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一期末试卷学生小题得分情况分析

(2012-07-12 14:49:12)
分类: 区内信息交流平台

                      2012.7.12

 

                      试卷(1——4)题

左文涛

1、评分细则:错字、重笔、字出格均不得分;平均分约为0.9分;建议教师平日多加强练字,因为写好字的确实不多。

2、按标准批分,最高分为4分,最低分为1分,错的较多的是“略”的注音,平均分约为3分左右。建议吗,这个确实不是练出来的,主要是考察学生小学的基本功。

3、修改病句

评分参考中考标准。画线正确,完整得1分,正确说出修改意见得1分,错的较多有一下情况:“把“从小”与“对阅读”对调”,建议教师平日训练一定要准确,如:画线要是完整的句子,修改意见表述清楚,不能出现诸如“把“从小”放到什么、什么词中间”的话语。

4、造句

评分细则:词语全并语句通顺1分,修辞方法正确1分,主要问题是学生造句时既要用上所给词语,又要兼顾修辞方法,造成了语句不通顺,或者比喻不恰当。建议教师平日课堂多进行语言训练,就会解决这个问题。                                

 

56小题答题情况分析

程景喆

 

一、评分细则:

文学常识填空,2分。默写共10分,按中考标准评分。每一小题2分,

每一小题错一字不扣分,错两个字扣1分,错三个字扣2分。

二、总体情况:

两题共计12分,平均分为:10.92,最高分12分,最低分0分。

文学常识一题不容乐观,四个选项均有不少人选,错的较多。

默写还可以,因为错一字不扣分,不少学生每一题错一字,这样虽然错的字也不少,还是能得到满分。

三、主要问题:

1、对小说中人物这个要素的特点不是很清楚,不知道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使用第一人称是为了增强真实感。

2、写字不规范,背诵不准确,不认真出现笔误。

比如(1)“杖”写成了“枚”,“邓”写成了“郑”或“杖”。

2)“荷笠”都写成了草字头,“带”写成“戴”,“归远”写成“远归”。

3)“就会”写成了“将会”,多加“最”字,“亲切”写成“美好”“永远”,“怀恋”写成“怀念”。

4)“满”的间架结构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左右结构写成了上下结构,“坐”写成了“座”,“敢”的右侧写成“又”。

5)“柝”写成“析”。此题理解错误,写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较多。

四、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中再强化一下文体知识。

2、默写要求再规范些。个别生还有空题现象,加大对这部分学生的默写训练。

3、强化对字的书写。           

 

名著阅读题(7)试卷分析

6中  李涛

 

一、评分细则

1)一问必须写出人名才给分,写出身份,比如船长,或艇长不给分。

二问符合名著内容,且举出具体的例子才给分。如果泛泛举例,比如只说“从海里获取食物”的不得分。

2)一问第一条按答案,无疑义;第二条答慧駰马国、慧马国、驷马国、慧驷马国、马国的都给分。

二问得分率极低,只要符合答案意思的都给分。

附:由于名著音译的问题,人名及物名的别字没扣分。

 

二、总体情况

名著题最高分为6分,最低分为0分,平均分为3.29分。

 

三、问题

(一)试题情况

名著题出题质量很高,整体上能够检验学生的读书情况,做到难易度适中。不足之处在于最后一问,过偏过难,学生基本不得分。

(二)答题情况

1、得16分的百分比分布

0分的百分比为:9.21

1分的百分比为:9.29

2分的百分比为:12.64

3分的百分比为:20.17

4分的百分比为:9.99

5分的百分比为:38.49

6分的百分比为:0.15

2、看了名著的同学基本上都轻松地得到了5分,这也是卷面比较常见的分数。但也有少部分同学不看名著,以至于胡说八道。比如(2)题一问中的第一点,备选答案只有《格列佛游记》和《海底两万里》,但学生们还是五花八门地答出了比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最后一课、伟大的悲剧、荷叶母亲、繁星春水、论诗等。

 

四、教学建议

1、扎扎实实推进名著的阅读,让大多数同学拿基本分。

2、不能放任学生自己阅读,还是应该在教师指导下有针对性阅读。

 

 

810题试卷分析

姜淑娟

一、 评分细则:第8题严格按所给答案批,其中“间”解释为“夹杂着”也给分,第9题严格按答案批,第10题第一个空答成“火势增大”,“火势渐强”,“火势越来越猛烈”均给分,第二个空有救火的意思均给分。

