对待爱情的方法,宁可自己痛楚,也要把幸福留给自己所爱的人……
到了 28 岁的时候,作家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略)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位老奶奶的慈悲心肠和对人鱼公主的精神哺育。人鱼的勇气和聪慧,包括无比善良的玲珑之心,都不是从天上掉下的,诸多得益于她的祖母啊!
到了 38 岁的时候,因为作家也开始写小说,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略)不过,幸好还有补救的办法,那就是——如果人鱼公主在空中飞翔的时候,看到一个能让父母高兴的小孩子,那么她获得不朽灵魂的时间就会缩短。如果她看到了一个顽皮又品行不好的孩子,就会伤心地落下泪来,这样,她受苦受难的时间就会延长……我不知道安徒生是否得意这个结尾,反正,我有点迟疑。干吗把救赎工作交到每一个读过人鱼公主的故事的小孩子身上啊?是不是太沉重了?
现在,我 48 岁了。为了写这篇文章,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她本来把希望寄托在一个爱能胜过爱任何人的王子身上,那么王子就可以把灵魂分给她,她就从王子手里得到了灵魂。为了这份与灵魂相关联的爱情,人鱼公主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她的勇敢、善良、舍身为人……都在命运燧石的敲打下,大放异彩。但是,阴差阳错啊,她还是无法得到一个灵魂。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铸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人鱼公主谁都不再依靠,紧紧依赖着自己的精神,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略)
童话犹如梦一样,它帮助儿童渲泄不安、恐惧、仇恨等情感。
童话让儿童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地习得人类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
童话能帮助幼儿表达实现自己的梦想,帮助他们看到希望。
(网络信息整理)
《意林 儿童绘本》编辑部
官网:http://www.ertonghuiben.com/
官方邮箱:yilinpicturebook@sina.com
新浪博客 围脖
http://blog.sina.com.cn/u/2464905265
http://e.weibo.com/2464905265/profile
腾讯围脖
http://t.qq.com/yilinpicturebook
联系电话:010-5190825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路37号华腾北搪商务大厦1501室
邮编:100022
《意林 儿童绘本》新刊2014年1期已上市(欢迎各位读者订阅)
适合年龄:3-6岁
刊别:月刊
定价:30\月
邮发代号:12-187
网上订阅:http://zd.yilin.net.cn/Others.aspx
全国统一订阅电话:4006-136-936
http://s6/mw690/002GOusxzy6H1nizyxD95&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