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遂昌元明乡贤生平简历(词条摘录,初析)之尹廷高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
浙江遂昌元明乡贤生平简历(词条摘录,初析)之尹廷高
原创 毕建峰 微遂昌 2022年01月12日 18:53
平昌尹氏宗谱
平昌尹氏综谱六峰(延高)像
一、《平昌尹氏宗谱》,共十七卷,修于民国28年,电脑纸复印本,现藏于遂昌县图书馆。
谱载:一世祖尹道,讳复臻,字伯良,宋乾道年间任遂昌令,致仕,卜居於邑西之柘溪(今大柘镇上),是为平昌尹氏始祖。
七世孙尹栋,第仲六,号竹坡。宋季以诗称,登宝祐癸丑(1253)奉常第,任隆兴府武宁县主簿,升绍兴府参军。生子四,廷则,廷间,廷高,廷用。廷高,行万十,字仲明,别号六峰。元大德间由茂才任处州路儒学教授,寻归隐於岭东之南溪。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诗稿》。
注:
1.柘溪:河流名,这里指大柘(遂昌县下辖的镇)。
2.廷高:家族中的行第为“仲六”,廷高是其谱名。
二、尹廷高:字仲明。父竹坡,当宋末,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历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永嘉,复任处州路学教授。寻归隐,日以诗酒自娱。有《玉井樵唱正续稿》,奎章阁学士虞集为之序。入《通志》。
据《遂昌县志》(第十一卷•人物志上)(旧志综合版)刘宗鹤总纂,2021年编。
注:
1.尹栋:廷高之父,号竹坡,进士,宝祐癸丑科(1253)进士,官绍兴府参军。
2.《玉井樵唱正续稿》,该书稿不详?估计是《玉井樵唱》正稿和续稿,此时尚未刻成集子。正稿和续稿合编后刻成集子,便称《玉井樵唱集》。
3.虞集(1272-1348):字伯生,历官国子助教,集贤修撰、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
三、元代,尹廷高:茂才。处州路教授。
据《遂昌县志》(第十卷•选举志•征辟)(旧志综合版)刘宗鹤总纂,2021年编。
注:
1.茂才:即秀才。因避汉光武帝名讳,改秀为茂。
2.处州路:行政区划。宋时,处州属两浙东路。至元十三年(1277)升处州路(今丽水市),属江浙行省,明清改称处州府。
3.教授:官名。宋以各州府立学,置教授,以儒学教育生徒,诸王府亦有教授。金各府、州沿。元除各路、府及上中州置教授外,大都路提举学校所、左右都威使司、左右钦察卫、龙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亦置儒学教授。明、清置于各府。尹廷高为处州路儒学教授。
4.征辟:是中国汉代以来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又谓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征辟的对象,主要是地方上有名望的名士之家。
作者按:尹氏为遂昌大柘的名门望族,北宋以来,科甲蝉联,文风卓盛,亦有进士数人。一世祖尹道,曾任遂昌县令;尹晖,元符庚辰科(1100年)进士,官安仁县丞;尹栋,宝祐癸丑科(1253)进士,官绍兴府参军(为尹廷高之父);尹韶,南宋人,特奏名;尹楠,南宋代,特奏名;尹起莘,南宋宁宗至理宗年间人,著有《资治通鉴纲目发明》一书。
元朝时,由于大柘尹氏一族贤才辈出,家族显赫,因此尹廷高以秀才之身得到了地方上的举荐而破格提拔使用,被朝廷征辟为“处州路儒学教授”。
四、《玉井樵唱集》元尹廷高撰。
