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尹氏一家亲A
中华尹氏一家亲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9,340
  • 关注人气: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风筝记忆丨(山东省广饶县)尹桂宁:纸鸢飞过旧时光

(2025-04-30 06:34:50)
分类: 尹氏作品

我的风筝记忆丨(山东省广饶县)尹桂宁:纸鸢飞过旧时光

 

大众网2025-04-29

(作者: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尹桂宁)

 我的风筝记忆丨(山东省广饶县)尹桂宁:纸鸢飞过旧时光


图片自附

四月的风刚吹暖路边的梧桐,我便在小区草坪上看见一个小女孩追着沙燕风筝跑,线轴在她掌心飞速旋转,像极了四十多年前那个在麦田里跌跌撞撞、追逐风筝的自己。风筝尾巴上飘舞的彩绸,在春风中肆意摇曳,恍惚间,将我带回了往昔的旧时光。

记忆中的那方小院,有一棵老槐树,它会接住我童年所有的奇思妙想幻想。夜幕降临,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专注地制作风筝的身影,也成了我心中永恒的温暖画面。

那年春天,我上二年级。课堂上,学习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时,幼小的心灵被那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深深触动,仿佛胸腔里住着一只振翅的蝴蝶,虽还站在原地,翅尖却已掠过千里之外的晨雾。

终于熬到放学时刻,我匆匆赶回家中。一踏入院子便大声呼唤:“妈,我想要风筝!”

母亲正在饭屋里忙碌,一句“哎——今天太阳从哪升起来的,怎么都跟我要风筝呢?”

我走进饭屋,看到弟弟也在,不禁嘴角一扬,心想:看来弟弟也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吃过晚饭,母亲找来几根竹竿,随手扔到地上,又弯腰从工具箱里找出板斧,准备破竹。

母亲先用湿布将竹竿擦干净,然后拿起板斧,用那锐利的斧尖在竹竿上切出一个小裂口。接着,手腕轻轻一转,竹子便像被施了魔法般,“嘶嘶”地裂开,最终“啪”的一声,竹子应声而断,那声音听起来真是令人振奋。

接下来,刀刃顺着竹子的纹路游走,浅黄的竹肉翻卷出月牙般的弧度,空气里浮动着清苦的草木香。我蹲在旁边,看她用尼绒线把竹篾扎成八角的形状。

“用什么做风筝面呢?”母亲自言自语道。

“是不是越轻越好啊?”父亲敲打着旱烟袋,嘴里吐出最后一口烟雾,斜眯着双眼问道。

“用毛头纸?”母亲试探着说。

“嗯?不行,一会就被风刮烂了。”父亲摇了摇头。

“用塑料布?”

“塑料布太难看了,飞上天,还不得呼哒呼哒响啊。”父亲还是不太满意。

“那用啥?”正当一家人愁眉不展时,弟弟突然指着墙上的画说:“用它!”

全家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墙上的油印画上,画面中,海天相接之处翻卷着青灰色云涛,十三岁的哪吒赤足踏在两团烈焰翻涌的风火轮上,混天绫如赤色游龙盘绕周身,在海风中甩出猎猎红绸。他左手攥着金光流转的乾坤圈,右手擎着刚从海底拔起的珊瑚柱作兵器,眉峰紧蹙如刃,眼底燃着比风火轮更烈的怒意——三太子敖丙的龙角刚被乾坤圈砸裂,正化作原形甩动覆满冰鳞的长尾,搅起数丈高的浪墙向他拍来。

画面中央,混天绫扫过之处海水沸腾,红绸边缘蒸腾出细碎的金箔般的光屑,与敖丙口中喷出的冰蓝色龙息在半空相撞,炸出刺目的光团。哪吒的莲花衣袂被海浪打湿贴在腿上,却仍稳稳立在风眼中心,腰间荷叶裙边翻卷着水珠,像缀满碎钻的战裙。他脚下的风火轮碾过的海浪正化作赤焰,将深蓝海水染成紫绛色,远处礁石上,虾兵蟹将举着铁叉缩成黑影,海螺号角的呜咽混着浪花碎裂声,在海天之间扯出一条紧绷的战弦。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是哪吒垂落的发梢滴着海水,却仰头露出桀骜不驯的笑意——那是明知触怒天威却毫无惧色的少年意气。

