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氏相关)《九江日报》关注蓼南:《站在(江西省庐江市)渚溪镇的废墟上》

分类: 尹氏资讯 |
(尹氏相关)《九江日报》关注蓼南:
《站在(江西省庐江市)渚溪镇的废墟上》
蓼南发布 2024年07月07日
赫赫有名的渚溪古镇,如今沦为鄱阳湖西岸一个其貌不扬的小村庄。有几人知晓,她曾经的高光?我不止一次走近她,渴望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一窥她繁华的过往。
渚溪古镇昔日的繁华,只有从方志的记载和老人的口中寻找。
正德《南康府志》记载:“上三十里曰渚溪,下五里许曰神灵浦,客舟往往聚焉。”同治《星子县志》记载:“渚溪镇,在县南三十里三都。巡检司自左蠡移驻。长岭、青山、渚溪三镇皆有营汛。”古代渚溪镇驻扎的两个官方机构,渚溪巡检司相当于今天的水上公安派出所,渚溪汛相当于今天的水上驻军部队。
渚溪镇有上庙、下庙,这两年都新修了,上下称之是按照所处方位。上庙其实是张令公庙,供奉的张巡张睢阳。下庙即洞庭祠,是陶侃陶桓公庙。上庙原有一副左启中老先生题写的柱联“陶公、关圣神灵千载恩泽远,令公、康帅庙貌万年惠泽长。”看来除供奉张巡、陶侃外,还供奉了关羽、康王菩萨。修庙者如果知道这份历史文化,挂上令公庙、洞庭祠的庙额就好了。纪念真实的历史人物,比虚构的鬼神菩萨好。
已故易政达老先生的一首《渚溪杂咏》诗“渚溪商旅怨羁留,常泊梨园卖艺舟。对阵伶班争客顾,勾栏唱妓献风流。”写尽了古镇昔日的繁华。渚溪镇90岁老人尹臣芳回忆旧时渚溪镇祠堂庙宇、茶楼烟馆、戏院赌场等各式场所应有尽有,店铺林立。印象最深的就是天气将变时,湖面上“停渚溪,停渚溪”的号子此起彼伏,渚溪镇附近三个港湾(巷口里、樟树塘、渚溪湾)一次就停泊了五百多艘帆船,渚溪镇街上热闹非凡,人潮涌动。此时渚溪镇的繁华超过南康府城。
尹臣芳反映渚溪镇清末还设有炮船厂和缆子厂等。炮船厂主要制造和维修鄱阳湖的炮船。炮船是以棹桨为动力、配有火炮的木质战船。缆子厂是制作系船用的缆绳和纤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还能看到两个缆子厂的遗迹,一个在渚溪镇南边,一个在渚溪北边黑石头下的“国公钓鱼台”(渚矶)。几个用石灰混合物硬化的大池子,是用来浸泡编制缆绳的苎麻、龙舌兰麻和竹篾条。
消逝的渚溪镇原来有多大规模?渚溪镇有一块青石碑《渚溪镇石街记》。由时任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王都中篆额,星子县尹李粲书写的石刻记载:元代元统元年,新上任的渚溪“警曹”庐某动员渚溪富绅皮廷璧捐钱维修渚溪街道。由左祥卿监工,历时一个月,耗资40锭中统钞,将180丈的渚溪泥土街道整修换上了石板路面。按元代1尺等于30.7厘米,该青石街合550余米,比南康府城最繁华的西宁街还长了好多。
1954年6月的某天深夜,一股洪流伴着电闪雷鸣和狂风暴雨如万马奔腾般从上游冲来,将渚溪镇的房屋全部冲倒,街道冲毁。洪水退后,渚溪百姓把房子全部建到了街后的渚溪包上,原铺在街道上的麻石板做了屋基。随着公路、铁路的兴起,鄱阳湖水运日渐衰落。1998年的特大洪水,是对渚溪街这个垂暮老人致命的一击。
渚溪石街早已沉睡在湖滩之下。一个深秋的下午,我和朋友张舰在湖滩草洲上竟然毫不费力地找到了十几个铜钱。据说古街所在的湖滩下还有一块紫石柱子,四面都刻满了文字。松树湾探花山下田埂上倒伏的两尊石像生,告诉我们这片土地上有着太多的未解之谜。
如果说,鄱阳湖东的瓦屑坝和山西大槐树还仅是传说中的移民圣地。那鄱阳湖西的渚溪街却真真实实的是许多姓氏的寻根之地。渚溪古街现在仅留尹、李两姓几户人家。但星子很多族谱或墓志都有“游星邑渚溪,见其佳丽”“爱匡庐之胜,遂家焉”之类的记载。
《星子尹氏族谱》载有尹景荣墓志:“先世居吉之泰和澭江。至洪武间子文者,处士之曾太父也,因游星邑,见渚溪佳丽地也,遂筑室洞庭祠之右。子孙世家焉。”星子尹氏始迁祖尹子文明洪武年来星子,最初居渚溪,后代蕃衍播迁三都各地。墓碑记尹景荣“兼祀洞庭神祠”,改造扩建了洞庭祠。渚溪车垅口老龙角有一阁老坟,隔湖正对都昌老爷庙。墓碑刻为尹直,被视为星子尹氏之祖,尹氏洞庭祠建造者。
南宋景定间左膺午官南康军守,居渚溪,是星子蓼南13个左姓自然村之祖。《明故宋公希颜先生墓志》载“高皇歼伪汉于鄱湖之战有功,列当科封赏。已而弃孤广润,生于豫章,时七年,孤尚未立,随母龚氏藕左州判杰,因讳友常。传至曾大父璇,太父信,父十,皆授宣义郎。”元末左杰娶龚氏,龚氏带有宋氏孤儿广润,后改名左友常。
罗洪先《匡庐纪行》有“嘉靖戊申五月二十二日,至渚溪,主湖边林氏,为书‘万顷烟波’。午,西蠡周府左教授希明,弟星石通判希颜,子达道、弘道先后来。晚,西蠡携酒饮于陶太尉(陶侃陶桓公)庙。”罗洪先《甲寅夏游记》有“甲寅,二十九日,移渚溪左星石家,名希颜,为保宁通判。”星子林氏最早定居地在渚溪。
《夏氏宗谱》载:20世夏彦人,闻匡庐之胜,正统十二年由南昌塔水始迁渚溪。谱序又说“追寇剿贼”“擒讨朱宸濠于渚溪,始迁于星。”其子汝城爱名贤过化,再迁南康城北门,谓“北门夏氏”。南康府城有“五省留棠”牌坊,纪念乡贤夏应台。星子夏姓都是从渚溪迁出的。
除了以上所述尹、左、林、夏等姓,还有一些罕见或消逝的潜、皮、景等姓,他们的发祥地也是在渚溪。
“行舟争发晓风低,无数桃花望眼迷。楚客伤春愁似海,一篷烟雨过渚溪”。许许多多如苏东坡、周必大、陈三立一样的水上行旅、天涯倦客,在渚溪古镇抒发情绪,给古镇增添了文化的魅力,也吸引了后来者的凭吊。
站在渚溪古镇的废墟上,迎接庐山市最先一缕曙光从鄱阳湖上升起。烟波浩渺,雾霭蒙蒙,杨柳依依,鸡犬相闻。静谧的古镇,似乎还在等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