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大利(3)——佛罗伦萨

(2017-12-14 18:24:39)
标签:

佛罗伦萨

意大利

旅游

乘车从比萨向东行,2个小时就到了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的中部,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区的首府。在1865-1871年间,佛罗伦萨曾是意大利王国统一后的临时首都。佛罗伦萨的汉语旧译名是翡冷翠,诗人徐志摩在1927年曾写了一首情诗:《翡冷翠的一夜》,描写的是他当时虽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却心系国内的陆小曼。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佛罗伦萨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成为1516世纪欧洲的艺术中心。文艺复兴艺坛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曾在1506年聚会于佛罗伦萨,突显了佛罗伦萨的重要地位。

文艺复兴的概念所表达的意思是,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乃至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从人类历史划分角度看,文艺复兴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佛罗伦萨全市共有40多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座宫殿,以及数不清的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的顶级艺术品和珍贵文物,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保存地。

想起11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佛罗伦萨,对佛罗伦萨的感觉是:特别震撼!因为满眼都是精美的古建筑、古雕塑,当时的视觉冲击非常强烈。我还记得当年的地接导游是个知识相当丰富的老先生,打扮得很绅士,人也很儒雅,与佛罗伦萨的文化氛围很搭。

这次在佛罗伦萨的地接导游是个年轻姑娘,姓杜,从大陆来意大利刚6年,前4年是留学,后两年则是以导游为职业。她大学所学专业是舞台设计,毕业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于是就当了导游。

杜导带领我们在佛罗伦萨穿街走巷,步行到达佛罗伦萨的著名景点百花圣母大教堂。有意思的是,导游除了介绍相关的宗教文化,还告诉我们这些游客,应该站在什么位置才是最佳拍摄点,并具体到拍四张照片:穹顶、钟楼、金门、天堂之门(礼拜堂的东门)。

百花圣母大教堂也叫佛罗伦萨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堂,也是佛罗伦萨的地标。百花圣母大教堂1296年奠基,1367年由全民投票决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点上建造八角形穹顶,也就是大圆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在公开征集的基础上确定穹顶设计方案。教堂最终于1436325日完工并举行献堂典礼。这时间跨度真是不得了,从头到尾整整140年!

从建筑艺术史角度来看,自佛罗伦萨百花圣母大教堂开始,欧洲的建筑正式从哥特时代进入到文艺复兴时代。在百花圣母大教堂建了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穹顶,但他面对佛罗伦萨大教堂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更大的穹顶,却不可能比它更美。

百花大教堂旁边的乔托钟楼高82米,由建筑家乔托于1334年开始建造,内部有290阶楼梯可达顶部。百花大教堂对面是呈八角型的圣乔凡尼礼拜堂,建于58世纪,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罗马式建筑的代表。这个礼拜堂最具观光价值的是三扇金门,即用黄金浮雕装饰的大门。

市政广场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广场上有很多古代石雕和铜像作品,犹如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这些雕塑中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复制品。位于市政广场中央的雕像,是 科西莫·美第奇一世。

美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的首富,这个家族的祖先其实只是普通的农民,即地道的草根一族,后来有族人从商并致富,有钱后又从政。1567年,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获大公称号,2年后建立托斯卡纳大公国,称科西莫·美第奇一世。佛罗伦萨成为大公国的首府,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统治一直延续至1737年。与文艺复兴相关的是,美弟奇家族是当时最重要的艺术赞助商,谁都知道,艺术这东西是很费钱的。

市政广场上有一座建于13世纪的维琪奥宫,这是一座防御完善的碉堡式宫殿,配备了高达94米的塔楼。这座旧宫曾是美第奇家族的住所,现在则是佛罗伦萨的市政厅。

离市政广场不远有个圣十字大教堂,属于哥特式建筑。这个圣十字大教堂虽然比百花圣母大教堂小多了,但该教堂内却有不少重量级名人的陵墓和纪念碑,譬如:但丁、米开朗基罗、伽利略等等。

圣十字大教堂前有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雕像。阿利盖利·但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年),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以长诗《神曲》留名于后世。

这次我在佛罗伦萨没有震撼感,觉得好像是比11年前少看了许多,但当时也没想起到底缺了什么。回来之后查看11年前的照片,才发现确实有缺,譬如,这次在市政广场上没看到海神喷泉,那是一座颇有震撼感的雕塑,目前被遮盖了,大概是正在修缮。