元虞集序:《玉井樵唱续集》者,六峰尹先生之诗也。集闻之:言,心声也;诗也者,言之至精而声之至谐者也。自夫人生之时不同,居之土不同。气有所化,而诗始不可以一概言矣。当宋之季,谈义理者以讲说为诗;事科举者,以程文为诗。或杂出于庄周、瞿聃之言以为高;或下取于市井俳优之说,以为达。江湖之间,草茅之士,叫号以为豪;纨绔之子,珠履之客,靡丽以为雅。世不复有诗矣!数十年来,学者始或用力于此,其能不推移于世故,拘局于土风者,几何人哉?今所谓《续集者》,皆自浙至燕道中之诗也。感慨而不悲,沉着而不怨,律度娴雅,有作者之遗风,而无宋季数者之弊。永嘉诸篇,山川之胜,亦有未及言者。君两游京师,闻人达士见之惟恐后。皇庆癸丑(二年,1313),君方六十,遽自引年归,与游者咸爱恋之,曰:“尹先生宁复肯来耶?”君也为之不忍别。集曰:“何伤乎!若以《樵唱》模本传诸好事者,固有以系其思,亦因可以得君之风致矣。”
《四库全书总目》: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是集首有廷高自记,载其父尹竹坡诗一联,盖即戴复古《石屏集》“以其父遗诗冠”之意。竹坡,名栋,宋宝祐间尝为绍兴府幕官,见《此君亭诗话》而廷高行履不概见。惟《遂昌县志》称其大德间任处州路儒学教授,顾嗣立《元诗选小传》,又谓其尝掌教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与《志》不同。永嘉志乘也不载其名。
今按:集中有《永嘉书所见》一首,“此邦幸小稔,窃禄似有缘。”又有《永嘉任满,代者未至》诗,又有《告病致仕,谢掌尚书》诗。则廷高仕瓯及谢病,实非无据,疑道光《遂昌县志》失考也。其诗气格不高,而神思清隽,尚能不染俗氛。《集》中有《题虞集、邵陶二卷诗》,则集也重其笔墨矣。
《此君亭诗话》:《尹氏家谱》载,仲明父名栋,号竹坡。宋宝祐间(1253-1258)任隆兴府武宁县主簿,升绍兴府参军。又载大德间(1297-1307),仲明任处州路儒学教授。《郡邑志》也同。《永嘉官师志》并无廷高名,而《元诗选》云:“尝掌教永嘉,集中《永嘉书所见》诗云此邦幸小稔,窃禄似有缘’,则仲明仕瓯实非无据,或《志》与《谱》失考耳。”
《宜园笔记》:六峰先生诗格清超,不染元时纤繁缛之习。遭乱转徙,抚时感事,往往托兴微婉,有开宝诸老遗音。集中如《钱塘怀古》《庚辰故里诸作》皆宗法少陵不独集杜二首为神似也。《樵唱正续全集》外,间鲜有存者。余于《永嘉志》得其《紫诰岩》诗,亟增入之。
据《遂昌县志》(第十四卷•艺文志上)(旧志综合版)刘宗鹤总纂,2021年编。
注:
1.虞集(1272-1348):字伯生,历官国子助教,集贤修撰、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
2.戴复古((1167~?):南宋天台黄岩人,号石屏,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3.《此君亭诗话》:书名,为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遂昌教喻、海宁人陈世修撰。
4.《宜园笔记》:书名,是清代的一部笔记,为遂昌进士吴世涵(1798-1855)所著。
作者按:文中提到元代皇庆癸丑年(1313)尹廷高年已六十,以此推之,他生于1254年,而后归隐田野,此后行踪不见,亦未知他死于何年?那么,他的生平纪年应定于:1254-1313以后。
五、玉井峰,在邑西二十里。元尹六峰(即尹廷高)筑会一堂而隐焉。著有《玉井樵唱》。
据《遂昌县志》(第十二卷•山水志)(旧志综合版)刘宗鹤总纂,2021年编。
注:
1.玉井峰位于遂昌城西的二十里, 尹廷高隐居在玉井峰下,建成会一堂,并以“玉井”为名,编成《玉井樵唱》诗集。
六、尹廷高:《玉井樵唱》三卷
据《府志》、《县志》著录。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收《玉井樵唱》三卷,录诗二百六十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本据“两淮马裕家藏本”。马裕家藏本是什么版本未明,《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四库箸录系《知不足斋》抄本。振绮堂有抄本”。国家图书馆藏《知不足斋》乾隆三十三年(1768)抄本。又孙诒让家有旧抄本;八千卷楼有抄本;清抄一卷本。《嘉善堂抄校本目录》:结一庐旧臧《玉井樵唱》抄本,三卷,一册;《臧园群书经见录》(傅增湘著):“《玉井樵唱》三卷,题遂昌柘溪尹廷高仲明著。