“这个好!”母亲赞许道。

“飞儿,你把画取下来,我去熬糨糊。”说着,母亲站起身,走向饭屋。

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用钳子将画周围的钉子取下来,铺展到桌子上,用干布擦去画面的灰尘。

没过多久,母亲手中端着一个白瓷碗走了进来,碗里盛满了面糊糊,热气蒸腾间,一缕香气四溢,勾起了我的食欲。我凝视着母亲那慈爱的面容,心中涌动着一股暖流。她总是如此,默默无闻地为家庭付出,从不抱怨辛苦。

母亲拿起刷子蘸上面糊涂抹在风筝骨架上,然后把画铺上去,将折角粘好,哪吒便威风凛凛地“矗立”在风筝上了。

我端着风筝,甭提多喜欢了,弟弟凑上来,高兴地说:“姐,给我看看。”

我把风筝交给弟弟,琢磨着,突然像意识到什么似的,喊道:“哎?风筝线呢?”

母亲灵机一动,转身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她手中拿着一个工字形的木拐回来了,木拐上缠绕着一圈圈白色的麻线。望着风筝线,我的心充满了期待与兴奋。这条细细的麻线,即将牵引着哪吒风筝翱翔于蓝天之下,带着我们的欢声笑语,穿越云层,飞向远方。我想象着风筝在空中的样子,它一定像哪吒一样,英勇无畏、披荆斩棘,无所畏惧地向前冲刺。而我,将紧紧握住这根线,感受着风筝在空中舞动的节奏,享受着这份来自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真正的狂欢是在周末的麦田。母亲举着风筝逆风奔跑,我攥着线轴在后面跌跌撞撞地追赶,弟弟则跟在我的身后,仰着脑袋,眼睛紧紧盯着风筝,一刻也不敢移开,布鞋踩过刚泛青的麦苗。当哪吒风筝终于挣脱了地面的束缚,缓缓升空时,线轴在我的掌心发烫,仿佛握住了一只想要飞向云端的活物。母亲在一旁教我:“把线绷成一道弧线,这样风筝才能借着风的力道上升。”

有一次,忽然刮起了一阵怪风,风筝在天上打了个旋儿,直直地栽进了老槐树的枝桠里,就像一只受了伤的蝴蝶,停在了绿叶间。

弟弟急得咧着大嘴哭了起来,母亲却笑着找来一件旧衬衫,系在竹竿上,踮起脚去够最高的枝桠。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母亲的背上,把她努力伸展的影子染成了温柔的金色。

去年,我回到老院,发现那棵老槐树已经被移走了,风筝也早已不知去向,只有那褪色的风筝线轴躺在角落里。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有些记忆就像断了线的风筝,看似消失在了远方,却永远停留在了我们抬头就能望见的天空里。就像此刻,春风拂过脸颊,恍惚间,我又听见了母亲温柔的话语:“线要松松紧紧地牵着,就像日子要慢慢稳稳地过。”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曾游历过潍坊,漫步在天津的街头巷尾,亲眼目睹了年画风筝、串式风筝、硬翅风筝与软翅风筝的独特风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升,智能动态风筝、数字交互风筝、无废风筝逐渐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每年的四月,来自全球各地的风筝爱好者齐聚一堂,用竹骨绢面编织出跨越千年的飞天梦想。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天空,被演绎成了一座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交织的艺术殿堂。在这里,朴素的飞天梦想与元宇宙概念相互交融,每一只风筝都是一位文明的信使,在春风中传递着跨越时空的对话。

楼下孩子的笑声穿透玻璃窗,传入我的耳中。我望着那只越飞越高的沙燕风筝,忽然懂得,那些曾以为消逝的时光,其实一直都藏在掌心的温度里,藏在竹篾的清香里,藏在每一阵能让风筝起飞的风里。只要我们愿意抬头,那些关于风筝的记忆,就会带着整个春天的温柔,轻轻落在我们心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