来意大利之前,我对意大利人的了解只能是通过阅读,印象比较深的是,美国《New Yorker》周刊199755日刊载的一篇文章《意大利人的婚姻观》。我读了此文之后,马上把这篇文章翻译成中文并很快就发表了,因为有刊物约稿。2011年开博客之初,又把这篇译文作为博文放在了我的博客里,这篇博文目前的阅读量是6400多人次。

从这篇谈论意大利人婚姻观的文章,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意大利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一方面似乎是男性至上的,因为作为丈夫的男人无论怎么花心,作为妻子的女人总能容忍;另一方面却似乎是母系社会,即一个家庭的大小事务都是由女性操持,男人可以什么都不干。

意大利男人小时候有妈妈、姥姥溺爱,长大了有老婆宠爱,老了有女儿疼爱。这导致意大利男人一生中只需会做一件事情即可,那就是会哄女人。相比之下,意大利的女人很辛苦,从小就要学做家务。结婚后,不但要里里外外一把手,还要把老公打扮得光鲜帅气却对老公的种种艳遇睁一眼闭一眼。

记得11年前到意大利旅游时,欧洲导游胖妞讲述自己的经历:她曾经有个老板,是意大利人,叫路卡。胖妞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了什么问题,她不去找老板路卡,而是去找老板娘玛莉娅。因为意大利的男人虽然能说会道,却什么都不会做,而意大利的女人却都很能干。玛莉娅作为母亲,既要忙三个孩子还要忙公司里的事情。

当年我和胖妞聊天,得知她由于大学上的是女子教会学校,没有接触男生的机会,所以直到27岁,才在意大利有了自己的初恋,她被特别会放电的意大利帅哥迷住了。最终的结果是,她被那个意大利帅哥劫了财。即便如此,胖妞对意大利男人非但没有贬抑,言语中还饱含着赞赏:意大利男人的特色就是会讨女人喜欢。意大利男人终生都在恋爱,从小谈恋爱谈到老。正是因为有爱情,才使意大利男人不仅显得年轻而且永远快乐。

据一项统计,已经相当浪漫的法国男人,一生交女朋友的平均数也只是11个,而意大利男人却是13个。不过,意大利的离婚率在欧洲国家里是比较低的。意大利男人一旦结婚,一般不会离婚。作为天主教的国家,意大利允许离婚的法律是在1970年代才产生。因而,从文化传统角度看,意大利人在婚姻方面的观念是相当传统的,至少是比咱们中国人传统。

一般来说,欧美多数国家的文化是,儿女成年后就离开父母的家而独立生活,不管是否结婚。但意大利人可不是这样,意大利的男人普遍有恋母情结,未婚男人即使都40岁了,还是同母亲住在一起,绝对是热衷啃老一族。

意大利人的懒散必然会体现在工作中,我从入住酒店的服务亲身体会到了。当晚,我发现酒店房间里没有足够的卫生纸,于是先打电话给服务台,回答是:马上就送来。但过了一个小时,而且其间我又打了一次催促电话,也依然不见服务员的身影。我只好动腿下楼跑到一层大堂投诉,再回房间后又等了十几分钟,这才终于看到了服务生的身影:一位高高的、身材超好的意大利帅哥彬彬有礼地送物上门。

我只能感叹:意大利人虽然长得帅,态度好,但工作效率实在太低。由此不禁想起11年前导游胖妞对意大利人的评价:意大利人天性乐观,天塌下来也不发愁,做什么事都是慢慢来。意大利人总是挂在嘴边的口头语是PianoPiano(意大利语:慢慢来)。


佛罗伦萨大教堂——百花圣母大教堂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意大利(3)——佛罗伦萨

乔托钟楼

意大利(3)——佛罗伦萨

圣乔凡尼礼拜堂

意大利(3)——佛罗伦萨

礼拜堂的金门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旧宫——维琪奥宫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意大利(3)——佛罗伦萨

市政广场

意大利(3)——佛罗伦萨

美第奇一世青铜雕像

意大利(3)——佛罗伦萨

市政广场上的雕塑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海神喷泉雕塑(2006年拍摄)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海神(2006年拍摄)

意大利(3)——佛罗伦萨

圣十字大教堂

意大利(3)——佛罗伦萨

但丁雕像

意大利(3)——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街景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意大利(3)——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街头随处可见的雕塑

意大利(3)——佛罗伦萨

意大利(3)——佛罗伦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