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泗水县金庄镇尹家城村)尹家城遗址猜想》

(2025-04-08 06:46:35)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


《(山东泗水县金庄镇尹家城村)尹家城遗址猜想

 

原创 琴心洗砚微平台 琴心洗砚 20250306日 山西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泗水县金庄镇尹家城村)尹家城遗址猜想》


尹般(磐)是黄帝后裔,是少昊之子,他被封于尹城,为弓正。制弓矢,主祀孤星。尹姓由来自此始,已有4500年历史。这个结论早已被广大尹姓宗族接受并达成共识。

尹城在哪里?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根据中华尹氏族史研究所与1998年编印的《中华尹氏通志》记载:尹氏的发源与尹城据古代史籍和多数尹氏族谱的记载,少昊之子般,封于尹城,因以为氏,尹氏得姓自此始。唐于志宁《尹氏受姓考》:“考尹氏于音为“徵”,于行为“金”。其先本少昊次子般,封于尹城,子孙遂以为氏。”又如宋罗泌《路史》卷16载:“少昊次妃生般(音磐),为弓正,是制弓矢,主祀弧星,封于尹城,世掌官职。有子曰昧,为玄冥师。”宋郑樵《通志》卷97载:“尹氏,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今汾州有尹吉甫墓,即其地也。”关于尹氏的发源,虽然有多种说法,但“以封地为氏”是关于尹氏最早发源的记载。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尹般是中华民族第一个姓尹的人,因而也就是尹氏“立姓”的始祖。所有的尹氏家族,不论其居住何地,也不论其血缘关系如何,都应该奉尹般为第一世祖。尹氏得姓于尹城,那么尹城在哪里呢?根据郑樵《通志》的记载,尹城在古汾州,那里还有尹吉甫的陵墓 。古汾州的治所为山西蒲子城,位置在今山西省隰县东北,离黄河不远。整个西周时期,尹氏都在朝廷里做高官,参与国家管理,其中最显赫的人物就是尹吉甫。尹城也一直继续到西周末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开始了东周(春秋)时期。据说尹吉甫的后裔为了避戌族之乱,也迁居洛阳,作为尹氏封邑的尹城也随之改到洛阳附近。根据深入的考证,这第二个尹城的位置,在今洛阳市宜阳县柳泉镇北面的尹村附近。《春秋左传》鲁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19)一节,多次提到过尹城和尹氏家族政治活动的具体记载。历史的上述认定,过去已了然于胸。

初次接触到尹家城遗址这个考古名词,是在2017年春,我在滕州参观“鲁班纪念馆”,在墙上的一幅古地图上标注着一处“尹家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泗水县金庄镇尹家城村),出于一种族研本能,又加上字体和颜色的特别醒目,眼睛着实一亮。

回到肥城后,立即上网查找,电话问询等,详细了解了发掘尹家城的考古资料。该遗址1963年发现,1970年以后才被发掘,所以从未进入过史书。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尹家城能否与尹般扯上关系呢?”通过进一步分析,感到过去所掌握的情况也仅仅是皮毛。因为<</font>左传>仅提到过发生在尹城的战事,郑樵和罗泌是3000多年后的宋朝人的结论,于是对“尹城”的位置确定感到有些欠缺,便猜想把山东的尹家城与尹般套点近乎。少昊是東夷族首领,都城在曲阜。怎么把儿子分封到那么遥远的山西隰县或者是河南宜阳去了呢?更没有具体位置和考古佐证,皆为传说。所以我便很快整理成一篇文章--《山东有个尹家城》,并提出了般封尹城就在山东尹城的猜想,在全国的尹氏群里发表出去。期望历史学家们和尹氏族史研究者展开探讨。

文章发出之后,原山东省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山东省尹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尹建国亦根据自己的研究,做出结论:“这就是我们的立姓始祖尹般的封地。”20171026日,山东省尹氏文化研究会在曲阜举行成立大会,建国会长当着来自全国的尹氏宗亲代表,在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这样一来,我心里倒是感到有些不安,因为没有发现尹家城的文字资料,对这一话题的结论还是有一种缺憾。因此我一直关心着有关“般封尹城”的新的探索。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泗水县金庄镇尹家城村)尹家城遗址猜想》

去年,有宗亲在网上转发了一则消息,它是一篇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先秦文化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徐策同学的论文--《文献彝铭所见周代的尹氏家族》,是2021年的作品。他这篇文章用了52页旳篇幅,

