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常规及实施策略

标签:
杂谈 |
分类: 健康组教研活动 |
幼儿园体育活动常规及实施策略
目标:
1.了解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课堂常规,并能够根据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的活动常规。
2.在教学活动中常规制定方面有一定提高。
准备:
音乐、PPT、电脑、半圆形围坐
开场: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聚在这里聊有关体育教学的话题。上学期我们就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活动设计和队列队形基本要求进行了讨论和练习。这学期我们将进行另一个小主题“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常规”进行讨论和实践。
一、体育活动中的常规
体育教学常规包括哪几部分?每个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按照时间段划分可以分为:课前常规、课堂常规和课后常规。
当然也可以根据执行者划分为:幼儿常规、教师常规、师幼共同常规。用时间段来划分,可以分为:课前常规、课堂常规和课后常规。
(一)课前常规
1.幼儿应做的准备
(1)衣物准备
(2)生理准备
喝水、如厕、适宜的体质。
2.教师应做的准备:
(1)备好课
(2)穿运动衫、球鞋,不戴饰品。
(3)场地器材准备
教师应提前布置和检查场地、器材和教具。一切准备工作应在上课之前准备就序。
(二)课堂常规
1.上课仪式
主动与幼儿问好,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站好位置。
(我的位置在哪里)
2.课中的要求
3.课的结束
(三)课后常规
1.器材的整理和归位
2.安全保健
具体的等会会展开讲。
二、如何强化教学常规的建立
(一)课前常规
一般由保育员阿姨及搭班老师协助完成,为孩子做好生理准备,并结合活动布置场地,准备教学具。布置活动场地有很大的学问,这个我们今天不讲。
(二)课堂常规——
看完之后你有怎样的思考?
(1)规则的类型:
刚才我们说体育课堂的常规有赖于规则的运用,那都有哪些规则呢?
一般而言,规则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秩序型规则
技术型规则
任务型规则
当然,这三种规则的分类是相对的,有交叉的部分,但是了解规则的类型,有助于教师依据具体活动环节和情境相应地运用合适的规则,处理好规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
(2)规则与目标的关系
活动的主要目标决定着教师所运用的教学策略,而规则是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主要目标不同的活动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类型的规则,有利于促进目标的达成。
练习:
目标一:
1.充分尝试斗笠的多种玩法,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协调能力及合作能力。
目标二:
1.练习立定跳远,初步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能初步判断自己的运动能力,不断挑战自我。
提问:
这两个活动分别偏向于哪种运动技能的培养?
它们在技术型规则传达及任务型规则传达时应注意什么?
(3)规则的有效传达
a.综合语言、表情和动作。
b.巧设图示。
c.妙用音乐。
事实上,幼儿园体育活动中规则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教学策略的问题。
2.完整结束
(1)时间到位。
(2)恢复到位。
(3)强化到位。
(4)讲评到位。
(三)课后常规
1.检查孩子的器材整理及归位情况。
2.提醒体育活动后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不宜马上洗澡。
(2)不宜贪吃冷饮。
(3)不宜蹲坐休息。
(4)不宜立即吃饭。
http://s4/mw690/002GMYuugy6HutnAQJJ93&690
活动签到表
教师围绕主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