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牛山金峰书屋》

(2025-05-07 18:05:44)
标签:

杂谈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牛山金峰书屋

 

原创 琴心洗砚微平台 琴心洗砚

20250507日 山西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牛山金峰书屋》


牛山金峰书屋

 

尹庆祚

 

据《肥城县志》和《肥邑尹氏族谱》记载,在牛山上曾经有两座书屋,一为金峰书屋,一为同川书院。书院与书屋,就是读书的地方。话说明朝嘉靖年间,肥城在皇家举行的庚戌殿试中,尹庭,字号金峰;李邦珍,字号同川。二人同中进士,不用说在当时的肥城曾经引起过轩然大波。尹庭居肥城老城东尹庄,李邦珍居仪阳石坞或城东孝门。二人考入进士后同为朝廷命官,又同时参加过海瑞为首的弹劾当朝大奸臣严嵩父子的活动,因皇帝偏爱严嵩,而吃了败官司。二人同时挨了廷杖,削藉为民。但李邦珍又得到重新录用机会,干到过正二品大员,而尹庭则永不录用。在与李邦珍同学和告老还乡以后,二人联合为肥城建寺修庙筑路架桥,留下了诸多碑记,如县城的四隅首的四牌楼、北门外的迎恩桥、重修城隍庙等一人撰文,一人书丹,轮流坐庄,成为天生绝配。有关牛山上的金峰书屋,老肥城县志多处记载:“金峰书屋,在李邦珍所建同川书院东,明监察御史尹庭建,久圮。”毁损原因可能与年久失修,暴雨冲刷有关,也许是张居正当政期间下令全国毁掉书院事件被毁。尹庭死后二百年,县志又说:“由赠御史尹勋重建,教二子读书其中,相继登第,有金峰书屋记,名人题咏载邑乘。”曹庄尹勋至清朝康乾年间,又重建金峰书屋,将旧屋复修翻新。让子孙亲知进山读书,儿子文麒、文泽兄弟先后考中进士,成为震动肥城的又一盛事。若干年后,弟兄俩找到他们的老师沈起元为金峰书屋作记。有关名人题咏的十首诗词本文暂时忽略。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牛山金峰书屋》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牛山金峰书屋》

沈起元何许人也?沈起元(1685-1763)字子大,号敬亭,江南太仓人,诗人,清朝康熙六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清代前期著名的官员和理学家,为官期间,注重教育和理学的传播特别是在书院教育方面卓有成就,为张伯行、沈起元、钱大昕、冯桂芬四位著名书院大师之一,曾先后执掌多所著名书院,如钟山、济南、扬州、太仓诸书院,大进士尹文麒和二进士尹文泽曾在济南跟随沈起元学习。他在娄东书院的成就最为突出。娄东书院后来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著名学府,沈起元实具有开创之功。沈起元自少敦厉廉耻,晚岁杜门诵先儒书。临殁言:“平生学无真得。年来静中自检,仰不愧,俯不怍,或庶几焉!

他在《金峰书屋记后》这样写到:

肥邑尹生文麒、文泽兄弟,从余游三年,今岁之秋余将归里,文麒承闲作而请曰:“麒七世叔祖讳庭,起家嘉靖庚戌进土,为监察御史,劾严嵩七疏。廷杖几毙,与归故里而殁。子孙不振,无仕於朝者,致赠恤不及,姓名未列名史。麒父尝为麒言之而太息也。昔御史公读书城西之金牛山,尝构金峰书屋,后废,未有所记载,寻其遗址不得,近者麒父追步先烈,买一丘,构草屋数间,为子姓亲知读书所。右傍山,左邻寺,凿崖削壁,列楹东西。是山,相传宋真宗驻跸于此,改为郁葱山。至今林木数万株。书屋前后际不见日影。入秋则丹黄蒼翠,相错成锦,峰崿嶙峋,从锦绣中笏立。读书小惓,凭高纵目。则万物之象,造化之机与诗书之气,融浃灵府。动荡昭朗,愚蒙者亦为之心开。故自来读书兹山者代有闻人。今书屋虽小,构其胜则备,乞先生一言记之可乎?”余曰:“古人记序之文,未有足未及、目未迂而姑为之者。有之,惟韩昌黎《滕王阁记》。然滕王阁有三王之文,韩公固可不记,记其重修则无不可。今未有三王之文,子即详者于耳,不可以为目,烏乎记?顾余独叹作史之难也!当明世宗朝奸嵩窃柄,紊纲纪,恣威福,於是正人君子扼腕抗章,糜肤体,捐腰脰,而不顾者接踵,即其人激一时义愤,初不计后世者。而持人伦之柄者自无不亟,亟欲表之以风万世,乃君家御史,乃不计其事,则不传其名,与金峰书屋其为烟销景灭。若是,余幸今日偶闻,余所不闻者可胜道哉?夫谁人不爱其生?至为国锄奸以死,曾不得挂名史策,亦豪杰之所短气也。宜昌黎之勇,而有人祸天殃之惧乎?噫!当嵩时,附膻之徒仇视正人,始哂其愚。后忌其名,则从而阏抑之者甚於倾陷,秉笔者何从而知之。君家御史之沒沒,毋乃坐是甚矣,作史之难也。子归,倘遗稿可得其速寄余读之。”