参阅了自汉代以来114位史学家的《史记》《左传》《世本》《潜夫论》《通志》《世说新语》《春秋大事》等研究专著及论文集、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136篇对商周尹氏的研究史料,通过梳理这些传世典籍和出土铭文中有关尹氏家族的相关记载,长篇累牍地精心研讨,对尹氏家族做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论述。他发现历史上对尹氏家族的相关研究颇丰,如尹氏之姓、周代史官地位与传承、西周册命礼、周王朝官僚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为尹氏家族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但总的来看,史学界对于尹氏家族这一周世卿的重视度不够,没对尹氏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和考述。相关研究没有很好的实现传世文献与出土铭文的结合,如对尹氏家族的研究多是集中在西周,或是集中在春秋时期,缺乏对尹氏家族的整体研究。

他还认为,尹氏先人尹佚、尹吉甫等在商周鼎革之际投靠周王朝,入周之初便依附王权,凭借专业文化素养成为王近侍之臣。其地位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殷商旧臣向周之卿士的转变,在幽王时期甚至权倾朝野。降至东周,在周王室实力衰败的大趋势下,尹氏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后因参与王子朝叛乱几尽覆亡。尹氏家族的兴衰这一个案实蕴含丰富的政治蕴意,秦汉以降,如《汉书·楚元王传》等文献皆引用尹氏盛衰事迹,以作时人鉴戒。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泗水县金庄镇尹家城村)尹家城遗址猜想》

他根据文献的记载,认为尹氏家族传承久远,尹氏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或者少昊之后,尧时期的尹寿为目前文献记载最早的尹氏家族成员。尹氏家族最早为姞姓。姞姓是黄帝之后。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纪、滕、箴、任、苟、僖、姞、儇、衣是也。”他通过结合出土铭文,证实尹氏之氏在周之前就已经形成,尹氏家族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相当规模。

徐策同学对郑樵的“般封尹城”,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尹氏之氏,是否源于其采邑呢?尹氏采邑“尹”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六月壬午,王子朝入于尹。”杜预注:“自京入尹氏之邑也。”后世学者多有对“尹”位置的考察,但按照吕文郁先生考证,诸家所说的“尹”均是东迁之后的尹氏采邑,初封时之采邑是否为尹(城),则不知也。

这段话是说,他没有弄明白般封尹城这个城在那里。

对于尹姓以官为氏,史学家没有分歧。如伊尹、尹佚和尹吉甫。伊尹辅佐商汤成就帝业,其后世仰慕先人功德,以其官名为氏,他生活在公元前十六世纪,距今三千六百年 ;尹佚本人在由商入周后担任的是作册(太史)一职,尹佚,又称史佚,是西周初期的著名史官和政治家,活跃于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约公元前11世纪)。作为西周早期的重要辅臣,他与周公旦、召公奭并称“周初四圣”,在政治制度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史学家孙诒让指出“尹逸盖即为内史,以其所掌职事言之,则曰‘作册’。其后世为此官,故又称尹氏。“作册”为王近侍之臣,具有伴随王左右的性质。由于史官世袭的特征,尹氏连续担任内史类史官。周朝中兴名将尹吉甫,周宣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中华诗祖。担任周王朝师尹等职。尹氏作为西周册命仪式上,周王代言者的内史,在王室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常在周王左右出现,其身份自然很高,后代以官名为氏。公元前九世纪,距今两千九百年。此外还有其他姓氏改姓为尹者,如清代尹泰、尹继善父子本姓章佳氏,现代历史学家尹达,本姓刘氏。这种多元说是客观的科学的。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泗水县金庄镇尹家城村)尹家城遗址猜想》

徐策同学的硕士论文是下了大功夫的,在136篇史学典籍和论文中,没有人呼应南宋郑樵的观点,没人找到或者认可4500年前的尹城在那里。当我对尹家城考古资料并进一步推敲之后,有关尹城到底在哪里我倒有了点猜想空间。我认为:尹城就在曲阜周围,没有走远。不排除泗水县尹家城就是般封尹城所在地。

其理由如下:

