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尹庆祚:《肥城县议会首任议长尹式瑑》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
山东省肥城市尹庆祚:《肥城县议会首任议长尹式瑑》
原创 琴心洗砚微平台 琴心洗砚
2025年07月15日 山西
尹式瑑,石横村清末民初人,生卒年不详。始祖伯能公,明朝初年隨叔父纲公由晋迁鲁,为伯能公十五世裔孙。在介绍式瑑祖之前,我先交待一下他的家世,远的不说,就从他的曾祖父文嶪说起:
曾祖文嶪,字峩南,武庠生,驰封奉直大夫。曾祖母侯氏,于石横南门外敕旌节孝建坊。
祖父鸿揄,字飏廷,廪贡生,承伯父嗣。曲阜四氏学教授,升任广东徐闻电白县知县,即用知州。诰授奉直大夫,晋赠通奉大夫。著有《粤遊诗草》。子,廪贡生,女三均适名门。
父亲肇禹,字莲农,廪贡生,临清州训导,历署观城、滋阳县教谕,光禄寺署正衔。敕授文林郎,晋封奉直大夫,驰赠通奉大夫。
式瑑的长兄式璞,侯选盐大使;次兄式瓒,侯选同知。
式瑑本人,监生,二品衔,侯选道,诰授通奉大夫,历充县议会议长、县农会会长。因推广教育森林。蒙教育部颁给《敬教劝学》匾额暨捐资助学奖章。
在他病逝后,前肥城县知县、掖县霞村曹宗翰,为其拜撰墓表。足见其当时在肥城影响之大。
曹宗翰墓表这样写道(为方便大家的阅读,直译成白话文如下):
我离开肥城的第二年冬天,尹芾村先生派人快马送来一封信,说他的世伯父通奉公在家乡病逝,并提到我与逝者是莫逆之交好友,彼此相知最深,现即将择吉日安葬,请我写篇墓表以告慰九泉之下的逝者。我自以为文笔不佳,本不敢应承,但想起当年多亏通奉公相助才免于失职,于情谊又难以推辞,便根据行状为他写下这篇序文。
通奉公名式瑑,字聘卿,是本地石横村人。自幼聪慧机敏,崇尚气节,不爱钻研科举应试之学,却格外关注时事。每当见到不平之事,必定愤懑扼腕,激昂陈词,仿佛心中郁结难消,因此深受乡里敬重。石横村原属高余社管辖,此地人事繁杂,历任社长都难担重任。众人知公素有威望,一致推举他任职。十余年间,地方安宁,诉讼绝迹,全赖公之力。后来盗匪猖獗,公又带头组建团练,修筑石寨,使周边富户多得保全。他因少年多病未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而深感遗憾。后按例捐官,获候选道台衔,加二品顶戴,父母亦得同等封赠。清末试行地方自治时,县议会初立,公众望所归,当选首任议长,全县皆庆。(注 ;该议会是在清末民初的混乱时期,又缺乏资金来源,时断时续,至抗日战争的爆发,寿终正寝。)
我初到肥城任职,与公一见如故。每逢咨询政事,他必坦诚建言。他还与吕品山君共同兴办教育森林,(注:这种理念是将自然森林环境,作为教育场所,倡导儿童通过户外探索,实践体验学习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成效卓著。我因其捐资办学之事呈请嘉奖,教育部特颁《敬教劝学》匾额悬于其宅。凡地方利弊兴革之事,公从不避嫌怨,竭力促成,至今仍被当地百姓深深怀念。
附:原文:“余去肥之明年冬,尹君芾村急足至函,称其世父通奉公以疾终于里第,且云与余为莫逆交,相知最稔,行将卜吉安葬窆,敢乞一言,以光泉壤。余自惟不文,曷敢应迴。忆迩时荷公劻襄得免陨越,谊又不容辞,谨按状而序次之。
公讳式瑑,字聘卿,邑之石横人。幼聪敏,尚气节,不喜攻帖括业,然好留心时事,见世有不平事,辄服膺扼腕,慷慨辩论,若有不可排遣者,因此见重于乡里。石故隶高余社,繁剧地也。社长往往难其选,众知公负时望,咸愿借重。十余年,地方安谧,讼争不兴,皆公力也。值萑苻不靖,倡办团练,创修石寨,邻村殷富赖以保全者甚众。公以少年多病,未能弋甲科,登仕版,显亲扬名,至为奇憾。遵例捐候选道,加二品衔,赠父母如其秩。逊清末,试办自治县,议会甫成立,公首膺议长之选,全县庆得人焉。
余莅肥,一见如旧相识。凡有咨询,无不藉诚献纳。又与吕君品山兴办教育森林,卓著奇效。余以捐资兴学,呈请优奖,教育部颁给《敬教劝学》扁额,以旌其庐。至地方利弊,当兴当革,不避嫌怨,力赞其成,迄今邑人士犹思念不置云。”
前肥城县知事 掖县霞村曹宗翰 敬撰
2025 7.14
作者简介
尹庆祚,1945年1月生,山东师范大学(原山东师范学院)毕业,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 1970年在大学毕业前夕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一直在县直机关工作,退休时任国土局主任科员。五十多年来,在各个岗位上都廉洁奉公、任劳任怨。退休后专注研究族史文化,发起续修《鲁西尹氏族谱》,修建鲁西尹氏宗祠,圈建尹氏始祖坟墓,参与编写《中华尹氏通志》,编著《鲁西尹氏文化大观》。研究尹氏文化40余年,搜集和编写了大量族史材料。曾受邀参加香港尹氏宗亲会成立50周年庆典。被中华尹氏宗亲总会和理事会授予《终身荣誉奖》;还被山东省东方少昊文化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尹氏文化研究会授予《最美修谱人》称号、得到《功勋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