旧写本,十行二十一字,版心有‘知不足斋正本’六字。前有廷高书先君竹坡诗一段,又录《元诗选》小传,传后附考一则。抄有“翰林院印满汉文大官印,又有‘清爱堂’、‘刘喜海’、‘燕庭’、燕庭藏书’各印。”看来四库本依知不足斋本无疑。国家图书馆还藏清李盛铎木犀轩抄本《玉井樵唱正续》一册,法式善存素堂抄本一卷,又清抄本三卷一册。另有江南图书馆抄本;浙江图书馆、浙大图书馆等藏民国上海商务印书馆《四库珍本》亦收此书。(邵章辑《四库本传本书目》)。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亦藏有此书,台湾师大藏二卷本《玉井樵唱》。据丁志安先生说还有“民国二十年刻《玉井樵唱》”1985年第二辑《中华文史论丛》第40页)不知书藏何处。2006年,北京群言出版社出版王正明编注《玉井樵唱》,赵治中序,并附程端学、虞集序等,该书以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顾嗣立《元诗选》《昌山诗萃》等,加了简注,便于普及。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卷十一录《江乡夜兴》等四十九首诗。
【作者简介】尹廷高(1254-?),字仲明,号六峰,浙江遂昌县大柘人。宋末元初,廷高转徙二十年始返故里,在南坞(今吴坞)建吟庐耕云寮。元大德十年(1306)任处州路儒学教授,至大二年(1309)又掌教永嘉。皇庆二年(1313)秩满回京,谢病归,在遂昌三仁乡玉井峰下建会一堂隐居。
【附录】
1.程端学《玉井樵唱序》:“栝苍尹君,和靖之诸孙,世跻仕版,君独流落不偶。故里家园烬于兵火。对信安风雨之榻,念奕山燕雀之巢,吊会稽之陵,纪钱塘之梦,慷慨怀古之情,沉郁不平之气,一时歌诗发之。然其怨而不诽,婉而成章,略无时妆俗态,使杜子陵复生亦当领略其句。”
2.虞集《玉井樵唱续集序》:“今所谓续集者,截至浙至燕道中之诗也。慷慨而不悲,沉著而不怨,律度娴雅,有作者之遗风,而无宋季数者之弊端。永嘉诸篇,又有昔人未及言夫山川之胜者。”
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诗气格不甚超拔而神思清隽,尚能不染俗氛。晚年与虞集友善,为题其邵、陶二庵,亦可见其先类之相合矣。”乾隆《杭州府志》卷二十二“山川”录《双溪道中值风雨诗》,或误,很多地点称双溪。
据《遂昌三录》(王正明撰)第13页、14页。
注:
文中,王正明先生没有将尹廷高的卒年交待清楚?
程端学(1278—1334),元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字时叔,号积斋。端礼弟。泰定进士。授仙居县丞,改国助教,迁翰林编修,出为瑞州路经历。元统二年(1334),迁太常博士,命未下而卒。著有《春秋本义》、《春秋或问》、《春秋三传辨疑》、《积斋集》等。
作者按:《玉井樵唱》集为尹廷高诗集的初编文稿,鄞县程端学为之作序。《玉井樵唱续集》是尹廷高后期续编的诗集,并得到了当代名士虞集的序言。后来,二部诗集合而为一,均称《玉井樵唱》集。
关于尹廷高,通过以上词条摘录和对比论证,作以下结论:
尹廷高(1254-1313以后),第仲六,字仲明,号六峰,浙江遂昌大柘人。出生于一个世有科甲的小官宦家庭,其父尹栋,号竹坡,素有诗名。宋宝祐癸丑年(1253)进士,任隆兴府武宁县主簿,升绍兴府参军。时当宋元交替之际,战乱频仍。廷高为躲避兵灾,流落四方,漂泊各地。其间,曾在福建宁化县任小吏。宋末元初,廷高转徙二十年始返故里,在南坞(今三仁乡吴坞村)建吟庐耕云寮。
后因家族声望和自身擅长儒学,尹廷高遂以秀才之身得到了地方上的举荐而破格提拔使用,被朝廷下诏征辟。元大德十年(1306)任处州路儒学教授,至大二年(1309)又掌教永嘉。皇庆二年(1313)秩满回京,谢病归,在遂昌三仁乡玉井峰下建会一堂隐居,其后便不知其事迹。《浙江通志》《处州府志》《遂昌县志》有传。
著有《玉井樵唱》集,当时名士程端学、虞集为之作序,后入《四库全书》 集部。其诗入选清代顾嗣立所编的《元诗选》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