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省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有个尹家城遗址》

(2025-04-08 17:59:55)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山东省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有个尹家城遗址

 

原创 琴心洗砚微平台 琴心洗砚 20250224日 山西

 山东省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有个尹家城遗址》


山东省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有个尹家城遗址》

山东省泗水县金庄镇驻地东0.5公里,芦城河东岸,有个尹家城村。南临兖石铁路,北靠327国道,地处丘陵。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面积35公顷,人口878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丘陵小村,从来没有进入过史学家的视野。过去这里在挖河修路整理农田时,经常碰到一些旧砖旧瓦、盆盆罐罐,人们也都不当回事,所以也没有引起过文物部门的足够重视。

尹家城遗址位于泗水县金庄乡尹家城村西南,距离泗水县城约8公里,北距泗河约3公里,南距兖石铁路约50米。遗址坐落在一处高出地面约10米的台地上,面积约4000平方米,呈不规则椭圆形状,南北长约120米,东西最宽处60米。

发现与发掘历史

发现时间: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首次发现。

发掘历程:1973年至1986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对该遗址进行了六次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达2020平方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而逐渐揭开了尹家城的神秘面纱。

文化堆积与分期

遗址的文化堆积厚度一般为2.8米,局部可达4米以上,涵盖了从大汶口文化到唐宋时期的多个文化层,主要包括:

大汶口文化(公元前5000年——前2600年):遗址下层发现一座大汶口文化中期的成年男女双人合葬墓,但未发现相应的文化层。

龙山文化(公元前2600年——前1900年):文化遗存丰富,包括房址、灰坑、墓葬等。房址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建筑,灰坑形状多样,墓葬多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

岳石文化(公元前1900年——前1500年)遗址的主体文化层,遗迹包括房基和灰坑,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

商周至唐宋文化(公元前1500年以后):遗址还包含商代、周代、汉代和唐宋时期的文化层。

重要发现

房址:发现20座龙山文化房址,均在龙山文化层。分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建筑,呈正方形,面积10平方米,四周有柱洞,室内有炉灶。房址内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等遗物。

灰坑: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三种,而以圆形居多,里面堆灰烬、烧土及兽骨、蚌壳、残器等物。

墓葬:清理出65座墓葬,葬制以一次葬为主,部分墓主有枕骨人工变形和拔牙习俗,墓葬大都发现于第五层,均为长方形竖穴墓。葬式为身直葬,头东脚西,小者仅可容身,且无随葬品;大者20余平方米,随葬品38件。随葬品包括陶器、石器、幼猪下颌骨等。

出土器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玉器、铜器、陶器等等。陶器以灰、黑陶为主,石器多为当地原料制作,骨器磨制光滑,蚌器多用于工具制作。

出土器物还发现有钻灼痕迹的牛卜骨。其中以陶器最多,且样式复杂,计有:鼎、鬲、壶、盂、盆、罐、瓮、碗、钵、豆、杯、盘、觚形器、导形器、高柄杯、陶纺轮以及器盖、器座等几十种。器物2000余件。以黑色为主,素面居多,间施弦纺,通体磨光,具有黑、光、亮等特点,特别是蛋壳陶高柄杯是陶器的珍品。该遗址是一处包括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及商、周、汉直至唐宋时代,持续3500余年人类活动的古遗址。

20001月,为配合菏兖日铁路复线建设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泗水尹家城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期间得知,戈山村的村民开山凿石时,在岩隙中发现一组石器,遂派人赴出土地点进行调查并征集到这组石器。这说明这里在很早很早以前远古时期就居住过古人类。

尹家城遗址,被山东省列入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遗址出土的两件代表性陶器有:

白陶鬶

白陶鬶的材质是类似于“高岭土”的白色陶土,只有少数地区分布。白土陶器烧制火候较高,质地比夹砂陶、灰陶等更坚硬,吸水性弱,更适宜使用,挂上釉就是瓷器。白陶是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陶器中的典型器物,可作为烧水器、酒器、礼器使用。古代的东夷人崇尚鸟图腾,因而把鬹等器物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该器是由高岭土经1200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胎壁较薄,质地却很坚硬,体现了制陶技术的又一新进步。

蛋壳黑陶高柄杯

此杯出土于山东省泗水县尹家城遗址,细泥黑陶,陶土经过淘洗。碟形口,口径8.5厘米、底径4.2厘米、高16.8厘米, 折沿,近底部转折明显,筒形柄两端均内束,器腹有..

尹家城瓷窑址

尹家城瓷窑址隋唐时期瓷窑址。位于泗水县金庄乡尹家城村南。窑址分二区,一区位于村西南角小河北岸,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70米;另一区分布在尹家城遗址南的铁路北,南北长约50米, 东西长约80米。

19819月发现窑址之后,由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班的师生作了专门调查。经调查发现红烧土、窑具及瓷片堆积和用瓷土烧制的窑砖等。出土瓷器大多残破,器形有碗、罐、坛、盘、砚等,青釉较白釉为多,少数为黑、褐釉,及黄釉、酱釉。多素面,部分有贴花、模印等,还发现一狮形砚足和一件刻画姓氏的瓷碗。从种类繁多、器形富于变化、釉色复杂等多方推断其窑址延续时间较长,已成为自隋末持续到晚唐的发展序列。对研究瓷器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学术意义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主要是东夷族群。他们是古代山东地区的主要居民,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文化积累,创造了这些辉煌的史前文明。东夷族群的文化发展脉络清晰,从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再到岳石文化,展现了中华文明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起源和发展进程。

尹家城遗址的发掘为研究鲁中南地区考古文化谱系和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尤其是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的遗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尹家城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尹姓由来和立姓始祖尹般封地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笔者将在下一篇展开这一话题,期待读者光顾。

 

2017629日初稿

20252月修改

 

作者简介

 山东省肥城市尹庆祚:《山东有个尹家城遗址》


尹庆祚,19451月生,山东师范大学(原山东师范学院)毕业,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 1970年在大学毕业前夕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一直在县直机关工作,退休时任国土局主任科员。五十多年来,在各个岗位上都廉洁奉公、任劳任怨。退休后专注研究族史文化,发起续修《鲁西尹氏族谱》,修建鲁西尹氏宗祠,圈建尹氏始祖坟墓,参与编写《中华尹氏通志》,编著《鲁西尹氏文化大观》。研究尹氏文化40余年,搜集和编写了大量族史材料。曾受邀参加香港尹氏宗亲会成立50周年庆典。被中华尹氏宗亲总会和理事会授予《终身荣誉奖》;还被山东省东方少昊文化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尹氏文化研究会授予《最美修谱人》称号、得到《功勋人物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