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开课评课活动反思(记录五)

标签:
教育教育教学 |
分类: 科研任务 |
单位:望江县华阳中心学校
主持:荣兵
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
时间:2020年11日19日
今天我们相聚一堂,再一次迎来语文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
有人说,语文世界是超越了实用价值观念的、自由的心灵世界,我觉得语文课堂就要营造幸福的语文世界,在这种世界中,课前的期待,课中的满足,课后的留恋,连同我们自己会变得简单而深刻,清晰而又丰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本真的情性和人性的课堂。
今天上午,和大家一起观摩了郑芳芳、胡秀芬、李玉琴三位老师公开课教学研讨课,三节课都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让我们流连忘返。
老师们,当我们一路欣赏,一路采撷,一路收获时,别忘记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上午三位授课老师。
今天的公开课研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三位做课教师进行简单说课活动;第二个环节是评课交流活动;第三个环节是李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下面我进入第一个环节,有请三位做课教师按照上午上课的顺序进行说课,说课时可以就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课堂教学效果、及自己的点滴思考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
好,掌声有请李玉琴老师进行说课……胡秀芬老师说课……郑芳芳老师进行说课。
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三位老师各自课堂教学思路及教学反思,一起重温了三节精彩课堂教学,三位老师辛苦的付出,为我们提供了三节不同主题的研讨课例,非常有价值。感谢三位老师!把掌声送给她们。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评课交流活动环节。请各位老师就今天上午的三节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语文课,谈一谈自己个人收获与思考,让我们在思考中总结出好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寻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为的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得更远,更精彩!请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希望能听到老师们独到的见解和发现,因为上午的课,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发现,去总结,这样才有更多的收获。下面谁先来……
好的,掌声有请……
课因为你的点评更加精彩!
你的点评让我们收获满满!
在的你的总结、交流中,为这三节课画上完美的句号!
你的思考与见解,为我们语文课堂提炼很多有价值教学策略,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在茁壮成长。谢谢你的建议。
你的点评,让我们的语文课堂……
听了刚才老师们精彩的点评,真诚的交流,与众不同的见解,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想谈一谈我的思考与收获。上午观摩了三节精彩的课例,三节课例正如百花从中有着各自的娇艳与色彩,给课堂带来了春的生机,给我们带了一份丰富精神大餐。谢谢你们,辛苦了!听完三位老师的课我的感受:
通过上午三节公开课展示,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向什么方向前行呢?怎样来衡量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呢?我们又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去达成教学目标呢?等等。下面我就结合上午的课例谈谈我个人不成熟的思考。
一、强化文体意识,明确语文要素。
文体有别,教法各异,还文本原本的模样,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就要树立文本意识,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教学。我们大家都知道语文教材是双线组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在今天上午的三节课中都体现出来了,可见这三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是遵循了教材编排的特点,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如:在李玉琴老师的课堂上,明确告诉学生怎么去说故事,大声说,说清楚,按顺序三个方面进行说故事,并要求学生连图讲故事,引导仔细观察上下图意,猜想故事情节,挖掘图画背后的语言。通过这样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达成本次教学目标。这也是教材中的人文要素。通过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孩子们已经掌握说的方法,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李玉琴老师能够大胆选择这样的文本主题,进行公开课教学,实为难得,二年级学生在你循循善诱下,思维得到训练,语言得到了构建,是一节难得研讨课例。
如:胡秀芬老师的课,本单元人文要素是:通过猜想来体会阅读趣味,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猜测一些方法,尝试续编故事。这些语文要素都在本节课得以渗透。教学时,胡秀芬老师通过总结前面所学的猜测方法,通过扶放教学策略来重点突破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顺着故事的情节去猜测,去编写。这样的教学效果独特有效,学生有所得,有了阅读欲望。
再如:郑芳芳老师的课,本单元人文要素是:感悟神话的魅力。为了突破这一要素,老师通过概括文本主要内容和作业设计,感知故事情节,抓住重点段落感悟故事人物形象。整节课仅仅围绕课后习题来整体设计本节课,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语文要素得到了落实,语文味更加浓郁。
当然,我们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有很多,不可能通过一节课吧这些学科要素都渗透进去,那样就会得不偿失,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我们在常态每节课中,只要学科要素一点进行强化训练,做得一课一得,学生有所收获,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言而喻。
二、精准设置支架,落实语文训点。
1.通过向导支架,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
胡老师:抓住字“愁”和图“胡萝卜”字引发学生阅读方向,巧而妙。
郑老师:抓住“标点符合”?!和提示语,落实了语文读的方向训练。
李老师:指导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进行说的方向训练。
2.通过问题支架,将阅读理解引向深入。
郑老师抓住“锁”“啄”等字,提出怎样的锁,怎样的啄,是一次吗?等问题,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把文本引向深入,老师们追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胡老师:胡萝卜先生到底为什么发愁?提炼顺着故事发展进行猜测,从而把课堂阅读引向深入。
3.
李老师细化图中的语言,将直观的图转化成有效的文字,训练学生的语言,再如,通过动作引导学生感知动作背后的文字,大步跨进,双腿翘起,手指着们,这些动词中蕴含这怎样的语言呢?拓宽了学生阅读空间。
胡老师利用书的封面(图与文),进行预测,拓宽学生阅读空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4.
三、学生的需求,语文的根本。
听说读写是语文要素,如何进行侧重,分清主次呢?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语言的架构是难点,这是学生需要,李玉琴老师的看图讲故事,就是在组建学生的语言。如:看到了图,他们会说些什么?怎么去把事情说清楚?等等。再如:我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我在教学结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用一句话来赞一赞日月潭的美景。孩子一开始时这样说的,真、多么、好等等,这些赞美的语言这是停留在表面,于是我设计这样的追问,还能说得更完美些吗?日月潭的的美景真美丽,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老师教你用语言来表达好吗?用中的景物来咱们好吗?日月潭的睡真清啊,好像一面镜子!日月潭的圆圆的日潭和弯弯的月潭组合在一起时多么的完美,多有创意啊!日月潭的云雾朦朦胧胧,就像仙境一般,真好看!学生的语言在这样层层递进设计中得到训练。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效的读书方法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胡老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由课内走向课外。猜想、圈画、批注,择抄等。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怎样读身文本是学生的需要,郑老师引领学生,抓重点段,读重点词,悟故事情节,读出了文本中人物形象,读得真,读得深,读得有层次。
通过今天观摩有了收获的同时也有自己几点思考:
1.
2.
3.
4.
5.
6.
7.
下面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交流,与各位共勉。
一节好的课,不应教师的“彩”来衡量,以学生的“得”来评价。教师的“教”,要落实到促进学生的“学”上;课堂“彩”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引导、辅导、出在学生身上。
第三环节:接下来掌声有请李校长为我们今天语文教研活动做总结。
老师们,此次活动虽然即将结束,然而我们为语文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驻。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