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肥城尹庆祚:《(山东鲁西)尹氏宗祠的一道圣旨真迹》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
山东肥城尹庆祚:《(山东鲁西)尹氏宗祠的一道圣旨真迹》
原创 琴心洗砚微平台 琴心洗砚 2025年01月21日
鲁西尹氏宗祠的西偏殿内悬挂着一道圣旨真迹复印件,是祠堂的镇馆之宝。该圣旨长137厘米,宽34厘米,用满汉两文从两边往中间书写的。
2006年初我为老尹家续修家谱,首先到“一门三进士”的曹庄村去走访,听宗亲们说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惠眼独俱的南蛮子,从一对老夫妻手中,花一百元买走了进士家遗传下来的4道圣旨。从那以后,我就十分留意这几道圣旨的线索。果然有位在北京工作的进士后裔给我发来微信,说在网上发现了一道圣旨,原为乾隆帝给二进士尹文泽祖父母的封赠。是在苏州美术学院院长在徐州举办的“圣旨展”上看到的。
大约在2012年左右,好象在《齐鲁晚报》,还是《老干部之家》上看到一则信息,说是滨州文化局一位唐姓收藏家收藏到这副圣旨,内容与我们家谱上的记载完全一致。我花了几年时间,托了各种关系终于查到下落:他又“卖了!”卖给谁不知道,说是都是在网上交易的。我就象撒了气的皮球滩软在沙发上。因为我的要求只是一张照片,我想放大复印后挂在我们新修的祠堂,要求不算高吧?十几年的牵挂就这样迅速归零。我这位书呆子一直不明白,这里头有什么套路。
我写这篇文章时又在网上查了查,乾隆时期的圣旨已炒作到二三百万了。如此宝贵的东西你就能轻易看上一眼吗?真是老和尚不识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与原藉东平县尚庄村尹承尧的交往中,我打听到他是曲阜四氏学教授尹肇秀举人的直系四代孙,他知道肇秀老祖亦曾得到过圣旨,就在他熟悉的近门人手里,他也瞄过一眼。我也把同样的要求向他提出,得到满口答应,并说我早有这个打算。这位80多岁的老头子,本来就是续家谱修祠堂的骨干分子。当祠堂建完时,他义不容辞,千方百计把复印件赠送到祠堂落成庆典暨首届祭祖大会上。激起了阵阵掌声。就是这篇文章开头提到的这道圣旨。
因为圣旨是皇帝的命令,金口玉言。皇帝代表天子说话,自然要处处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所用语言高深莫测,晦涩难懂,不落俗套,起草与书写皆是翰林院顶尖的专门人才来担当。圣旨的制作要用顶端的绢绫,还要有严格的防伪和传递措施,自不必多说。那么什么人才能得到呢?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一定是打了大胜仗的将軍,政府官员和百姓中事迹特别突出的佼佼者。或者说达到全国劳模一级的标杆人才。我深入研究了《肥邑尹氏族谱》上登载的二十多道封赠圣旨,得到者中有三名进士,三名举人,其中有两人封赠到祖父母、父母、妻子,还有个人多次的情况。要放在我尹氏明清两代近600年的历史中,就显的比较罕见了。鲁西尹氏进士8人,举人37人,贡士68人,贞节烈女不计其数,得到圣旨者仅仅几位,真正是凤毛麟角。当然也有保管不善而遗失者。或者视若宝贝深藏不露者。就说我四世祖尹庭状告严嵩父子七“疏”,在康熙年间编辑《肥城县志》时还有,其后就没了踪影。作史之难,存史更难也!
