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2018-10-02 15:10:39)
标签:

坦桑尼亚

东非

旅游

 坦桑尼亚在赤道的南边,东临印度洋。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到坦桑尼亚的维多利亚湖,开车整整10个小时,前5个小时在肯尼亚境内,后5个小时在坦桑尼亚境内。

 在坦桑尼亚入境时,我们游客没遇到麻烦,因为是由领队办理整团的手续。听领队说,办理入关手续时被罚了200美元,理由是一些游客所持有的中国开具的黄热病疫苗免打证明不符合国际要求的格式。领队认为,这是坦桑尼亚人找碴要钱。

 我们在坦桑尼亚有5天的行程,游览内容包括:维多利亚湖;塞伦盖蒂国家自然保护区;恩戈罗恩戈火山口;曼雅拉湖;乞力马扎罗小镇。

  维多利亚湖位于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三国交界点, 湖区的面积在坦桑尼亚最大,乌干达其次,而在肯尼亚只有很小的面积。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同时,维多利亚湖也是尼罗河马拉河的河水源头,而每年动物大迁徙狂奔涉水的那条河就是马拉河。在1860-1863期间,有英国探险家到此处调查尼罗河的源头,并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了该湖

   我们在维多利亚湖的入住酒店就位于维多利亚湖边,这是在坦桑尼亚住得最好的酒店。不仅房间超大,设施齐全,而且四周景色也无比美妙,站在阳台即可观赏秀美的湖景。我在漂亮的阳台上,既观赏了头天晚上的湖上日落,也观赏了第二天早晨的湖上日出,颇有视觉享受感。

 塞伦盖蒂是坦桑尼亚最著名的国家公园,因一年一度的动物大迁徙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塞伦盖蒂的动物显得没有马赛马拉的动物集中,一方面是因为过了8月底以后,有大量的动物从塞伦盖蒂迁徙到了马赛马拉;另一方面是由于塞伦盖蒂比马赛马拉的面积大多了。从景色来看,塞伦盖蒂的草原比马赛马拉的草原更美一些,首先是荒草更高,颜色金黄;其次是植被、树木比较丰富且形状各异;第三是远处有连绵的群山,近处有造型怪异的石头坡。相比之下,马赛马拉的草原比较单调。

我们在塞伦盖蒂看到了花豹,只见一只小不点儿的花豹躺在树上睡觉,而树下围着几十辆越野车,游客们端着长枪短炮瞄准熟睡的小花豹猛拍。目标实在是太小了,又是在树上,我拿着望远镜勉强看到了小花豹,而在照片里根本看不清。

马塞人(masai)是生活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草原上的游牧狩猎民族。在塞伦盖蒂草原上,我们的车子一开过来,一群半大的马赛黑孩子就围住我们的车子伸手要钱要吃的。要不是他们脸上画着白色的印记,很难看清他们的面部,因为肤色太黑了。领队在出发前就通知我们带一些糖块、笔、清凉油之类的东西,所以马赛孩子的手伸出来之后总会满载而归。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谈到美国志愿者到非洲是先让黑孩子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然后再发奖品,以培养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收入的习惯。然而,中国志愿者则是直接发放物资。美国人认为中国人的这种做法非常错误,培养了非洲孩子不劳而获的恶习。我觉得美国人的观点很正确,但是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实际上,咱们中国人在给非洲孩子分发食物、糖果及文具时只是想尽力帮助他们,确实没认真思考过这样做是否合适。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形成于史前时代的一次火山喷发之后的大坍塌,这种不完整的火山口被称之为“破火山口”。恩格罗恩格罗火山口是世界第六大破火山口,大致成圆形,是边缘保持完整的众多破火山口之中最大一个。如今这片土地成了大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聚集了许多动物,包括狮子、大象、豹子、犀牛和瞪羚,以及大量鸟类。据统计,这里生活着超过2万只大型的动物,包括世界上分布密度最大的狮群和鬣狗,还有一些体型巨大的象群以及仅存的珍稀东非黑犀牛。我们这一路,别的动物都看到了,就是没看到犀牛。听导游说,犀牛的数量极少,所以不容易看到。

从恩戈罗恩戈罗到曼雅拉湖,车程3个多小时。曼雅拉湖位于东非大裂谷的悬崖之下,而我们入住的酒店在悬崖之上,站在酒店的庭院就可以俯瞰曼雅拉湖。这个酒店最重要的特色是,成群的狒狒在酒店的园林里闲逛,它们还在各个客房的阳台、门窗前攀爬。尤其是,这些狒狒还会打开门窗,进入房间偷食物。所以,地接导游嘱咐我们一定要锁好门窗。

