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道东至山尹氏颁谱大会观礼
|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道东至山尹氏颁谱大会观礼
原创 烟霞楼主 鬼柳轩2025年10月10日
侏儒山街道东山村彩旗召展,锣鼓暄天,东至山尹氏在此举行盛大的颁谱大会。





东至山尹氏始祖尹濯,唐末避乱居江西永新县。濯公之曾孙尹彦成徙居永新县胜业乡(今宁冈大陇);彦成传十世至念二公,宋淳祐年间携子叔甫徒居永新环浒(今永新县石桥乡石桥村);再三传至绳祖,于元朝徙居庐陵县石浒洲(今吉安县永阳镇石浒村);三传至雪安、念安,于明洪武初年徒居湖广汉阳府汉阳县,初居太渡小山,后迁居于东至山,子孙繁衍,发展成17房,遂为汉阳巨族。
尹氏字派文:
晋思先传,常正其心。
诚能自立,祖武可绳。
文望大著,克振家声。
儒士之盛,联芳有徵。
东至山尹氏的堂号是务本堂,历史上曾三次修谱,首修在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二修在宣统元年(1909),三修在1994年。
本次系四修,主编尹前进先生,素著家族情怀,留心地方文史,平生热爱传统文化。近年来执掌文园,惠泽地方文艺,声名日隆。
笔者热爱宗族姓氏文化,多年来致力于家乘谱牒,去年受前进先生错爱,笔者曾写过与尹氏有关的两篇小文,有幸载入《尹氏宗谱》。加之我所在的横龙小山周氏与东至山尹氏在历史上极有缘分,又与前进先生两相契合。今年,我与陈国斌诗人成立汉津文艺社,得到前进先生的无私支持,有上述渊源,故我们汉津文艺社受邀参加本次尹氏的颁谱大会。
前进先生为东至山尹氏宗谱的四修完竣,可谓是沤心沥血,数载辛劳,取得丰硕成果。去年他主持修复了祖墓,本次颁谱大会,更是亲力亲为,他是这场盛典的总导演。

在颁谱大会之前些日,我们汉津文艺社成员方红学、罗艳芹曾到现场帮忙过多日。为助力于本次大会,本社更是出动骨干成员10余名到现场祝贺,并奉献了三台节目。本社人员中,区文联副主席徐秋明、民间艺术家叶楚河、曲艺大师杨德山、黄梅戏知名老师左爱红、谱学专家周正齐、摄影师丁锋、张立波等人悉数到场。
大会上,遇到两位相交多年的谱学专家,一位是来自武汉的戴建国先生,一位是来自仙桃的尹文军先生。戴建国先生治谱有年,曾主编奓山螺丝岗村《戴氏族谱》,对谱牒学颇有心得;尹文军先生更是谱学大师,多年来走遍长江流域,遍访包括尹氏在内的各宗族,在谱学方面极具见识。



前进先生及尹氏族长,还有两位司仪都穿着古装汉服,按古礼行仪,令人叹服,宋明以来的族仪礼轨,竟重见于今日。
大会开始,首先是女子威风锣鼓队进场,接着是舞狮暖场,气氛起来后,开始“鼓三严”,向一世祖濯公像行鞠躬礼(三鞠躬),接着各房族长、族贤及重要嘉宾行盥洗礼(红盆洗手),司仪、赞礼官入场。全体起立,宣布大会开始,鸣礼炮。
在巨大的电子屏幕前,司仪带领大家唱族歌。
然后祭祖仪式开始,由尹氏老族长出面,燃烛、上香、上三牲供品,上五谷供品。接着初献酒、亚献酒、三献酒,初献茶、亚献茶、三献茶,一切按古礼行仪,有条不紊。
前进先生上台诵读祭文:
尹氏宗谱告竣祭祖文
维岁次乙巳,国庆中秋,尹氏子孙,齐聚一堂,谨以清酌庶馐,昭告于列祖列宗之灵前:
派衍天水,脉出石浒。我尹氏一族,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自天水发祥,石浒开基,历经千载,子孙繁衍,世代昌隆。今宗谱告竣,饮水思源,心怀感恩,追溯先贤之德,传承家族之训。
俯仰无愧,兴衰有我。祖德巍巍,功在千秋。我辈以修谱为任,联族为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上贤下孝,兄敬弟恭,和睦族邻,清平良善,人文蔚起,簪缨不绝。家风族训,代代相传,子孙后代,永世不忘。
值此良辰,秋高气爽,金桂飘香,我辈心怀激荡,感念祖功宗德,铭记家风族训。祈愿先祖英灵长存,佑我尹氏家族,子孙繁衍不息,福祉绵延万代。
伏惟尚飨!
尹氏全体子孙谨祭
乙巳八月中秋
随后在场人员全体诵读《家训六则》,庄严族训,字字珠玑,教化人心。


