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山东东阿县)尹家老祖茔的割耳牌坊》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山东东阿县)尹家老祖茔的割耳牌坊》
原创 琴心洗砚微平台
琴心洗砚 2024年12月07日


踏进鲁西尹氏宗祠,绕过巨型泰山石迎门墙,在其西面有一座嘉祥石牌坊,他是鲁西尹氏大家族无人不晓的“割耳牌坊”仿制品。这是一座贞节牌坊,原来树立在尹海村纲祖老坟茔东南约计1000米的地方,这里有纲公五世孙东鲁公坟茔一处,为旌表东鲁妻陶孺人而立。牌坊在破四旧时期被拆除。这座牌坊的两根主立柱被贺寺族人保存下来。
牌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秦时期。在旧社会牌坊被视为一种荣誉象征,常用来表彰在忠孝节义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士。牌坊的建造通常有帝王和地方政府发起,通过这种方式来教化民众,弘扬道德思想。牌坊在祠堂中也有重要作用,作为祠堂的附属建筑物,牌坊不仅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还兼有祭祖的功能。
在建修完祠堂以后,决定将牌坊恢复。“割耳牌坊”的石柱因为被埋在墙基地下,仅看到一面有字。根据老人们的回忆和家谱书上对牌坊楹联的记载,我们推测这座牌坊属于三门式结构 。于是进行了仿造。在祠堂立起一座新牌坊。
其主柱楹联是钦赐御祭联:“孤在抱而白在堂心坚力瘁 死复生而生不愧节老功成”
两侧是知肥城县事广陵姜铨赠:“截耳为盟俩行珠泪流霜刃 毁容见志一片冰心在玉壶”
背面是肥城县教谕胡会宾赠:“节并柏舟矢此丹心千古烈 旌飞芝简换来青冢万年光”
侧面邑廪生田资生赠:“割耳慰泉下之魂霜飞日惨 毁容掩匣中之月玉粹冰清”
后来贺家寺村拆迁,两根主立柱挖出以后看到,立柱三面镌刻着三幅楹联,一面是龙纹从一根只剩三个字的残柱上发现,邑廪生田资生那幅是在边柱上。经进一步研判,原牌坊正面门楣是“夫目其暝”,两边门的门楣应是济南知府樊时英赠:“名扬海内
故事的原委简述如下:陶寺一陶姓女十六(一说十五)岁嫁于纲公五世孙东鲁为妻,上有一婆母。十九岁那年,儿子三岁,丈夫患不治之症,临咽气之时,东鲁把妻子喊到床前,刚想张嘴便昏了过去。明早醒来,丈夫说出了心里话,说我死后,为了你母子活命,最好改嫁。妻子斩钉截铁:我绝不会让你蒙羞。随即到厨房取出菜刀,在丈夫面前削去自己的左耳。丈夫合上了双眼。婆母三年后去世,儿子尹熙六岁,便送去私塾读书,年二十,补博士弟子员,并成为优廪生。其艰难度日的情况,可想而知。母以子贵,被皇封为孺人。明万历四十一年陶孺人于归,翌年三月初一日,经合学生员冯明时等二百余人及合邑绅民史永淳等五千余人保举。四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复经合学生员董振民等二百余人保举,天启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又经合学生员白玉柱等二百余人保举。署师、邑侯、府道、按(督察)院等16名官员俱准申详,均有赞语。经过13年的保举、逐级审核、礼部奏请准旌,奉旨回复,建立“贞节牌坊”一座,钦赐御祭坊联一副。随即,济南府、肥城县各级政府要员迅速跟进,又赠四副楹联,其中有三副镌刻在中间望天猴石柱上。另一幅刻在边柱上。上述过程充分说明,这座牌坊万金难买。
除镌刻在牌坊的五首楹联之外,还有文人墨客赠送的律诗十首。莱芜进士谭性教和李九官分别撰写尹母陶孺人《节烈传》和《节孝赞》。
谭性教《尹母陶夫人节烈传》则更为详细地记录了陶孺人赢取《贞节牌坊》的历史:
节烈陶妇,平阴陶世雄之女,生而静淑,不轻言笑。年十六归肥城庠生尹东鲁。东鲁倜傥负才气,不屑问家人生产。家遇不祥落败后,而攻苦益励。陶以绩缝佐之,一灯荧荧,竟夜以为常。无何,尹公病癖块垒,积臆不销。陶手触之甚为恐怖,卖尽头簪耳环买药,裹夜则焚香露祷,祈求以自身代替。距结婚之期,才三年时间。婆母齐年五十余,未老先衰。儿子熙刚满三岁。陶见丈夫绝粒不进,亦数日不食,誓与丈夫同生死,寡母孱子相抱啼泣。公晓之曰 : “我数尽此命也。堂上白发,襁中黄口,皆赖汝以生。一起送命,有何益处?”语毕而逝。第二天刚放亮,甦醒过来。家人警异以为更生。尹公徐徐而言 :“我无生理,之所以又醒过来,还有没说完的一句话。”睁大眼睛看着妻子说:“汝年少,贫困如此,早改适,无自误。”陶大恸,操刀割左耳以示曰 :“汝疑有二心乎?相负如此耳。”尹公微笑,目乃暝,而陶之撕心裂肺可知也。
