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书香校园 创特色学校

(2011-10-18 10:50:45)
标签:

书香校园

分类: 学习情况

—望江县华阳中心学校创建书香校园介绍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正如滚滚东逝的长河,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恰似璀璨晶莹的明珠,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而今这颗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催生灿烂的华小文化,处处生机,四季欢语,书声琅琅 诗香满园。这里是学生的乐园,这里是教师的舞台,这里是文化的圣土,这里是文明的顺延。在这片充满希冀的田野上,一只只雏鹰茁壮成长,一代代名师倾情奉献,一曲曲教育之歌传唱的是一所历经80年沧桑风雨、璀璨辉煌的望江县“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华阳中心学校。

第一篇章   历史篇

【简介】华阳中心学校始建于1928年,座落于滨江古镇华阳的陶寓街。校区倚城傍水,风景秀丽,雷水西来,又大江东去,风水蓄韵,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20081228日隆重举办了八十年校庆,八十年沧桑巨变,积淀了这所历史名校的厚重文化;八十年艰辛坎坷,孕育了生命如歌的教育篇章。华阳小教人,用博爱与真情,操守着开拓生命的绿舟悬帆而进,一代代励精图治,一代代开拓创新。古韵源不绝,时代起新潮。如今华阳中心学校已步入了新时期发展的辉煌盛世。学校现有8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186人,市级骨干教师4名,市级教坛星星1名,市级农远应用新星3名,县级学科带头人2名、县级骨干教师14人,县级优秀教师60余人、3人分别担任安庆市小语或小数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任校长张国平被授予“安庆市小学优秀校长”“安庆市名校长”称号。

学校注重“书香校园”特色的创建,提出了“书香育人” 的特色创建思想和 “以人为本、打造特色,立足内涵、铸就品牌” 的建校之路,遵循 “团结、向上、求实、创优”的校训,形成“和衷共济、勤奋好学、务实创新、均衡发展”的和谐校风,开创“质量立校、师资强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的办学思路,努力打造市级特色学校,绘就华小宏伟蓝图。

第二篇章  管理篇

华小的发展,是与学校八十年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更是当代华小人秉承传统、兢兢业业、执着追求的结果。华小领导班子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确立了“民主、规范、博爱、创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了“管理目标化、目标科学化、机制立体化、内容明细化”的管理体系;坚持“立足改革、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管理原则;形成了“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课题研究优化教学行为为重点,营造校园文化内涵发展为主题,创建市级特色学校为目标”的管理核心。近年来,结合师德教育实践,全面实施《教师岗位工作评估方案》和《学校常规目标管理评估细则》,对立足“备课、教学、批改、辅导、检测、科研”六个中心环节的逐项考核,教育教学质量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

第三篇章 科研篇

在“科研兴校”的内涵发展战略引领下,以教育科研发展教师已是我校得以崛起的宝典。学校把教育科研作为强校兴校的发展重点。2006年,在已有的校本科研的基础上,一次性申报立项了含师德、教育、教学、信息技术、留守儿童等七个市级教育科研重点项目课题。20089月,七个课题全部结题,参加研究实验的教师达到80余人。通过课题的引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此前,学校承担的市级课题《小学数学多元化评价》和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也已结题。目前,学校还承担省级课题《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正在研究实验阶段。通过课题的引领,得益的是全体师生。据统计,有80%以上的教师能将科研成果应用余课堂教学中,飘香校园的科研之花,烂漫于多彩的课堂,师生体验了成功,享受了快乐。

第四篇章 特色篇

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品牌。这里,是展示才华的舞台,这里,是放飞梦想的驿站。学校从20066月启动书香校园的创建工作以来,经四年特色创建历程,师生携手,共同营造一个“满园满堂皆书香”的人文气息校园。

(一)、书香校园

依据学校三年的发展规划推动进程,落实“文化立校”战略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确立了内涵发展的文化立校整体思路,选择了以创建书香校园为抓手,运用“阅读成就人生”的黄金定律和“书香育人”这个宝典不断探索。扎实推进“书香华小、精品华小”的可持续发展品牌战略。创一流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创一流的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学校、打造研究型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致力把华小打造成安庆市农村一流的现代化特色小学。