尹前进先生上台致辞:
今天,我们齐聚汉阳东至山,隆重举行《尹氏宗谱》四修谱颁谱大会。在此,我谨代表汉阳东至山尹氏宗族,向远道而来的江西祖籍族人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所有为修谱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宗亲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向所有关心、支持尹氏家族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派衍天水,脉出石浒。尹氏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从江西祖籍石浒洲迁居汉阳东至山,历经六百年风雨,世代相传,生生不息。今天的颁谱大会,不仅是对我们家族历史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家族未来的展望与期许。
饮水思源,尊祖敬宗。族不可无谱,无谱则前代之本源湮没而弗彰;谱不可不续,不续则后来之枝流紊乱而无序。修谱,是我们对祖先的敬仰与追思,更是对后代的负责与担当。通过修谱,我们梳理了家族的脉络,凝聚了家族的力量,传承了家族的精神。
俯仰无愧,兴衰有我。作为尹氏子孙,我们肩负着为家族争光的责任与使命。无论是在家乡的建设中,还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要以祖先为榜样,克勤克俭,惟读惟学,秉承家风族训,弘扬家族精神,为尹氏家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继祖先一脉真传,教子孙两行正路。我们不仅要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更要教育子孙后代,走正路、行正道。通过修谱,我们梳理了家族的榜样,激励后人奋发图强,为家族的未来增添新的篇章。
盛世修谱,不忘祖功宗德;素日齐家,秉承家风族训。在当今盛世,我们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不忘祖先的功德,传承家族的精神。通过修谱,我们凝聚了家族的力量,增强了家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家族的团结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十旬休暇,胜友如云。今天的颁谱大会,不仅是我们家族的一次盛会,更是我们家族团结与凝聚的象征。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叙族史、述往事,喜气洋洋,共度中秋佳节,迎接国庆的到来。
秋高气爽,心潮澎湃。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心怀感恩,感恩祖先的庇佑,感恩家族的团结,感恩时代的繁荣。我们坚信,在全体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尹氏家族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最后,衷心祝愿《尹氏宗谱》四修谱颁谱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全体宗亲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祝愿尹氏家族繁荣昌盛,世代荣光!

接着,江西祖籍族人代表,湖北尹氏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及各房族长、族贤上台讲话。
尹前进先生作为族谱编委会主任,再次上台介绍修谱过程,并对相关宗亲予以表彰,感谢他们对修谱工作出的贡献。相关宗亲都收到了表彰其贡献的书法条幅,这些条幅大都为方红学、方可两位先生所书。
汉津诗社社长陈国斌上台致辞:
我是汉津文艺社社长陈国斌,也是从东至山走出、在公务员队伍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去年初才解绶回乡的一名退休干部。今天能以社会嘉宾的身份,受邀参加东至山尹氏颁族谱大会,与各位共同见证这一传承家族根脉、凝聚宗亲情谊的重要时刻,我深感荣幸,也倍感亲切。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根”与“魂”,一页页泛黄的纸页,记录的不仅是世代相传的血缘脉络,更是尹氏家族祖祖辈辈坚守的家风家训、处世智慧。从先祖开基立业的艰辛,到后世子孙耕读传家的坚守;从族人同心共济的互助,到走出山村、回报乡梓的担当,尹氏家族的故事,早已融入侏儒山街和东至山村的发展年轮,也为我们诠释了“家”的深厚内涵与力量。
今天,汉津文艺社的同仁们给大家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希望能用婉转的唱腔、生动的演绎,为这场家族盛典增添一份喜庆与热闹,也借此表达我们对尹氏家族传承文化、团结宗亲的敬佩之情。
最后,衷心祝愿尹氏家族此次颁族谱大会圆满成功!愿尹氏宗亲们承先祖之志、传优良家风,家族枝繁叶茂、世代荣昌;也祝愿东至山村在各位乡贤的助力下,日子越过越红火,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同时,我即兴赋诗填词各一首,以示祝贺!
七律·贺东至山尹氏颁谱大会圆满成功
华诞金秋客至邀,尹家宗谱焕新霄。
承先德重颁篇帙,聚社才高续雅韶。
曲度清音添吉庆,村盈笑语满庭寮。
同襄盛事传薪火,共奏和声日月昭。
鹧鸪天·贺东至山尹氏颁谱大会
国庆风清聚古庄,尹家族谱墨流香。
诗吟祖训承先志,曲唱和声启后光。
颁旧典,续新章,山村今日喜洋洋。
同心共守千秋脉,世代荣华福满堂。
汉津文艺社常务副会长、湖北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志益上台致辞:
我的老家周门村,古代叫小山,我出自横龙小山周氏,与东至山尹氏极有渊源。我今天是以湖北周文化研究会负责人身份上台讲话的。我们湖北周文化研究会是全省周氏共同的周文化研究及联谊平台。
我所在的横龙小山周氏与东至山尹氏有着同样的悠久历史。明代初年,我的先祖兴芝公从江西吉水县迁至东至山,当年的东至山与现在的环境不一样,当时四面环水,习惯于江西农耕生活的周氏先祖不适于渔猎,住了一代人后(一世祖兴芝公的墓至今还在东至山上),二世祖以斐公与居住在横龙小山的尹氏先祖互换田宅,从此周氏世居小山,繁衍成周门村。这个可不是传说,而是有族谱与民间口碑证实的。另据父老相传,周、尹二姓也不是一次性换完田宅的,应该是经过了多次且很长的时间,尹氏先祖也不是全部搬迁走的,当时应该还是留下人来居住了一两代人才完全搬走了,尹氏有祖坟在小山的,当然与我的始祖兴芝公墓一样,现在都湮没无闻了。
正值金秋十月,硕果飘香。今天,我们欢聚在东至山尹氏祖地,共同见证尹氏历史上第四次颁谱盛典,我谨代表湖北周文化研究会,向尹氏宗亲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也向本次修谱的主修——尹前进先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修谱续志,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更是一个家族凝聚血脉、延续精神的重要纽带。尹氏家族历经数载心血,完成第四次修谱大业,不仅梳理了家族脉络、记录了宗亲故事,更让尹氏先祖的美德与智慧得以传承,这份坚守与担当,值得我们每一个文化传承者学习。
历史上,东至山尹氏始祖与我小山周氏始祖互换田宅,以诚信为基、以情义为桥,在岁月中结下了跨越宗族的深厚情谊。这份缘分,不是偶然的相遇,而是两大家族重道义、守初心的生动见证,至今仍在两地宗亲间传为佳话。
今天,尹氏颁谱大会的举行,既是家族的盛事,也是地方文化传承的大事。作为周文化研究会的一员,我深知文化传承需要各家族携手同行。未来,期待我们以这份历史缘分为纽带,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同挖掘宗族文化中的优秀内涵,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力量。
最后,再次祝贺尹氏颁谱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尹氏家族枝繁叶茂、世代昌盛,也祝愿各位宗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现在以一首小诗结束我的发言:
贺尹氏颁谱并忆周尹旧缘
金秋颁谱聚宗亲,四续家乘意最真。
祖基互换留美谈,今贤修志溢芳尘。
侏儒山下情相契,尹氏庭前谊共珍。
愿借此缘传雅韵,同承文脉继千春。
汉津文艺社常务理事、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弘美术馆馆长方红学上台赠送书法条幅《紫气东至》。