《金峰书屋记》白话译文:

肥城尹文麒、尹文泽兄弟二人,跟随我学习三年了。今年秋天我要回乡时,文麒趁空施揖请求道:"我的七世叔祖尹庭公,是嘉靖庚戌年(1550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曾连续上七道奏章弹劾严嵩,结果被廷杖打得几乎丧命。罢官归乡后去世,后代未能显达,再无人入朝为官,导致朝廷的追赠抚恤都没能落实,连名字都没能载入史册。我父亲每每谈及此事都叹息不止。当年御史公曾在城西金牛山读书,建造了金峰书屋,后来荒废了,连遗址都找不到了。最近家父为了追念先贤功绩,购置了一块山地,建了几间雅致房舍,作为族中子弟读书之所。这里右靠青山,左邻古寺,凿崖砌壁,东西两侧立着廊柱。此山相传宋真宗曾驻跸于此,改称郁葱山。如今山上数万株古木参天,书屋前后终日不见日影。到了秋天,丹枫黄叶与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宛如锦绣,嶙峋山峰仿佛从锦绣画卷中拔地而起。读书稍有倦意时,登高远眺,天地万物的气象、自然造化的玄机与诗书文章的气韵,便都融会于胸襟之中。这般开阔明朗的景致,纵使愚钝之人也会豁然开朗。因此自古以来在此山读书者代代都有名人。如今书屋虽小,却汇聚了诸多胜景,恳请先生作一篇记文可好?"

我答道:"古人为亭台楼阁作记,没有未曾亲临其境就动笔的先例。若有例外,当属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但滕王阁已有王勃、王绪、王仲舒三篇名作,韩公本可不作,只是记述重修之事倒也无妨。如今金峰书屋尚无前人名篇,你所言虽详终非亲见,这如何能作记呢?不过我倒因此感叹修史之难!明世宗时严嵩专权,败坏纲纪,作威作福,当时正人君子们前赴后继冒死进谏,他们本是激于义愤,并未考虑青史留名。但执掌史笔之人本该大力表彰这些忠烈以垂范后世,可你家先祖御史公的事迹既未被记载,姓名也随之湮没,金峰书屋也渐渐荒废。今日我偶然听闻这段往事,试想天下未被记载的忠烈事迹何其多!世人谁不珍惜性命?那些为国锄奸而死者,竟不得列名史册,便是英雄也要扼腕叹息啊。难道忠勇如昌黎先生(韩愈),也会畏惧人祸天谴吗?唉!当年依附严嵩的奸党们,先是嘲笑忠臣愚直,后因忌惮其名望,对史料的压制更甚于迫害。史官们又如何能如实记载呢?你家先祖的湮没无闻,正可见修史之难啊。你回去后,若找到御史公的遗稿,请尽快寄给我拜读。"

故事又过了280年,据肥城历史文化学者李武刚先生考察,金峰书屋在现在的牛山寺西临尚有遗迹,从这个盛极一时的读书圣地,至少走出了尹氏三名进士,若干名举人和不计其数的秀才。金峰书屋成为了历史。

2025.4.30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牛山金峰书屋》


作者简介

尹庆祚,19451月生,山东师范大学(原山东师范学院)毕业,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 1970年在大学毕业前夕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一直在县直机关工作,退休时任国土局主任科员。五十多年来,在各个岗位上都廉洁奉公、任劳任怨。退休后专注研究族史文化,发起续修《鲁西尹氏族谱》,修建鲁西尹氏宗祠,圈建尹氏始祖坟墓,参与编写《中华尹氏通志》,编著《鲁西尹氏文化大观》。研究尹氏文化40余年,搜集和编写了大量族史材料。曾受邀参加香港尹氏宗亲会成立50周年庆典。被中华尹氏宗亲总会和理事会授予《终身荣誉奖》;还被山东省东方少昊文化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尹氏文化研究会授予《最美修谱人》称号、得到《功勋人物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