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尹庆祚:《二进士——尹文泽》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
山东省肥城市尹庆祚:《二进士——尹文泽》
原创 琴心洗砚微平台 琴心洗砚
2025年06月12日
二进士——尹文泽
尹庆祚
尹文泽(1728-1777),字湘南,肥城老城镇曹庄人,尹文泽为文麒之弟。早于哥哥九年考中进士,按排行称为二进士。幼机警,十岁能文。从沈起元(肥城县志错为沈太仓)先生游,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丙子科举人。会试第五名。在殿试时,尹文泽考中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进士。二甲二十二名(一说二甲四十名),授户部主事,官至户部郎中。他断事明敏,被同朝官员共同看好,都在期盼着他被提拔重用的时候,未及五十,忽然病死在任上,举朝惋惜。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清代卷》记载其事迹:尹文泽,字湘南,肥城县人。明嘉靖进士庭裔孙。自幼机警,十岁能文。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会试第五名贡士,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殿试二甲四十名进士(《肥城县志》说为二甲二十二名进士)。任户部主事,升至郎中。善于辞令,断事明敏,众期大用,未五十岁,以疾卒于任。
据《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六月。癸酉。甲戌。内阁、翰林院、带领新进士引见。得旨、新科进士。一甲三名毕沅、诸重光、王文治、已经授职外。曹文埴...刘权之...俱著改为庶吉士。....尹文泽....俱著分部学习。”“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四月。戊戌。吏部带领京察保送一等之内阁侍读学士穆克登泰等四员。内阁侍读觉罗图思义等八十六员。引见。得旨、穆克登泰、梦吉、童凤三、彭绍观、俱准其一等。....尹文泽....俱准其一等加一级。”
根据以上历史资料,可知,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进士后,先是分到户部就职,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京察一等加一级。
二进士怎么突然死亡了?家族中口耳相传:尹文泽任户部主事,因拒绝与奸臣和珅合作,被和珅设计陷害而死。尹文泽被同朝官员寄予厚望,深受老乡刘统勋、刘墉父子喜爱,交往甚好,刘氏父子看好文泽的才华与前途,题词《吾乡硕望》相赠。同时也成为和珅拉拢的对象,但始终保持着距离。和珅怀恨在心,便寻机报复。一次和珅集合各部门检查宫廷安全,经过后宫大门口时,和珅故意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暗中挤兑尹文泽,身体失去了重心,一只脚迈入门槛以内,惹下了塌天大祸。要知道后宫的门槛只允许皇帝和未满8岁的皇子有权出入,其他男人踏入半步死罪。和珅抓住把柄,火上浇油,怒斥尹文泽不轨,此后不久突然死亡,坊间传闻他的死与和珅有关。县志上说:“不足五十,倏卒”。意味着他的死有点蹊跷。
另一种说法:见于2024年发现的济宁一品大员孙玉庭撰写的尹文麒墓志铭,“丁酉(1777)春,仲弟(指文麒二弟文泽)忽得疾,类中风证,先生延医诊治,眠食几废者数月,弟病始痊,可入署矣!无何,以受寒病复作,遂不起。”病死在任上。这时的尹文麒也在同朝作皇帝的言官,上一种说法即便为真,恐怕也只有打了牙往肚子里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文泽公忙于在京城为官没有留下多少著作,《肥城县志》和《肥邑尹氏族谱》收录了他《金峰书屋题壁》诗词四首,和他为肥城知县九韶穆公撰写的一篇墓志铭,现摘录两首诗词供族人赏析:
其一
竹亭新筑依云栖,门旁小桥环绿溪。满院松风吹月淡,一帘花影护墙低。
天开图画烟凝岫,云布空青树绕堤。幽径不容俗士履,回看碧落判云泥。
其二
纡回细路小门开,芳砌幽香扑面来。茅屋平临溪水上,酒樽全为诗肠催。
一梁落月献新句,三径停云护旧苔。长笛几声吹日暮,樵歌犹自唱山隈。
注:
诗肠,诗肠鼓吹的省略。《世说》:“戴促若春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答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旧以《诗肠鼓吹》比深夜。喻黄鹂的鸣声可以引起诗思”
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蒋诩归故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旧因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
停云,停留的云,与上句的“月落”对称。陶渊明曾自注:“停云,思亲友也。”
樵歌,打柴人唱的歌。山隈,山的弯曲处。唱山隈,于山的弯曲处唱山歌。
在曹庄村中心,有一片占地40余亩的进士家宅,分南北两院。北院又分东西两院,西院为主院,清朝乾隆年间,文麒、文泽兄弟二人连中进士进京做官后,由时任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的刘统勋亲手设计,按照小王府的样式构建的。
主院坐北向南,大门外正前方木制牌坊,上悬宰相刘墉亲题的“鸿飞”巨匾。坊内左右蹲坐两米高石狮一对。再向内是月台,两边设旗杆座、上马石。月台后大门是高门楼,上悬刘统勋亲题的“吾乡硕望”巨匾。门内右侧为小客厅,再向内又设两座大厅,厅内均悬有官府、显贵赠予的金匾数块,如《欧柳遗风》等等。每座厅前两侧设厢房,后院有楼房一座。由尹氏长辈居住。主院西墙外是西大街,居中设西大门。从西门进入,北为药房,南为马厩院、草料房等,有院墙与厅院相隔。
东院似为招待官员与宾朋所设。院外为东大街,院门偏南向东开,门外场地宽敞,高大石狮面东蹲坐。旗杆座、上马石俱全。门内北侧设更衣室,由角门进入内院。内院从南向北依次设外客厅、内客厅、正厅,厅前两侧均有厢房。正厅高悬乾隆皇帝南巡时御书的《皇封旧日》金匾。正厅后是绣楼、书房,最北面是北花园。南面为祠堂。南院隔东西大街与主院相对,比主院略小,门北开。设高8米、宽6米的石拱门。上嵌石匾《太守第》。据说,是尹序长做九江知府时,亲手题写。大门内又分东西两院,每院均设大厅和厢房。院南设大花园,又称南花园。
当年,曹庄进士宅第名传千里,百官经过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1949年以后,尹家破落,主院、南院厅房被拆除。东院房舍大部分保留下来,1958年利用其房舍创办民办中学,后改为曹庄中学、小学,至上世纪末,学校撤除。原来的内客厅、正厅、绣楼一直保留到曹庄村搬迁,2007年尚有残存。
二进士一表人才,在户部做官时,宫廷画家主动为其作画,绸缎装帧,尺寸约与真人相仿,破四旧时被烧。有关进士的四副圣旨流向了收藏界,已多年没有露面。
2025.6.12
作者简介
尹庆祚,1945年1月生,山东师范大学(原山东师范学院)毕业,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 1970年在大学毕业前夕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一直在县直机关工作,退休时任国土局主任科员。五十多年来,在各个岗位上都廉洁奉公、任劳任怨。退休后专注研究族史文化,发起续修《鲁西尹氏族谱》,修建鲁西尹氏宗祠,圈建尹氏始祖坟墓,参与编写《中华尹氏通志》,编著《鲁西尹氏文化大观》。研究尹氏文化40余年,搜集和编写了大量族史材料。曾受邀参加香港尹氏宗亲会成立50周年庆典。被中华尹氏宗亲总会和理事会授予《终身荣誉奖》;还被山东省东方少昊文化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尹氏文化研究会授予《最美修谱人》称号、得到《功勋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