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2017-06-22 23:31:03)
标签:

摩尔多瓦

前苏联

基希纳乌

旅游

摩尔多瓦不仅是个小国,而且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国,如果不是曾经的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估计就更不为人所知了。可以说,摩尔多瓦最大的名气就是曾经是超级大国前苏联的成员。

我从北京飞11个小时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然后转机飞2个小时到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纳乌。好在转机时间不长,只有2个小时,所以,全程耗时15个小时。

摩尔多瓦位于中东欧,其国土主要介于普鲁特河德涅斯特河之间。摩尔多瓦只有两个邻国,其东部和北部与乌克兰相邻,西隔普鲁特河与罗马尼亚毗邻,南部濒临黑海

   前苏联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以外的14个加盟共和国自1990年开始陆续脱离苏联,至1991年的年底,14个加盟共和国全都自立门户,致使苏联彻底解体。摩尔多瓦是相对比较晚脱离俄罗斯老大哥的,也就是说,摩尔多瓦是在苏联解体已成定局之时选择了独立,这意味着摩尔多瓦与俄罗斯之间没有什么大的冲突。

摩尔多瓦的国土面积居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倒数第二,所以,摩尔多瓦注定是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里的小老弟。别看摩尔多瓦国不大,国名却没少折腾。摩尔多瓦在苏联时期曾先后称为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6月改名为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523日改名为摩尔多瓦共和国

摩尔多瓦人与罗马尼亚人同宗同文,都是达契亚人的子孙,古代的摩尔多瓦的国名为达契亚-图拉真国。摩尔多瓦的领土在1812年被划入俄国的版图,又在1859年被并入罗马尼亚的版图。1878年,摩尔多瓦再次隶属俄罗斯。19181月摩尔多瓦刚宣布独立,3月即与罗马尼亚合并。

19406月,摩尔多瓦被划入苏联的版图,同时,苏联将摩尔多瓦与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合并,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罗马尼亚为德国盟友,德国将摩尔多瓦划归罗马尼亚。19449月,苏罗停战协定规定恢复1940年的苏罗边界,摩尔多瓦再次归属苏联。

摩尔多瓦于1991827日宣布独立。19943月,全民公投以压倒性的票数支持维持独立国家的地位,反对与罗马尼亚再合并。

不难看到,历史上的摩尔多瓦像个球一样在俄罗斯与罗马尼亚之间滚来滚去。特别滑稽的是,在二战期间,很多摩尔多瓦人在苏联和罗马尼亚的军队里转来转去,而当时的罗马尼亚军队是纳粹德国的盟军,结果转到最后,摩尔多瓦人常常已搞不清自己是跟着谁打谁了。

在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纳乌的第一天,上午首先游览的是斯特凡大公公园,里面有不少诗人的雕像,可想而知,摩尔多瓦人是一个崇尚诗歌的民族。斯特凡大公公园的门口矗立着一座斯特凡大公的雕像。斯特凡大公(约14351504.7.2)又称斯特凡三世,出身皇族。他不仅是摩尔多瓦的常胜将军,而且经常以弱胜强,所以他是摩尔多瓦的民族英雄。

基希纳乌的市中心有一个集市,规模非常小,但所卖的东西却很杂,似乎什么都有点儿,包括摩尔多瓦传统的民族服装、各种纪念币和纪念徽章、小工艺品以及画作等等,可以从中看到当地的民俗风情。

俄罗斯的著名文学家普希金曾经被流放在基希纳乌,由此,基希纳乌人就把普希金流放本地时的住宿房屋改建成普希金博物馆供游人参观。这个博物馆不但非常小,而且也非常简陋,不过里面珍藏着许多普希金的手迹,包括几幅普希金画的钢笔素描。

午餐是当地特色餐,看着很热闹,菜色也很漂亮,但味道实在不习惯。另外菜量太大,谁都吃不完,感觉很浪费。估计是当地物价低,而食物的品种有限,只好扩大菜量。

午餐后的活动是参观历史博物馆,我的感觉是昏昏欲睡。不过,到了下午就不困了,因为下午的内容是参观位于地下80公尺深处的地下酒博物馆,里面的温度只有10度左右,这一冻就不困了。这个地下酒博物馆其实就是一个大酒窖,储藏着陈年的葡萄酒和香槟酒。作为当地的旅游景点,这里曾经接待过世界各国的首脑和名人。

在基希纳乌的入住酒店就在市中心,紧挨着一个商厦,地下一层是超市,所以购物很方便。离酒店不远就是市中心广场,一眼就能望见东正教的圣诞大教堂。

第二天早餐后,徒步游览基希纳乌的市区。在这个很小的国家的很小的首都,市区也没多大,没花多少时间就游览完圣诞大教堂、钟楼、市中心广场,以及总统府、议会大厦等建筑。

基希纳乌的市政厅居然就在市中心马路边的街角处,混迹于街头店铺之中,如果不是因为挂着国旗,我都不会想到这是市政府。我以为市政厅大门上的字是俄文,没想到却是罗马尼亚文。要知道,在前苏联时期,俄语是摩尔多瓦的通用语。不过,一想到摩尔多瓦人与罗马尼亚人同宗同文也就不足为怪了。摩尔多瓦人有说罗马尼亚语的,也有说俄语的。与此同时,摩尔多瓦人也分成亲罗派和亲俄派。

摩尔多瓦脱离俄罗斯的掌控之后,除了把融入欧洲作为重中之重的目标外,保持与俄罗斯及罗马尼亚的合作关系也始终是重要的外交任务。地理位置决定外交政策,尽管与俄罗斯还隔着一个乌克兰,摩尔多瓦却似乎要永远纠结在俄罗斯与罗马尼亚之间。

离基希纳乌市区1个小时的车程,有个著名的修道院Capriana Monastery。摩尔多瓦的旅游资源比较有限,这个修道院大概就是摩尔多瓦最壮观的建筑了。

5月底的摩尔多瓦白天的气温与北京差不多,但早晚比北京凉爽。摩尔多瓦的景致谈不上美丽非凡,但天色总是很漂亮,湛蓝的天伴着雪白的云。

写这篇博文的时候,才在网上意外发现,咱们中国近年来不仅与摩尔多瓦有很多经济合作项目,而且还有数字惊人的大规模资金投入。


基希纳乌市政厅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议会大厦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总统府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的欧盟联系机构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斯特凡大公公园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基希纳乌的集市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基希纳乌街景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普希金博物馆里珍藏的普希金的笔记与钢笔画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基希纳乌的历史博物馆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历史博物馆里的老照片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基希纳乌的圣诞大教堂与钟楼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Capriana Monastery修道院

前苏联成员的今昔(1)——摩尔多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