起初,我校初步形成了比较优秀的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和班队文化。以“古诗文诵读、美文诵读” 为主题的书香校园创建初具规模,《中华古诗文诵读研究》市级课题成果,为书香校园创建工作的逐步深化和“美文诵读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为打好学生语言底色,学校开展了“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它和课外优秀读物一起成了我校经典阅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取精华、陶铸完美人格。

为全面推进诵读工程的开展,学校明确了各年级段诵读的内容和要求:每学期开学各班制定切实可行的诵读计划,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句段,每天早晨用15分钟时间朗读背诵,学校每学期安排时间进行诵读成果展评。通过这些具有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经典诗文、妙词佳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为学生阅读与积累打开了广阔的天地,而且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习作笔下生花。

如今,校园里充满浓郁书香,读书已成了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具有古典韵味的读书格言展示牌,上面镶嵌着学生读书之星照片。校园广场立有超大篇幅 “弟子规”文化墙,下面镶嵌着12快宣传橱窗,橱窗内展示着学生读书心得和书香校园创意竞赛作品。步入楼梯,展示的是李白、王维、杜甫、李贺四大诗人和宋代词人马致远、辛弃疾事迹简介及作品。教室走廊悬挂着学生读书之星展示框,读书之星的展示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营造良好读书氛围,拓宽学校人文内涵。

为加快市级特色学校创建进程,为打造绿色校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对文化墙、文化长廊、绿化带进行了美化改造。同时又借助传统节日和读书节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领师生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二)、书香班级

班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班级中健康、和谐地成长,将班级建设成为学生书香生活的栖息地,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广优秀读物,建立读书角,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强烈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生活的方式。

各班利用晨读时机对学生进行“经典诵读” 活动;为使读书凸显实效性,设立 “读书日”,落实“读书交流会”、“每天读书半小时”等要求,鼓励学生多读有益书籍;通过美文朗诵会、好书交流会、班级文化墙布置;定期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巧借“新苔”“校报”,全方位展示学生读书活动的成果,共同营造“爱读书、会读书” 的文化氛围。

(三)、书香教师

强化教师对读书的重要性的认识,使读书真正成为自身成长的需要。学校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营造读书氛围,打造读书平台,举行了“阅读经典美文共享智慧人生”首届教师读书报告会,“诵读经典古诗文”等一系列读书活动,评选读书之星。

依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推动进程,学校开展“四个一”的读书学习活动,即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每天读书半小时;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或教学反思。这项具有时效性和时代性的活动积极推动了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步伐。

(四)、书香学生

阅读经典,诵吟诗文,提高人文素养。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读书的好传统。养成阅读的习惯,大量地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制订阅读计划,开展“四个一”活动。每一位同学要在语文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制订科学的广泛阅读计划,要求学生完成“四个一活动”:每天读一份报纸或一篇文章;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至少读一本名著;每学期制作一份读书小报。通过经常性开展读书活动,举办各种大赛: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创建书香校园“手抄报”、“写作”、“ 黑板报”“绘画”等智能创意竞赛活动,同时还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如“迎六一”文艺汇演、“迎元旦”书画大赛,“迎国庆60周年”红歌会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比赛为契机,评选学生读书之星。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激发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第五篇章、成果篇

岁月沧桑,铸就昨日经典,教育创新再塑现代文明。华阳中心学校正以崭新的姿态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课改的进程中,学校构建了“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的教学模式,合格﹢特长的学生不断涌现。在全县第三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代表队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好成绩。在省、市、县各类征文、字画创作、文艺汇演、手抄报制作等评选中频频拿奖。近几年,教师在国家、省、市、县级发表或评选得奖的论文100余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评选中获奖者达60余人次。2007年,学校先后组织出版了分别由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撰写的校本图书《新苔》、《阳光心语》、《华阳教育》和《校园书声》校报。学校先后获得“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优秀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全教育先进单位”、“农远教育先进单位”、“共青团青年文明号”、“优秀党支部”“安徽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望江县特色学校”等多项殊荣。

尾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在华小到处都可以感受到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冶:经典诵读、课外阅读等特色语文活动独树一帜,使学生在对优秀文化的品味中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感染与熏陶。它带给我们的启示不只是今天的收获,更是明天的求索。我们将沿着“以书香为伴,与生命同行”的道路继续品味书声的百年音韵,感受经典的万世情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