最后合影留念,宴会开始,同时文艺演出也在台上同步进行。
文艺表演环节成为整场颁谱大会的点睛之笔,共计10个节目精彩绝伦。侏儒山文化宫危传汉先生选送的歌舞《我在蔡甸等你》《水润江南》,尹氏族贤尹忠祥的湖北民歌《新龙船调》、湖北小调《手拿碟儿敲起来》、非遗节目《打莲湘》,尹礼锦的乡愁歌舞《故乡小唱》,东山村飞跃鼓舞队表演的《好日子》都深深吸引了在场的观众。
汉津文艺社选送的三个经典文艺节目插入其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杨德山先生带来的湖北大鼓《尹氏颁谱颂》,鼓词是他自己即兴创作的,他以铿锵有力的鼓点和朗朗上口的唱词,把尹氏家族的迁徙历史、祖训家风与此次颁谱的意义娓娓道来,每一句都饱含对家族的深情。
左爱红女士演绎的黄梅戏《天雨散花》,唱腔婉转悠扬,身段柔美灵动,经典的旋律与细腻的表演,为庄重的颁谱仪式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浪漫。
叶楚河先生表演的湖北渔鼓《下汉口》,则用独特的方言唱腔和生动的故事叙述,展现出地域文化的鲜活魅力,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让传统文化与家族盛典实现了完美融合。
族谱的编撰与颁行,远不止是一次家族仪式的举办,更是对家族根脉的守护与传承。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散居各地的尹氏族人紧密联结,让后代得以清晰追溯先祖的足迹、铭记家族的精神内核;它又似一部鲜活的教科书,把祖训中的诚信、孝悌、奋进等品质代代传递,为家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此次东至山尹氏颁谱大会的举行,不仅是对过往家族历史的梳理与致敬,更开启了家族文化传承的新篇章,让尹氏家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持久的生命力。



贺东至山尹氏颁谱
杨德山
东至峰前紫气扬,尹氏家史振群方。
四修族谱承先志,千载源流续锦章。
木本根深传祖德,枝繁叶茂蔚华光。
今朝盛典颁新牒,世代荣昌福满堂。
贺尹氏东至山颁谱大会
朱光国
四修族谱耀东峰,尹氏宗亲聚此融。
俎豆庄严承祖德,诗书璀璨继儒风。
宾朋满座言嘉话,礼馈盈怀表至衷。
一脉相传延世泽,千秋宗绪永兴隆。
贺东至山尹氏颁谱大会
叶楚河
东至山青映吉光,尹氏宗谱焕华章。
千年血脉绵瓜瓞,一脉家风续栋梁。
鼓乐声中承祖训,宗亲席上话沧桑。
今朝共展凌云志,世代荣昌福满堂。
汉津文艺社
湖北周文化研究会
周志益执笔
2025年10月5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