一,时代契合。从对于尹家城的考古结论,其始建年代与尹般的生卒年代高度契合。尹家城自龙山文化早期至汉朝2500余年间没有出现断代,涵盖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堆积,是鲁西南地区的重要考古遗址之一,对于研究山东古代文化谱系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龙山文化的起止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亦有前2600——前1900年之说),尹家城遗址存在着浓厚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风格和遗物的现象,因此被考古界定为龙山文化最早期遗存。《中华尹氏通志》编辑部公布的尹般的生卒年月是公元前2581---2480年。时代吻合。

二,村名古老。据现代人讲,这个村也包括周围村落没有姓尹的,但它始终沿用着尹家城的古老村名,说明它在当地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尹家城遗址终止于唐宋,被人遗忘1000年之久。没有发现文字的直接证据,所以它未见于任何典籍。考古离不开典籍,但由于它本身具有的学术引领作用和它具备的科学探索的深邃性,才是考古的崇高境界,该遗址一经发现,山东省有关部门立即进行考古,很快被山东省列为“山东省百年百项重要考古”项目。充分说明尹家城遗址的重要性。

三,距离适中。这里距离曲阜县城不到二十公里,距少昊陵约计15公里。有关尹城的记载,过去只见于河南宜阳尹家村和山西隰县蒲子城。那个时代人口极其稀少,交通极其不便,从史书记载来看,少昊儿子不多,又是東夷族首领,他不可能把自己的儿子放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山西隰县距离曲阜过于遥远,达860余公里。经查阅历史资料,山西隰县蒲子村附近有历史遗址,但属于东周至汉代的遗存。河南宜阳尹家村,该村已没有尹姓。宜阳县尹氏家族历史悠久,据《宜阳县尹氏宗谱》记载,尹氏始祖晖为后梁时期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后唐时期迁居洛阳。始迁祖暾为晖的七世孙,南宋初年从洛阳迁居宜阳尹村,成为宜阳尹氏起源。同时我认为宜阳尹氏远祖可能与东汉尹国尹吉甫后裔有关。尹吉甫是否尹般后裔,也没有直接证据。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泗水县金庄镇尹家城村)尹家城遗址猜想》

近期为修改这篇文章,我又在网上搜索了几遍与尹姓有关的村落和遗址,只在无锡发现一尹城,无锡尹城位于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是梁溪尹氏的发源地之一。尹氏的始祖尹焞(字彦明,号和靖处士)是宋代理学家,原籍河南洛阳,后随宋室南渡,迁居无锡阳山西,其地后被称为尹城。此尹城与彼尹城不搭。咸阳有个尹家村遗址,属于仰韶文化遗存,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尹家村周围,距今约60005300年。其尹家村的命名起源于明朝洪洞移民。所以也不在考虑范围。山西忻州尹村遗址,2024年发掘,为研究忻定盆地夏商时期文化内涵与先商文化的来源及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距今约4000年,其遗址始建于先商文化,晚于尹般生存年代。

综上所述,我猜想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与我们立姓始祖尹般封地有关。我热切期望史学界与尹氏族史研究界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通过进一步发掘,予以澄清。

尹姓人口众多。宋朝编著的《百家姓》中,尹姓正好排在第一百位。在当今中国四千多姓氏中,尹姓是大姓,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排行第九十一位,230万人。20074月新华社报道,公安部人口统计尹姓在前一百个姓氏中,排名第七十五位,有300万人口。又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201月发布的《2019年全国姓名报告》中,尹姓列76位。名次的上升标志着尹姓族群的兴旺发达。尹姓从远古蹒跚走来,面向未来乘骢飞冩,远走高飞!

 

2017629日初稿

202535日修改


作者简介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泗水县金庄镇尹家城村)尹家城遗址猜想》


尹庆祚,19451月生,山东师范大学(原山东师范学院)毕业,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 1970年在大学毕业前夕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一直在县直机关工作,退休时任国土局主任科员。五十多年来,在各个岗位上都廉洁奉公、任劳任怨。退休后专注研究族史文化,发起续修《鲁西尹氏族谱》,修建鲁西尹氏宗祠,圈建尹氏始祖坟墓,参与编写《中华尹氏通志》,编著《鲁西尹氏文化大观》。研究尹氏文化40余年,搜集和编写了大量族史材料。曾受邀参加香港尹氏宗亲会成立50周年庆典。被中华尹氏宗亲总会和理事会授予《终身荣誉奖》;还被山东省东方少昊文化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尹氏文化研究会授予《最美修谱人》称号、得到《功勋人物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