幸亏这道圣旨真迹保存在济南市尹氏后人手中,网上已炒作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般人是看不到真迹原件了。要不是近亲关系复印件绝不会拿到。同时感谢尹承尧宗亲的不遗余力。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道圣旨是道光年间的版本,是道光皇帝对于尹肇秀祖父母的封赠。原文如下:
(注:制曰与诏曰的区别:诏曰用于昭告天下,即向全国的臣民发布重大政事与法令。制曰:主要用于表达皇恩,宣示百官,当皇帝要赏赐大臣封号、财务或宣布重要政事时,会使用制曰。主要用于朝廷内部,不直接下发到普通百姓。)
尹肇秀,何许人也。他字秋实,原籍平阴县李博士村人,后随父辈迁居东平州北尚庄村,由廪贡生任孔府四氏学教授,得圣旨时36岁。道光中,保举知县,引见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欲远仕,遂家居奉养,移居别业。
咸丰四年(1854 年),承办乡团,给粮制械,皆出己资。迨十一年(1861 年)冬,贼扰州境,亲自率团堵剿,冲冐风雪,昼夜不息,临近运河的居民赖之以安。明年二月,贼众麕至。由二道泊潜渡运河,难民奔及,皆罗拜马前。肇秀公激励大家奋勇迎战,于是尽脱于险。乃退保戴金山,远近相从者益众。贼至,围山冲突,秀公亲自督勇,施放枪炮,轰毙多名,贼受创而去。一时赖以全活者数千人。众虑与贼为仇将复扰,日夜惴惴,不知所措。
秀倡议出资,限期筑堡,安定附近村庄。部署既定,贼果至。秀公凭围固守,与贼相持三昼夜。歼毙者无数,贼不得逞。时州境多被残破,独尚庄村一带完善如故,人皆以是肇秀之大功。同治元年(1862 年)八月积劳成疾,卒。父老乡亲无不落泪,沉痛悼念,在村西大道旁边,村民为之树立碑亭,以志永世不忘,千古流芳。额曰 :“保障枌榆”。包括孔府衍圣公孔德成在内的56名志士仁人,书增56首诗词以颂之,均镌刻于石碑立于碑亭。事详《东平州志 · 流寓列传》。
门生四氏学增广生员,前在抚院大营管带,亲军总理提督文案,保举知县孔广申为碑亭的落成作序:
余从先生游非一日矣。窃于任所亲见,恭俭自持,慷慨好施。及历东平访诸父老,更称颂焉,曰 :“幼服庭训,长守先业,敦宗睦族,乡邻通有无,济缓急,吾一方最可依赖之人。”呜呼!先生之德,罄竹难书矣。其荣誉显赫,实授曲邑四氏学正堂。亲徒若子,平和的文书而纾解徒弟们的囹圄之难 ;待友必诚,片语而解除朋友们的困境与束缚。经多次岁科考试,门人之得其思想与学术的真传,一举而成名者不可胜数。所以受到孔孟颜曾,四姓英杰之士的崇奉。秩满升迁,保举知县,候选回里,恭候文下。
孰意蝠匪蜂起,扰及枌榆。遂遵示团练,帮助防堵。凡资财粮草,皆乐输焉,而不自私。及匪窜逼运河,乃亲率丁勇昼夜防守,秋则冒雨,冬则戴雪,时与民壮同甘苦。故勇皆效命,匪类莫能侵掠也。安定未久,跳梁者又卷地而来,抢掠焚烧,烽烟四起,乃嘱父老登于戴金山顶。先以守险塞隘,慰安老幼,次则收合馀烬,舍死拼敌。迨追亡逐北,兵燹稍靖,遂出资庇财,修筑圩砦。又以理谕乡邻,使贫富皆乐于赴工。不数日而告竣,匪虽至无忧矣。递及同治元年(1862 年)八月,匪又忽起,先生率勇守险,方期赴战迎敌,扫灭小丑。
孰意昊天不吊,竟于二十六日以劳瘁终焉。噫!见者流涕,闻者心酸。无以报德,愿述懿行,以昭来世。嘱余为文,余不敢辞。余见子孙茂盛,贤哲挺生,长子式翥己得俊拔,次皆务农勤学,克守祖训。至于家道昌炽,尤不待言。以是知先生之贻谋远矣。因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爰序实录,以垂不朽云。颂曰 :
维公孝顺,克振家声。敬老慈幼,莫之与京。
捍御外侮,众志成城。出粟捐财,发于至情。
嘉言懿德,铭诸群氓。爰立贞石,以著芳名。
尹肇秀碑楼楹联:化雨春风曾为鲁邦培棫樸,懿功颂德直同邑乘著馨香。另一联:粉社榆乡功蔭远,陶阳汶北义声长。
【注】保障枌榆,保护和捍卫家乡。
莫之与京,无人能与他相比。
甲辰小年
作者简介
尹庆祚,1945年1月生,山东师范大学(原山东师范学院)毕业,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 1970年在大学毕业前夕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一直在县直机关工作,退休时任国土局主任科员。五十多年来,在各个岗位上都廉洁奉公、任劳任怨。退休后专注研究族史文化,发起续修《鲁西尹氏族谱》,修建鲁西尹氏宗祠,圈建尹氏始祖坟墓,参与编写《中华尹氏通志》,编著《鲁西尹氏文化大观》。研究尹氏文化40余年,搜集和编写了大量族史材料。曾受邀参加香港尹氏宗亲会成立50周年庆典。被中华尹氏宗亲总会和理事会授予《终身荣誉奖》;还被山东省东方少昊文化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尹氏文化研究会授予《最美修谱人》称号、得到《功勋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