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2025-09-04 19:04:52)
分类: 尹氏文物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和靖书院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尹和靖读书台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三畏斋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书台松影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2024年元月4日,立春。苏州虎丘书院在陈东兴院长带领下,举办虎丘书院首届祭祖庭(宋朝尹焞)活动。

 

和靖书院是江苏苏州历史上最早的一所书院,建尹和靖的专祠内,为纪念和靖先生尹燉而命名,院址在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苏州虎丘山云岩寺。

据民国《吴县志》记载:宋和靖先生尹肃公煌于绍兴年间(1131-1132,曾读书虎丘西庵,把他的书斋题名为三畏斋,故知府陈芾在嘉定七年(1214)在三畏的旧址,绘像建祠祀之。过了两年,又有孟猷在通幽轩之南,加以改建。

南宋理宗端平年间,提举曹幽奏请朝廷,将祠堂改为书院,并以和靖为书院之名。扩增校舍,别建三有、务本、朋来、时习四斋,作为师生讲读之所。自此以后,历任提举都曾加以扩建。

明嘉靖二年(1523),知府胡缵宗以龙兴寺废基改复书院。从虎丘西庵迁至龙兴寺废基。明袁表《迁尹和靖先生书院记》说:和靖书院,旧在虎丘西庵,遗基久湮。天水胡公缵宗,来守兹土,考道之暇,大惧荒没,为往哲羞,抑无以法将来,即故地祠而祀焉,又以僻在郊外,学者罕至,乃徙祠于龙兴寺

尹煌,河南人氏,曾师事伊川,为程门高第,遭宋不造,阖室婴金人之害沉渊。逃刘豫之聘,振铎于兹,卒以穷死。所寓斋亭又复圮坏,故胡缵宗思其既不得志于当时,又将无闻于后世,乃以龙兴寺废基改复书院,以表尊崇往哲之意。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尹和靖读书台

虎丘山位于苏州城西北角,享有“吴中第一胜”之称,是我国现有城市园林中最早(春秋时期)的风景名胜园林,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虎丘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虎丘山庙宇均沿山道而筑,虎丘山大小景点有几十处,处处都流传着典故传说。

和靖读书台创建于宋代,是苏州书院中最早的一座。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此山高仅36米,但古树参天,周围有不少名胜。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游览胜地。

书台历史

据史籍记载,和靖读书台创建于宋代,是苏州书院中最早的一座。创建人尹焞,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洛阳人。他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理学家程颐的高足,著有《论语孟子解》。

他年轻时曾去京城赶考,以求取功名,但考题是“议诛元祐党人”。他不愿意加入勾心斗角的党派之争,遂放弃功名,不做答题,离京回了老家。因他学问很高,声誉在外,在靖康初年,被皇帝召到京师,赐号“和靖先生”,官至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兼侍讲。其时,秦桧为相,对金人卑躬屈膝,主张议和。他曾致书秦桧,反对议和,但不被采纳。他看到官场内腐败黑暗,就弃官回家,从此不再做官。

金兵入侵中原,到处烧杀抢掠,他全家遇害,就他一人死里逃生。他到处流浪,赴山东,进蜀地,辗转来到苏州,就在虎丘后山寻个僻静之处安身,后人称为“和靖读书台”,并立祠纪念。端平二年(公元1235)在其地辟书院,命名为“和靖书院”。

当时,书院建有三省、务本、时习、朋来四个书斋,并实行“立祠建室以舍学者,买田收谷以食之”。以后又建藏书堂,收藏古籍,便于求知者读书。

旅游价值

历代文人墨客,凡到虎丘游览,总要到和靖读书台去寻访古迹,怀念这位先贤,抒发思古之幽情,挥毫落笔,留下佳文诗篇。清代诗人任思谦写有《和靖先生读书台》,诗云:

欲问台何处?何人更读书?

松风虚夕响,云月暝山居。

不少探幽客,谁寻三畏庐。

清修邈无及,惆怅意如何?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书台松影”源自宋理学名家尹和靖寓所“三畏斋”、“和靖读书台”、“和靖祠”、“和靖书院”。其居室取名“三畏斋”,源于论语“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尹焞常在居室西侧的松林山石旁静心读书,后人称之为“和靖读书台”,是虎丘历史十景之一。尹和靖寓舍,原有三畏斋,明初在十八折建和靖读书台,和靖读书台今已修复。尹和靖即为尹焞,字德充(一字彦明),河南洛阳人,著名思想家程颐弟子,北宋末、南宋初儒学宗师,被朝廷赐为“和靖处士”。曾在虎丘后山读书,读书处被称为“和靖读书台”,并立祠纪念。

历史上,苏州曾先后建有53所书院,其中最早的是坐落于虎丘山云岩寺西面的和靖书院。据民国《吴县志》记载,和靖指的是宋朝大儒、程颐高徒尹焞(赐号和靖处士)。尹焞于绍兴年间(11311132年)在虎丘西庵读书,把他的书斋题名为“三畏斋”。嘉定七年(1214年),知府陈芾在三畏斋的旧址上建造祠堂,祭祀尹焞。南宋端平(12341236年)年间,提举曹豳奏请朝廷,把这一祠堂改建为书院,取名和靖书院。

2008年初,尹和靖24世后人一行共十三人向虎丘景区捐赠尹氏家谱十卷和一帧尹和靖画像,并参观了“和靖读书台”,对室内清雅的陈列布置表示赞赏。现今恢复的书台松影位于后山东北侧,在此望东平眺,岗林起伏,大树连天,郁郁葱葱;向南仰视,虎丘宝塔千年雄姿耸立山巅;往北俯视,一泓碧水,波光粼粼,远处岸边的“揽月榭”倒映水中,清晰可见,让人充分感受到虎丘后山胜前山的自然情趣和山林本色。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宋朝尹焞相关)江苏苏州和靖书院与尹和靖读书台、虎丘十景之一“书台松影”

通幽轩

出玉兰山房北下,便是通幽轩,俗称“赖债庙”。原为宋人尹和靖故址,后改建为“陆羽楼”,楼毁。时又改建为“牛马王庙”,延至今日。旧时每逢农历除夕,穷人欠债无力偿还,到此躱债而得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