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儿时的双泉峪东南场

分类: 尹氏作品 |
山东肥城市尹庆祚:儿时的双泉峪东南场
原创 琴心洗砚微平台 琴心洗砚 2024年05月31日山西
双泉峪村根据建村的先后分为上下庄。上庄的建村是在尹氏始迁祖纲公六世孙照祖,据说也曾辗转多地,最后相中了东西山上的两眼泉水,在此立足。照祖生二子世奇、世俊,长子世奇无后,世俊生芝、菊,世奇因无子便过继其弟世俊的次子菊为嗣子,这时有了上下庄的雏形。经过这一反复,上庄长支身份虽然未变,但是上庄的辈分则演变得略大了一点。上庄菊和三个儿子率先取得功名,四名秀才,在上庄后林曾有四幢带帽的墓碑,可惜,后续没有跟进。下庄芝之后有秉正、履正两支,下庄中间有条东西胡同,胡同北加上胡同南的东胡同为秉正后裔,胡同北大部为后五院,胡同南分东西二胡同,东胡同与后五院为近支,西胡同与东南场是近支,都为履正之后。后院在八世之后直到十五世,代有人才,秀才、登仕郎、儒林郎、介宾、耆宾、乡饮大宾等相继出现,虽为散官,不吃皇粮,恐怕在村里或镇上还会享受点别的待遇,无从探讨。到十一世文字辈,文瑞、文祥弟兄二人建修的三间栏水大平房是其家庭发迹的最好见证,至今村里保留的大部分房子都是干挿原石,可那时的两处大平房是一寸三錾的标准料石,不加垫子,用啥料粘接的,已说不明白。因为过去的大家户有的用糯米有的用石灰。十五世序职保举郡庠大宾,其五个儿子廷、君、圣、贤、公达到鼎盛,后五院则由此出名。其五大院落都是方正大院,设有正房和配房,其厕所、猪圈、牲口棚更不必多说。院内都是花园式设计,布满着各种奇异花草,门前有宽敞的场院。五大院占了半个下庄。庄前近处肥沃的地块大都属于后院。后院的情况暂且到此,目的是让大家大略了解一下双泉峪上下庄的由来。今天的主题则是东南场。
在下庄水库大垻下后院通沟地南头,曾有一处訚爷的墓地,幼时这里柏树遮天,树下立有几幢石碑,訚爷方碑正中而立,方碑基座是与祭台连为一体的一块较大而磨光的石头,活像一个无腿的大石桌,前头镌刻着一座石香炉。两边立有其長子文骊次子文骆墓碑,因此这里便成为大人们种地歇息乘凉的好去处,也是孩子们割草拾柴打闹玩耍的好舞台。文骊、文骆弟兄俩的后人分为下庄东南场与西胡同。这座北林各分一半。这里生长着一棵奇特的柏树,它肯定与其他柏树同时栽植,但他长相与众不同。首先说树杆不过1米5高,分三杈,一枝朝东北约1米8左右,一枝朝西此约计1米长,一枝朝南偏东,不足一米。更有意思的是这三个杈杷在我们十几年的记忆中,基夲未向外延伸,在三个主枝上胡乱地长出一些毛细条条,斜向外长,在没有人为因素干预下,自然盘成若干铺团式堆崮,并且互不侵扰,上面基夲平整,我记得这三枝上分别为一二三盘,小孩们上树挤油、颤轿轿各座一盘、有时可以抢占也可以轮换,五七六个孩子在树上任意颤动,都能吃得消,从没出现过压断树枝或造成过任何危险。因为他与一起栽种的其他树木相比,无论是粗细和高矮都不成比例,正如潘长江所说,个矮的都是精品。直到1966年平坟砸碑时,这棵树也和其他树一样被砍杀。关于这棵树的造型谁也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可能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北林这块墓地就是东南场与西胡同散枝开叶的由来。
从十一世分家到十五世序字辈,成家立业者,东南场只有两人,而西胡同十二人。东南场比西胡同相对富裕的多,西胡同的序字辈在外为地主家当长工者就有四人之多,各家的的住房挤挤歪歪,院子斜头马角,不是按院而是按屋分配,没有一处方正院落,有的院落里连厕所都没有,更别说有猪圈。可东南场到我记事的时侯起,房屋方正大气,院落宽绰阳光,别说厕所猪圈,院内都有自家碾压收割的庄稼和翻晒收藏粮食的场院和倉房,人均占有土地较多,大牲口各自成居,耕种不愁。更有遮风避雨的室内碾棚磨棚,家院外的树桁子有桃李杏枣葡萄架、桑葚子。与西胡同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在下庄首富是后五院,其次就是东南场。因为本村皆为同姓,后院是长支,人烟旺盛,繁衍快速,同比之下我们前半村的孩子相反都成了大辈,白天与同学们转着摘个杏柿梨桃,赏赏五艳六色的鲜花以外,晚上是不会去串门的。我们下庄七八个祚字辈的毛头小伙最乐意在下雨、下雪、不打草拾柴又不上学的白天,还有白天短的长尾巴晚上总爱去东南场转悠。这里有一个家庭小“作坊”,这里的灯头较大,相对来说,比自家的灯头明亮的多,“作坊”的主人是一位奶奶,一位婶子,两位大嫂子和一位大姐姐,集中在一起做针线、纺棉花,有说有笑,热热闹闹,特别是那位大婶子乐观开放,好说好啦,故事丰富,笑话连连,荤素搭配的神鬼故事、谜语、歇后语不断,总斗得大家开怀大笑。房内没有我们的地盘,我们去的早的可能在门里,晚的自然在门外,就地而做,一讲鬼怪故事,因为害怕,门外的就往门里头挤。雨雪天更不用说。孩童们得到的是此起彼伏的大笑不止,充满着满屋的乐趣和童趣,在我们小山庄,我认为是俺这伙穷孩子的高光时刻。孩子们吃完晚飯就往外跑,一来是没有家庭作业,二来是家里黑灯瞎火豆粒大的小油灯没一点生气,还经常犯困。再说还经常被指使干这干那不自由。孩子们的乐趣就是撕皮袄、提迷藏、挤油油,听大人讲故事特别是讲笑话。有时还爱给嫂子们开个玩笑。东南场真的是我们山里娃的“夜总会”。考上高中之后,我们都长大了,去的时候少多了。20岁那样,考上了大学,基本上离开了双泉峪小山庄,更不记得再回过东南场。每每想起那些童年的往事,没法抹灭的乡愁,充满趣味的东南场……常常在脑海里回荡。往事如烟呀!
2024年5月26日
作者简介
尹庆祚,1945年1月生,山东师范大学(原山东师范学院)毕业,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 1970年在大学毕业前夕加入共产党。毕业后一直在县直机关工作,退休时任国土局主任科员。五十多年来,在各个岗位上都廉洁奉公、任劳任怨。退休后专注研究族史文化,发起续修《鲁西尹氏族谱》,修建鲁西尹氏宗祠,圈建尹氏始祖坟墓,参与编写《中华尹氏通志》,编著《鲁西尹氏文化大观》。研究尹氏文化40余年,搜集和编写了大量族史材料。曾受邀参加香港尹氏宗亲会成立50周年庆典。被中华尹氏宗亲总会和理事会授予《终身荣誉奖》;还被山东省东方少昊文化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尹氏文化研究会授予《最美修谱人》称号、得到《功勋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