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梁河县邦读村)花大门——镌刻百年的(尹氏)家族印记(瞿丽莎)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
(云南梁河县邦读村)花大门——镌刻百年的(尹氏)家族印记
作者:瞿丽莎
2025年03月26日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村子里总会有一道古典大门。它仿若穿越漫长岁月的守望者,静静屹立于时光的洪流之中,其斑驳的墙体、古朴的轮廓,无声诉说着一户人家乃至一个村庄往昔的故事,令人不禁驻足探寻。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河西乡邦读村的尹家巷,就有一道我熟悉的花大门。
尹家巷花大门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距今已有242年。过去,邦读村有三道总大门,如今其他两道已不复存在,唯独尹家巷的花大门留存至今。走进细看,这道饱经沧桑的大门朱红的底色深沉庄重,沉淀着尹氏家族数百年的历史记忆;门楣之上,精美的花鸟图案栩栩如生,每一片花瓣、每一根羽毛都雕琢得细致入微,色彩明艳动人。也正是这些精美艳丽的图案,赋予它“花大门”的美称。
大门上悬挂着清乾隆帝赐予尹氏先人尹圣绪的“乡饮宾”木匾。这块木匾长178厘米,宽50厘米,红底金字。乡饮是古代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活动中,人们挑选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乡饮宾,与当地官吏共同主持活动。此匾就是为纪念尹圣绪当选乡饮宾而作,是尹氏先祖出类拔萃的历史见证。它高悬于此,时刻提醒着尹氏后人,要始终坚守为人处世的准则。
大门正中有“天水家声”四字。这是因为尹氏家族的源流最早可追溯到甘肃省天水市,这四个字犹如一条纽带,将尹氏家族与天水紧密相连。天水是尹氏家族的根源,先辈们虽历经迁徙,却始终将“天水”刻在大门上。这无声却有力的举动时刻提醒着尹氏后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要将家族来源与根脉深植心间。
大门两侧是清代举人所作的对联:“邦泰邦兴邦大有,读诗读礼读春秋。”这也是邦读村村名的由来。邦读,曾名“棒独”,后经清末德宏著名诗人、举人尹艺取这副对联里三次对仗出现的“邦”和“读”,更名为“邦读”。上联展现了尹氏家族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下联体现了家族对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在尹氏家族的教育理念中,《诗经》《礼记》《春秋》等经典著作是塑造子弟品德与增长学识的智慧宝库,只有研读这些经典,才能确保家族的文化基因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如今,尹家巷的这扇花大门,早已超越其作为建筑部件的物理属性,成为尹氏家族家风文化的鲜明象征与精神丰碑。它见证了家族的兴衰荣辱,承载着先辈们的荣耀与期望,宛如一盏明灯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激励着尹氏子孙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