二、 答题情况: 8题“即使”的“即”很多同学写成“既”扣1分, 9题的翻译很多学生与上一句的百千求救声混淆。 

三、 主要问题 :第10题审题不够仔细,没有看清从“火起“至“泼水声”依次写了什么,所以导致答题失误。

四、 教学建议:加点词严格按照书下解释回答,句子翻译抓住重点字解释准确。加强审题训练,题目要求最好多读几遍。

 

11——14题试卷分析

王海辉

一、评分细则

11B

12、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

答对两处得一分;三处得两份;超过三处多端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13、没想到曲曲折折地爬了几步,忽然看到光亮,最终,他反而走出山洞。

主语1分;大意正确1分。

14、告诉人们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强求。(也可以从樵夫的角度答:如“绝境中不要丧失信心”、信念、坚持不懈、不断努力、不要放弃)

 

二、整体情况(插图删去了。)

最高

全对

最低

 

三、试卷反映的问题

11、一词多义一大部分答得是B。其他答案都有。

 

12、(1)部分学生多断1-2处,极少数学生一字一断;

2)部分学生由于没读懂文章,又受到《狼》的干扰,在“窘”与“迫”之间断句。

 

 

13、(1)部分学生没答主语;或将主语答成“它”、“老虎”、“蛇”。

 

2)“蜿蜒”学生理解不当,将其理解为一种虫子。

14、绝大多数学生对文章的寓意是理解的,但是答题语言不够准确,影响得分。

 

 

 

四、教学建议

课内一词多义仍需巩固。

日常文言教学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其独立的文言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题应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尽量用原文的句子或关键词语来回答问题。

 

15——16题试卷分析

刘琴

15

评分细则:

       四个意象二分,答对两个或三个得一分,答对四个二分,具体描述得一分。

基本得分情况:

得三分的同学挺多,大部分都能得二分,得一分极少。

试卷反映:

       极少数人把飞花落下,还有一部分把流水比作飞红,把啼当成哭,理解错误。还有的同学只把意象写上,没有描述性语言。个别学生语言不流畅不完整。

教学建议:

1、 教会学生理解内容。

2、 抓住关键性的词语找对意象。

 

16

评分细则:

1、电子书包产生的背景(原因、来历,或者为什么会产生电子书包)。

2、电子书包的特点(构造、装备、规格、外形)。

3、电子书包的作用(用途、好处、方便、功能)。

4、电子书包普及较难的原因(电子书包普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电子书包不好普及)。

5、电子书包利于环保。

以上五点答对三点就给满分。

基本得分情况:

得三分的约占三分之一,得二分的约占三分之一,一小部分得一分或零分。

试卷反映:

有的不写电子书包,有的学生的三个空填一个方面的答案,例如:电子书包的作用、好处、功能,结果只得一分。有的学生答题不完整,说半截话。比如说,电子书包的普及,没有答出普及的困难。还有同学乱写。不写电子书包有相当一部分人。

教学建议:

教会学生审题,理解好题干。

 

1719题试卷分析

2012711日  刘晓

一、评分细则

17.解词1分。

大部分、大多数、差不多、几乎、一般……都可以。大约、大概等不得分。

  语境分析1分。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不提“语言”不得分。

18.判断说明方法1分。列数字、列数字和举例子都可以。加入其它说明方法不得分,错字不得分。

  说明效果1分。关键是要出现“准确”这个字眼。

   说明内容1分。必须强调书本多,纸张浪费或森林砍伐严重,直接写不利于环保不得分。

19.电子书包小或体积小1分。没有“电子书包”这个陈述对象不得分。

  电子书包储量大,作用大其中之一就得1分;给社会带来巨大影响或给教育改革带来变革其中之一1分。

二、基本得分情况

三道题总分值为9分,平均得分为5.4分。其中19题最低,为0.88分。

三.试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答题不规范,没体现出清晰的文体特征。有些学生在答题中甚至连本文是篇说明文都判断不出来。具体表现为:

  解词不准确,表限制、估计、范围表述不清;语境陈述不到为,没强化出本词的限制作用;

  错别字严重。列数字三个字错误率太高,“例数字、列数子、烈数字”等字眼比比皆是,还有书写不认真的笔误,“列数学、举列子”等字眼也不时出现;还有“列数字的修辞方法”等错误表述。

  读不懂文章,判断不清“小”和“千金”的指代,答案五花八门。或“秤砣小”或“书包小”或“一千金”或“父母心”或“书包重”,离题万里。

  部分学生答题不到位。比如出现“千金”是“对社会的影响”这种偏正式的陈述而答成“对社会影响大”这样的结论式表述。

四、教学建议

  加大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务求准确。

  加大阅读训练,开阔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1题试卷分析

        王琦

一、评分细则

20题:拟人1分,“拟”字写错不得分。赋予风筝以人的心理,或把风筝人格化,或者用写人的词语写风筝,或赋予风筝以生命,或把风筝写活了,得1分。生动形象或生动或形象,得1分。写出了孩子们急于放风筝的心理,或高兴、兴奋、激动、愉快、喜悦等,得1分。