从此陶母身着素服,成天以泪洗面,不思进食,身体瘦弱不堪,匿影不出,虽至亲罕觏其面。事婆母孝养备至,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用淘米水代替肥皂涮洗衣服,家中各种活路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吃粗饭咽糠菜,以节衣缩食为幼孤聘请老师。
熙儿亦孝颖性成,看到母亲的耳朵就流泪,默默攻读父亲留下的史书。每试,为诸生前茅,文章和德行一天比一天提高。母喜曰 :“儿如是,可归报汝父于地下矣。”
陶母万历癸丑以疾终,年五十六,做了三十九年将死未死之人。卒之日,琼云一片,正复其宅 ;异香氤氲,经夕不散。远近诫目,以为神。直指马公列状,闻于朝,特蒙褒嘉,下所司树坊里门。节烈之名矗矗,与岱岳争高。
莱芜谭性教曰 :“尝读《襄阳志》,见伟敬瑜妻,截耳事甚奇。尹母事亲正气所感,天为表瑞,地为扬芬。身殉为烈,心殉为节,人世枯寂酸楚之变,坚决抑忍之情,至嫠而极矣,至少嫠而更极矣。荀子有言,死人复生不悔,生人不愧。三十九年之茹荼,不过完暝目之一笑耳,非化石之身能乎哉!”
肥之山何巉巉,不及节烈之心之坚。
肥之水何泠泠,不及节烈之德之清。
山可颓兮水可竭,割耳之名万禩不灭。
三十九年缺左耳,翠黛珠珰应愧死。
德馨闻天方传史,不朽母者更在子。
下面再摘登几篇赞语,我们再一步掂量掂量这座俗称“割耳牌坊”的含金量。
肥城知县姜铨云:婉嫕天植,节孝性生,从一而终,雅重芜蘼。细咏所天既丧,难题芍药新诗。戴耳为盟,两行血泪流霜刃;毁容见志,一片冰心在玉壶。节不忘中,言犹在耳。慰慈颜於白发,奉旨调甘,训遣稚于青年,熊丸画荻。既而子游黉序,姑获令终。未亡人之心,盖云尽矣,尔夫子之志岂有忝焉。寿享五十六年,一任孤鸾空蕙帐,操励三十九载,惟听寒猿叫月明。可异者易箦祥云,缥缈于庭中,捐馆,香气氤氲于室内。下孚舆论,上格苍穹,奖赉屡赐于上台;芳魂可慰,声名未达于帝阙。清议终悬,相应题请,以发函光,以励世俗。
济南府知府樊时英云:佳偶方谐,良人早逝。盟心指柏,甘同姜女之操。竭力保孤,谁怜赵氏之肉。既烈而节,完行犹坚白首。复孝而慈,幽芳竟弔黄泉。论定百年,庶祈一字应旌。
按院毕懋康云:割耳矢志,节烈可风,申册稽迟应荐,而限于数,姑行优奖,以俟下次特题外,仰县给贞节匾一面,谷三石,银二两。
巡按马鸣世保奏云:割耳矢志,断臂之风再覩。熊丸课孤、三迁之教复兴。孝孀姑久而愈坚,守清节贫而益励。芳名永著,遗骨犹香。既经结勘名实,相应表扬,奉圣旨礼部知道。
礼部复云:陶氏尔耳可割,夫目其瞑,孤在抱而白在堂,心坚力瘁。死复生,而生不愧,节老功成。合照例优恤旌表,奉圣旨是。
陶母的割耳矢志,在今天看来,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与现在的世风相径庭。但愿大家都动动脑筋,孤在抱,白在堂,如抬身就走,会是一种什么景象?
2024年12月6日
作者简介
尹庆祚,1945年1月生,山东师范大学(原山东师范学院)毕业,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 1970年在大学毕业前夕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一直在县直机关工作,退休时任国土局主任科员。五十多年来,在各个岗位上都廉洁奉公、任劳任怨。退休后专注研究族史文化,发起续修《鲁西尹氏族谱》,修建鲁西尹氏宗祠,圈建尹氏始祖坟墓,参与编写《中华尹氏通志》,编著《鲁西尹氏文化大观》。研究尹氏文化40余年,搜集和编写了大量族史材料。曾受邀参加香港尹氏宗亲会成立50周年庆典。被中华尹氏宗亲总会和理事会授予《终身荣誉奖》;还被山东省东方少昊文化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尹氏文化研究会授予《最美修谱人》称号、得到《功勋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