从曼雅拉湖到乞力马扎罗小镇,车程5个多小时。乞力马扎罗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在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这里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分界线。作为非洲最高的山脉,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之为非洲屋脊。比较奇特的是,乞力马扎罗山同时是火山和雪山。该山的主体沿东西向延伸将近80公里,主要由三个死火山构成,面积756平方公里,其中央火山锥的呼鲁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

因海明威写了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使得众多游客都把到乞力马扎罗看雪作为重要的旅游内容。其实,在多云的天气远眺乞力马扎罗山,根本看不清山上的白色是雪还是云。此外,乞力马扎罗山虽然在俯视航拍时有几分特色,但是这特色在仰望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海明威的这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我看过,感觉没啥意思。说实在的,海明威的小说,我读起来总觉得枯燥乏味。

我们没有登山的行程,只是到了乞力马扎罗的山脚下,这里被开辟为“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所有的登山者都从这里出发。登上乞力马扎罗山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我看登山者的背包都很庞大。

 我们在坦桑尼亚的“吃”与肯尼亚一样,也是中午吃盒餐,早晚在酒店吃自助餐。至于“行”,也一样是6人一车的越野车。与肯尼亚的司机托尼惜别之后,我们这一组6人迎来了坦桑尼亚的司机哈米斯,他的性格与托尼正相反,属于沉稳寡言型。

在坦桑尼亚的一路5天里,哈米斯不放音乐,更不唱歌,他几乎不说话。哈米斯的“闷”让我们很怀念活跃的托尼。不过,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哈米斯的优点。坦桑尼亚的路况不太好,哈米斯开车特别谨慎,遇到特殊路段,他总是先下车,认真勘察之后再继续开车。所以,坐他的车有安全感。坦桑尼亚的司机有统一制服,一身米色套装,显得比肯尼亚的司机具备整体感,也颇有气派。哈米斯喜欢戴一顶礼帽,瘦高的哈米斯在制服加礼帽的装扮下显得挺帅。

哈米斯开车的时候不说话,但在停车休息的时候,他很愿意和我聊天,还主动问我问题。譬如,我们中国游客无论男女都戴口罩,女游客还戴着户外专用面罩,因为坦桑尼亚的土路尘沙飞扬,可谓漫漫尘沙路。哈米斯对户外面罩很好奇,询问为何要戴这个。哈米斯不戴口罩,我们主动给他口罩,他也不要。所有的坦桑尼亚司机都不戴口罩,他们不认为尘沙是需要防护的。其实也没多少机会聊天,我只知道哈米斯49岁,有10个孩子!老大18岁,最小的才2岁。算起来,哈米斯家每隔一年多就增加一个后代。不胜感叹:黑人的生育力真是超强!

乞力马扎罗小镇是这次东非行的最后一站,也是在东非住的最后一晚。来东非前,我对非洲的蚊子特别恐惧。然而,一路上一直没遇到蚊子,差点以为东非没蚊子。直到东非行程的最后一晚,入住的是乞力马扎罗小镇的一个小客栈,我终于在房间里看见了非洲的蚊子,个头真大,比普通蚊子大多了。非洲大蚊子的腿超长,估计隔着棉裤都能完成叮咬任务。我在浴室里打死了4只大蚊子,因为浴室里开着一个没纱窗的小窗户。好在房间里有蚊帐,睡觉还算比较安全。

   除了蚊子,来东非前最担心的是饮水问题,因为非洲的水烧开了也不能喝。还好,在埃塞俄比亚,旅行社每天发两瓶水,同时酒店也每天免费提供两瓶水。到了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地接社每天无限量地提供瓶装水,使我们饮水无忧。

比较东非这三国,论看动物,肯尼亚当属最佳;论观风景,坦桑尼亚名列第一。坦桑尼亚的地形多变,植物比较奇异,所以自然风光就显得更丰富多彩一些。不仅如此,由于坦桑尼亚非常有人气,因而坦桑尼亚的街景特别有看头。


坦桑尼亚风光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维多利亚湖与湖边的入住酒店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的自然保护区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司机哈米斯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的女学生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草原上的马赛人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帅哥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曼雅拉湖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曼雅拉湖入住酒店里的狒狒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乞力马扎罗山脚下的登山者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乞力马扎罗小镇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东非三国(3)——坦桑尼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