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史无前例的学生时代”一文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后,网上马上有了争议,一些网友认为这篇文章似乎在说“文革”好,有的网友攻击用词很有力度,记得最激烈的言词是“无耻的文人”。现在上网搜搜,只搜到了大洋论坛当时的两段非常平和的议论:
22-33-66发表于 2002-12-12 13:07
有这样的学习环境的学生是“老三届”后到恢复上课前的一批,也有人称之为“老二届。这批学生真正写“大字报”的人并不多,因为写“大字报”最热闹的时候他们还小(在读小学)。而读马列、写“大字报”的那些人以后再没尝到过读书不用交作业的“优惠”(他们都上山下乡了)除了少数人以后重返学校,那已是又要“文凭”的时代了。所以文中说的这样一批人,其实不存在。
江飞燕发表于 2002-12-12 13:17
那个时代读书固然舒服,但在大字报和学马列中写得一手好字和学到文化的估计只是少数,对整体而言应该时间还是荒废了的。当然,一些做法也是很有启发和好的作用。客观看待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