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宁国市霞西镇朱村

分类: 尹氏村落 |
朱村村位于安徽省宁国市霞西镇的东北部面积47.5平方公里,人口4760多人,辖46个村民组,离宁国市市区10公里,宁虹公路贯穿朱村全境,东与宁国市梅林镇毗邻,南与本镇虹龙村相遥,西与本镇霞西村、竹峰办事处相交,北与南山办事处偎依,交通十分方便。朱村村资源丰富,主要是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每年朱村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占全村人均收入的80%。有毛竹资源,主要林业产品有板栗、杉树、柴木,有十分丰富的碳酸岩资源。
朱村村通过党员电教,学到了很多常识,也萌发了很多意念,本村同太阳禽业公司、五星养殖集团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共同发展,当前有近七十户的农户同以上与公司合作,每年养殖家禽约150万羽。苗木花卉基地两大块面积约15亩,从而带动很多农户以空隙地扩大规模培育。朱村村有竹制品加工企业三家,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毛竹销售问题,还有元、淡竹资源300多亩。朱村村设立总支部,下设两个党支部、十一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100人,党员中心户25户,全体党员能认真履行党员的宗旨和义务,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各个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地名由来
因村庄位于河流上游,朱姓居民聚居于此,得名上朱村,且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
安徽省宁国市霞西镇朱村尹氏家族
清朝镇压太平天国以后,江南人丁锐减,政府不得不听取地方官员建议,实施移民政策。于是,大量湖北的老百姓拖家带口,纷纷下江南,迁入安徽、江苏、浙江三省交界之处若干州县。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随州吴山的尹正志带着两个儿子尹大元(生于1851年)、尹大宝一道于同治末年迁居宁国府宁国县南乡二十二都龙头峡水家冲(今安徽省霞西镇朱村),披荆斩棘,垦荒发家,随后族中孙辈尹光贵闻讯,也从随州迁来,扎根江南。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尹家终于在水家冲站稳脚跟,逐渐人丁兴旺。
祖籍在江西吉安,是崇珂公之后,先祖从湖北随州迁来,同宗分支在湖北嘉鱼、汉川、沔阳等多处,也让他们后世字派不乱,传承有序。早在万历庚子(1600年),湖北汉川池口尹氏就统一了字派,由时任山东巡抚的尹应元审定。到了道光庚子(1840年)续谱,后人再次重申这一字派,俗称“中丞公原派”。
宁国水家冲尹氏还一直遵奉着祖籍字派,未曾发生紊宗乱族之事。进入新时代,他们凭着这点仅有的族谱纸张,联系到了湖北老家,寻回了江西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