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兄弟散徙皖江大地,二十世后认谱归宗(作者安徽舒城尹其发、尹美琴、尹梅年)

(2024-10-17 20:55:10)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兄弟散徙皖江大地,二十世后认谱归宗

 

尹氏家谱网 20240928

安徽舒城  尹其发 尹美琴 尹梅年

元朝后期,我的家族从河南省汝南县迁徙至安徽省桐城市双港镇练潭村,有谱记载庚先公生子三,分别叫官一、官二、官三。因时处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不安,兄弟又分散向东迁移:官一公因性格刚烈遭人陷害,率子仲政、仲喜公迁庐江矾山双庙,易尹为刘,后尹刘并称;官二公仍居原籍练潭;官三公率子天八公迁至无为罗山,因当地位于裕溪河之南,裕溪河古称濡须水,濡须之南古称濡南,所以天八公家族又称濡南尹氏。

天八公,生于明朝洪武11年(公元1378年),被后裔尊称为濡南尹氏始祖,其字辈是天八公后裔第二十世孙。

我们在续修濡南尹氏宗谱过程中,曾几次前往庐江县境内寻找迁徙到庐江的宗亲后裔。与此同时,我们惊悉到天八公的大伯父官一公历史上就迁居在庐江县。于是,我们好不容易在庐城镇找到了尹刘氏族人刘朝勇,他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介绍了尹刘氏八修宗谱活动事宜、观看了新修的宗谱及修谱资料。

 兄弟散徙皖江大地,二十世后认谱归宗(作者安徽舒城尹其发、尹美琴、尹梅年)

图一

 兄弟散徙皖江大地,二十世后认谱归宗(作者安徽舒城尹其发、尹美琴、尹梅年)

图二



兄弟散徙皖江大地,二十世后认谱归宗(作者安徽舒城尹其发、尹美琴、尹梅年)




图三(《庐江尹刘氏宗谱世系图卷之二》截图)

 兄弟散徙皖江大地,二十世后认谱归宗(作者安徽舒城尹其发、尹美琴、尹梅年)

图四(濡南《尹氏宗谱》光绪十九年版截图)

兄弟散徙皖江大地,二十世后认谱归宗(作者安徽舒城尹其发、尹美琴、尹梅年)

图五(濡南《尹氏宗谱》光绪十九年版截图)

兄弟散徙皖江大地,二十世后认谱归宗(作者安徽舒城尹其发、尹美琴、尹梅年)

庐江《尹刘氏宗谱》目前是八修,首修是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濡南《尹氏宗谱》首修是嘉庆戊寅年(公元1818年)。在《尹刘氏宗谱》中记载了尹刘氏第三房,即濡南尹氏始祖官三公及其家人情况(图二、图三),天八公夫人记柳氏完全正确(天八公生三个儿子分别记为松、桂、柳,是错误的,实际上天八公生子二:分别叫佩文、佩武,这可能是谱师杜撰的。(见图四、图五)。

官一、官三公兄弟二人从明朝初期就分徙到庐江和无为,且长兄家族改姓为刘,造成两家后人互不了解,视若路人。现在通过修谱,两家宗谱相互交流,原来刘、尹两家是同一祖先,六、七百年后相逢,这在我国宗族史也是绝无仅有的重大发现,令人惊讶,值得庆贺。

在修谱中要做到这一点是极其不易的:试想,从官一公存世到庐江尹刘氏1670年首修谱,相隔300多年的漫长岁月,就算官一公当时将第三房官三公家情况记录在册,也需10余代后人前赴后继地保存、传承,最终才能记载上谱,否则,谁又能记得300多年前的事请?这正是:

兄弟散徙皖江大地,二十世后认谱归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