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母校的故事——尹瀚(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2025-02-25 06:40:29)
分类: 尹氏作品

我与母校的故事——尹瀚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日期:20240721

 

——25届高三1班 尹瀚 高考成绩662

 

我是高三一班的毕业生尹瀚,我在村中度过了美好的六年时光,在这里与大家分享高中三年间我和母校中关村中学的故事。

 我与母校的故事——尹瀚(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我与母校的故事——尹瀚(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我与母校的故事——尹瀚(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仍记得三年前盛夏将逝的时节,我从中关村中学初中升入本校高中,进入了国科大科学实验班。各科老师的循循善诱与悉心关爱使我很快适应了高中的学习节奏,在新的环境、新的集体中探索自己成长的方向。在高一这一年,我尽管有过学不会理科课程,在擅长且热爱数理化的同班同学中难觅知音的失望与迷茫,却也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藏书与参加国科大班实践活动时使用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资料库中发现了自己对历史与哲学的热爱,并在班主任袁老师的鼓励下拥有了逆大流而行、选择学习文科的勇气。

同时,高一的我也深深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吸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课上、课余活动中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分享自己学习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心得与见解。那时见识浅薄、方法幼稚的我曾经犯过错误,却也在政治任课老师、学校与团组织领导的教育与关怀之下摆脱了理论误区与思想混乱,走上了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与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看齐的正道。如今回想起来,我十分感谢当时老师们对我的宽容与引导,是您们给予了我在自我批评中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或许是我在争执中展现了某种论辩的技能,年级的两位政治老师孙老师和董老师推荐我参加了北京市高中生时事政治辩论比赛,23届的学长带我参加了学校的模拟联合国社团。此后我在上述两项校外活动中取得奖项,属实要感谢几位伯乐的引荐。

高二重新分班之后,我在文一班感到如鱼得水。随时与身边同学探讨政治历史话题、模仿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对“快乐”进行形式逻辑思辨、创作一篇关于文科生逃离邪恶魔鬼“Khemstrie(Chemistry)的英语神话故事或者套用康德对纯粹理性的哲学表述对数学课本进行“武器的批判”属实是这里特有的快乐。在这种美好情感的助推之下,我更加积极地投入各学科学习与班级活动之中。

高二各学科内容的深入也使我在学习中取得了更多乐趣与收获。在政治课上我体会了用哲学原理解释日常生活的趣味;在英语老师下发的拓展任务中我尝试把英语作为发展和表达个人爱好的媒介,并自发地尝试使用英语再学一门外语。尤其是历史余老师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运用与教学使我对看似纷乱的历史事实背后简洁而正确的必然性深深着迷。从社会历史的演进到今天的世界面貌再到我们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切都变得无比清晰。那时的我愿像希罗多德一样为人类记述伟大的功业、做恩格斯的第数十代徒孙去学习实践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真理,于是一颗投身历史学研究的理想种子就此在我心中种下,我在与历史相关或能够成为历史研究工具的各种人文学科中发现了无穷的快乐。或许正是这种以学习特定学科为乐的态度帮助我为后来的高三复习与高考发挥打下了扎实基础。

 我与母校的故事——尹瀚(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我与母校的故事——尹瀚(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我与母校的故事——尹瀚(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学习之余,高二的课余生活也因各种课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成为了模拟联合国社团英文委员会的两位负责人之一——但我自认为做得并不成功,毕竟我并未在北京模联取得优秀的成绩,在升高三的时候英文委更是莫名其妙地只剩下了一个成员;或许在我们班申周期间我与几个同学合作组织的一次小型模联会议能够证明我至少不是做得太差。在班级之内,我发挥自己的摄影特长为同学们拍摄活动中的照片,完成了我班申周宣传片的摄录工作。主拍交通摄影的我不是总能让镜头前的同学满意,但或许班级球赛、赴郊区社会实践、赤峰高三入境教育的一张张数码掠影能够跨越时间,会为我的老师和同学们留下美好而温馨的回忆。

进入高三,学习的主旋律盖过了其他杂音。对某所名牌大学历史专业的追求与对高二种种错误的反省使我在这一年选择紧跟着老师的复习节奏而非自己探索复习方法。事实证明对于我这样自制力较差的人来说这种思路即使并非完全正确也至少不错。在完成作业、时常答疑的节奏中,我优势学科的答题思路日益熟练,数学、地理的短板也得到了补充。

对于我的高三复习,我认为文一班良好的集体氛围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班主任孙老师既能保持我们班常规纪律严明,又能适时地与我们同乐,排解我们在紧张生活中的压力。我们班的同学们虽被任课老师称作一群“幼儿园的小孩子”,但普遍善良直率的大家使我们的班级始终有着团结的精神与进取的氛围。我们在高中楼210教室后排一同探讨问题、畅想未来的场景是我最美好的青春回忆。

或许正如饥饿时吃到的食物最为美味,高三紧张生活中与同学们同享的休闲时光显得尤其美好而难忘。我记得我与班里的几位同学曾在大课间借走了学校园丁的脚踏三轮车,并且不知为何认为骑着它穿过操场有种独特的乐趣,我十分感激在这种时候愿意与我一起疯狂的同学们与那位容忍我们幼稚举动的慷慨的学校园丁,并为那个见到我们骑三轮车不来找我们几个“罪魁祸首”而是选择去训斥园丁的人感到深深的不齿。我也记得在我遇到二模区排名下降一千名的挫折时有位同学在班会课上、吃晚饭时给予我的安慰与鼓励。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倘若没有母校老师同学的关怀陪伴,我只靠个人单打独斗的奋斗必然无法在高考中取得现在这样的好成绩。

此时此刻我回想着高中三年在母校经历的快乐与哀愁、骄傲与失意……我想再给余老师交一次历史主观题,我想再和同学讨论关于“乐”的种种话题,我想再拍一次学校运动会,我想再一次推着排球车跑过操场幻想BMP步战车或者CRH380AL-2541动车组……我或许应该多背一些文言文篇目和实虚词释义,应该早点开始认真学数学,不该在高三的语文课上睡觉,不该给孙老师和董老师制造各种麻烦……对立统一的能动辩证智慧从书架上的《黑格尔哲学讲演录》涌上心头……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珍视在母校中关村中学度过的六年时光、这六年来的的一切经历,并将带着母校给予我的知识经验、美好或缺憾的回忆继续走向未来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