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放性材料走进幼儿的语言活动

分类: 观察记录 |
让开放性材料走进幼儿的语言活动
邱燕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一书中说到为了鼓励儿童更富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比较好的方式是提供更多开放性材料而非封闭性材料,开放性材料有助于儿童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由此让我想到了开放性材料在语言活动中的探索运用。
案例典析:
在集体活动《爱吃水果的牛》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学“小主人”送水果给小牛吃,边送说边说“小牛,请你吃XX”,一开始运用的是水果图片或者水果玩具,幼儿拿到苹果就是苹果,拿到西瓜就是西瓜,而且对于所有的幼儿来说,完全一样,不可能说苹果是西瓜……经过研讨,尝试将这一环节的水果玩具或者图片换成教室中现有的一些开放性材料,看看幼儿会与这些材料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通过材料的变化以后,我们发现,同一种材料,不同的幼儿拿到以后,会有不一样的想法,这样一来,对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性要求更高了,他们拿到一种材料以后,大脑中首先要搜索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哪种水果与其比较相似,将已有的经验与现在的材料进行相链接,也是将新的与熟悉的相链接,并鼓励幼儿进行想象性游戏,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材料的提供在促进幼儿语言领域能力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于课程实施时的这些变化,自然而然就想到了把这些材料也投放到幼儿的阅读区活动中,将绘本故事与材料有机的组合摆放在一起,教师在不干预的情况下,看幼儿会如何选择和运用。因为有了前期的绘本学习经验,幼儿走进阅读区很容易就会注意到《爱吃水果的牛》这个绘本,他们拿起绘本,翻看其中的内容,随着就会发现旁边的操作材料,很自然的就会利用材料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幼儿的学习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幼儿拿到相同的材料,会有不一样的表现,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面对同一种材料,说出来的水果种类也不一样。投放初期材料基本上是老师选择的,将教室里的材料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再投放,并观察幼儿的游戏状况,再次更换材料。
幼儿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接着我们又观察幼儿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哇时刻”。这天,涵涵小朋友走进阅读区,在我们提供的材料中增加了一个给气球打气的气筒,我有点好奇,走过去便询问他,这个气筒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他的回答是这个是用来挤牛奶的工具。由此可见,材料的运用不仅服务于幼儿语言活动的表演需求,还能唤醒幼儿对已有生活有经验的回忆,并将这样的经验运用到实际的语言活动中,让绘本故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