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尹世安:《一个农村尹氏家族五代人的故事》前言(日照涛雒张家敖头北大園)

分类: 尹氏作品 |
山东日照尹世安:《一个农村尹氏家族五代人的故事》前言 (日照涛雒张家敖头北大園)



《風雨北大園——一個農村尹氏家族五代人的故事》故
乡
一个农村尹氏家族五代人的故事
尹世安
前
我自孩童时期,就对这块生我于斯、养我于斯的故土,有着原生态的眷恋情结。当年在家乡时,与我同住一堂诸多先辈亲人的音容笑貌、常相来往乡亲的行动举止、周边邻居谈话的土言俗语,以及与总角小友们的嬉戏打闹,恍如眼前。即使远离故土在外地生活,虽然岁月催人老,这种眷恋之情怀却割舍不掉。即便在往年历经思想改造运动之后,已经被淡漠了的乡土意识,若遇上适当的机遇,仍然又会像“春风吹又生”一般,在不知觉中激发出来,我写这篇《一个农村尹氏家族五代人的故事》就是如此。2013年春,我已是86岁老人,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想到不能让先祖们持家过日子的生活情景湮没于流逝的时光中,需要用文字记录下来,给后代人留下一点遗产,让他们去了解自己的先祖们为养育后代,面对人生变局,是怎样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呕心沥血地煎熬过来的。同时思考我们后代人应当如何看待和接过先祖传递下来的信息,除旧立新,开辟新的生活环境。
激发我回忆家庭旧事、萌发出写作念头的起因,就是我三弟尹可钦寄来的一份他收录编辑的《山东日照县张家廒头村“北大园”尹端绅支系家谱》。这个支系家谱,是我们尹氏家族从日照的祖居地——张古庄迁徙来张家廒头定居后,其中的第十四世祖尹端绅(18世纪末期,清嘉庆初年)至二十世的先人(20世纪中期)历经百余年,共五代人的家谱。读后,我感到家谱是记录了家族中人物的辈份及其生辰忌日、配偶姓氏、子女名字等,是有关家族的繁衍生息、流传给后代人可以寻根问祖的文字记录,其中虽然介绍了个别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著名人物事迹,也是必要的,是传统编辑家谱的规范,但是对一个整体几代家族人的文化演进,及其与社会和时代背景的关系,家谱就难于在技术上承担起编辑的容量了。为此,就需另辟蹊径,从历史学的角度去研究先人们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悟,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内涵,再用文字表述记录下来,从而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进而了解人类文明进化过程及其高度。另一方面,后代人可作为“前车之鉴”,看懂社会的动态变化,与时俱进,优化自己的生活质量。家谱可以为编写诸如此类“家族历史”提供可靠的信息,免于被年代湮埋,使史实失真,两者是互为关联的。
我写的《一个农村尹氏家族五代人的故事》,若要作为一个家族史,算不上正规的范本,但它已把这一个即将被遗忘的家族零星旧事如实地写了出来,它也可以折射出当时、当地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及其文化内涵。可以使本家族的后代,以此为“鉴”,从其中吸取有益成分,摒弃糟粕,更上一层楼,开创新生活。推而广之,也可以延伸到其他家族借鉴使用。因为历史是记录人类过去的事,不可能把每个人或每件事都记录下来,不论是什么样的家族,或者是某个朝代,对于其零星散落的情节,只要能深刻地理解其叙述的真实情况,就能归纳出具有普遍性、像一面镜子似的可以借之为“鉴”的历史。
若能把阅读有限的、有形的史实文字,转化成无限的、无形的史实构思,这种思维的境界就是人们所追求的“探索真理”的境界,或称之为抽象思维的境界。只有人类才有此能力。利用这种思维方式抽象出来各类人物施加于社会的行为,或称之为“贡献”也好,或谓之曰“集合”也好,那就是人们常说的达成了“共识”的结局。它是研究历史的宝贵信息源泉,也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
以本家族五代人的故事来说明这一历史观,可以看到:从“北大园”的第一代至第五代,贯穿着代表那个时代的主导思想意识是为人要“知书达礼”。这是几千年来,老祖宗为我们制定的法理。家族的成员都要读圣贤书,遵守礼教法规。这一条主导线索,随着时代的转换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就拿他们在男婚女嫁的“婚姻礼法”来说,可以清楚地看到,到了第四代就开始动摇,到了第五代时就完全被瓦解。再从他们为生存糊口的生活资源来看,从农耕、晒盐为生,到了第五代就转换为从商、从学或从政为业了,在这个家族中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凡此种种,都在说明人间众生,事物万端,不论是有形的可以看到的事物,或是无形的看不到的思维意识,都会随着时空的转换而不断地变动,人类的文明程度也随着不断地提高,每个时代都有代表着那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等。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的行为会影响社会的进步或倒退。反过来,社会的进步或倒退也会影响人的行为,这是社会的自然属性,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在某种情况下,或许可能改变一时,使历史发生倒退,但却不能变为永久的存在。
一个社会的制度,也就是由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抽象出来的集合。若让它上升到政治的层面,就是将法律、法规等用文字公示于大众,以供实施,共同遵守,以求社会的稳定和谐。政治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一种体现,在家族史中也可以了解到以往的社会政治状况。我们用文字把这些人的社会行为,及其伴生出来的经济和文化的变化,记录下来就是历史。我们在读历史时,不能只看纸上静止的文字,要从文字的背后看动态的社会变迁,深层次地了解社会,跟上社会,创新社会,推动社会前进,不能让它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