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学随笔
(2018-05-07 15:50:09)
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自从进入周至县特殊教育学校,我带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已经4年了,这4年中与他们的朝夕相处让我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心理、学习等方面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的认真研究与耐心教育是孩子发展的前提条件。
特殊教育中对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定义是: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性行为的障碍,包括发育期间,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者,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儿童、青少年中的智力障碍人群。班上的学生在未进校之前,基本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报名时,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学习兴趣低,成绩差,理解能力不好,勉强认识几个字,数学稍抽象点的内容就基本听不懂了,况且学习习惯特别不好。对于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通过近几年的摸索,我找出了一些自己的教育管理方法。
(一)重视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
轻度智力障碍学生与普通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基本上一致,但是发展速度和质量却有一定差别。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在生理上,比如身高、体重、外貌基本没有太大差别,体格普遍较好,动作协调能力较差,缺乏锻炼。在心理成熟发展上与普通学生差别就大了,他们的心理年龄明显低于同龄孩子,认知水平、观察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交往能力都较差,对于身边事物没有强烈刺激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应该多运动,多锻炼,重视体育活动,设定适合他们锻炼的小游戏、小活动,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锻炼身体协调能力,最终得到发展。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要从平时的教学及生活中一点一滴慢慢改变,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随时帮助学生发现一些有特点的事物,观察美好的东西,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记忆,帮助学生慢慢提高观察能力和记忆力,带给学生美好的体验,多与学生交往,给予学生更大的关爱及呵护。
(二)重视选定合适的教材内容,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本学年,我所带班级学生的年龄偏大,基本在14、15岁,可是他们的心理年龄、学习程度要比同龄孩子低,所以在选定教材时就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培智教材系列我们学校征订的是上海市卢湾辅读学校的教材,可是这套教材对于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来说就稍显简单,而如果选用普通初级中学的教材又偏复杂。综上原因,在本学年教材的选定中,我最终选择了普通中小学校五年级的教材。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我按照“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针对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做了一点调整,尽量使教学目标更贴合学生实际。
1、“听”,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听觉器官本身没有损伤,但由于自身理解能力的限制,听一段较长、复杂的话语,学生可能一时无法理解。所以,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的习惯很重要,要慢慢培养孩子把别人说的话听清楚,听懂,并且理解。
2、“说”,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言语发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口齿不清,咬字不准。训练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只能从简单的言语能力训练入手,了解学生言语缺陷的原因,设计适合学生恢复的发音训练,例如可以在课前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做舌操、唇操练习,利用一切机会多和学生说话,创造训练机会。
3、“读”,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读”的训练指的是阅读和朗读两方面,对于轻度智力障碍学生来说阅读能力训练就稍微要难一些。因此,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就非常必要了,对于学生特别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用拼图、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进而进行阅读。
4、“写”,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在写作上没有过多强硬要求,对于理解能力稍好一点的学生,我要求把自己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或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帮助学生养成日常记录的好习惯;对于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只要能用一些重点词语写句子,能够看图写句子就可以了。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
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大都不会太差,比如穿衣、吃饭、如厕等基本都没有问题,可是,家务劳动、手工制作、简单的生产劳动能力及意识普遍较差。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很重视学生家务劳动意识灌输,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比如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衣服、做简单饭菜、钱的使用和管理等。
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技能训练要以为学生步入社会后的正常生活打基础为目标,不过,由于这些学生的自身动手能力及理解能力较差,稍难一点的技巧性技能还是不适合轻度智力障碍学生,一些简单重复性操作技能就比较适合他们,比如“种植、十字绣、钻石绣、串珠、丝网花、棉絮花”等,这些技能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反应能力,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问题做一些铺垫,所以在教学中这样的职业技能训练应被充分重视。
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自身的缺陷并不是很严重,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用心思,多变方法,不怕麻烦,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那么这些学生回归社会后就能完全融入社会,真正的“自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