21题:动作描写1分。至少写出一个动词,得1分。孩子或者儿子或作者的儿子或他,得1分。高兴、愉快或者喜悦的心情,得1分。

二、总体情况

总体情况较好,个别学生答题方法没有掌握,知识点辨别不清。

三、主要问题

20题:有答成比喻或者夸张的,有没有答出生动形象的,有答出对春天的喜爱或向往的,均不得分。“拟”字写错不得分。

21题:有没写动作描写的,有没找动词的,有写成作者或者“我”的。

四、教学建议

1)强化答题方式、步骤。

2)强化知识点。

3)对学困生加强监管。

4)注意术语的正确书写。

 

22——23题试卷分析

蔡莹

22题、

正确答案一方面应该答出“我的自由自在的童年没有了。”另一方要答出“我希望比我年纪更小的孩子们不再没有自由,不再被束缚,要有快乐的童年。”满分4分,只答出其中一方面给2分。

出现问题:部分学生答案要点不清晰或不完整,只答出“我的童年没有了”或“希望比我年纪更小的孩子们不再失去童年”,而没有写清是什么样的童年,也有的学生只写了其中的一个方面。

23题、

正确答案:剥夺孩子童年的不只是做父亲的。或者写文章原句“难道剥夺孩子童年的只是我这做父亲的吗?”

出现问题:有的学生审题失误,没有侧重于“这样”,而侧重于答“理由”,所以答案五花八门。

2223题,满分7分,最高分7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大约2.9分。

建议:教学中教给学生答题方法,例如:如何分析句子含义,如何寻找指代等等。命题时,也要尽量明确问题的指向。

 

24题 小作文试卷分析

37中沈春华

一、评分细则

1.小作文以“我”(文中父亲)的口吻来补写天空中风筝飞舞的景象,描写生动,并写出一定的感悟(如后悔、失落、愧疚、向往自由等),感悟从“文中我”或“现实我”的角度出发都可。语言生动形象,有文采,得67分。

2.描写略少,感悟较好,或全是描写,没有感悟,得56分。

3.没有描写,全是感悟或以“现实我”的角度来描写景象,得4分。

4.字数少两行以上,酌情减分。

 

二、总体情况

小作文平均分4.7——4.8之间,最高分为7分,最低分为0分。

 

三、主要问题

1.学生不审题,对于“补写”的角度把握不准,审题有偏差,重感悟而轻描写。

2.描写的内容有些学生是从“现实我”的角度出发,不全是补写原文,或与原文完全脱节。

3.描写语言不够生动,描写与感悟之间的过渡很生硬,没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审题训练。

2.平时阅读教学中应重视读写结合题的训练,各种题型让学生明确写什么、如何写。

3.加强语言积累。

 

25题大作文试题分析

蔡莹

评分细则:

1、 中心突出

2、 细节生动

3、 倒叙切入合理

4、 有其他加分点:如环境描写、语言运用、详略、虚实结合等方面处理恰当

 

得分情况:

最高分68;最低0分;平均分59.03

 

试卷问题:

1、迁移痕迹重。例如:题目为《那一年夏天》学生进入正文后,却集中记叙一个精彩瞬间、尝试、甚至寸草心这类中考作文,结尾扣题扣在迁移原文题目上,给人感觉就像贴膏药,即开头结尾是本次作文相关内容,而正文却将自己准备的作文原封不动写进去。

2、作文记流水账,不能集中地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3、很多作文入题晚,到结尾后三分之一或后四分之一才开始叙述主要事件,致使中心不突出。

4、选材陈旧,千篇一律。

5、语言贫乏,缺少积累。

6、欠缺结构布局意识,信马由缰地写。

7、字迹过于潦草问题严重,此外,字数不够,空白卷,没标点或一逗到底也偶有发生。

8、作文内容虚假,尤其很多细节失真,脱离现实生活。 

教学建议:

1、 多欣赏作文佳作,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明白怎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明确努力的方向。

2、 应该继续重视美文积累,但题材不要只限于经典的中考作文。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掘自己眼中的真善美,丰富作文素材的积累。

4、 通过专项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5、 训练学生巧妙扣题的技巧,尽量做到首、中、尾三次照应题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