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尹氏一家亲A
中华尹氏一家亲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9,340
  • 关注人气: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刘引--2018年7月安徽“界首好人”

(2024-02-02 20:24:04)
分类: 尹氏资讯

尹刘引--2018年7月安徽“界首好人”

尹刘引--2018年7月安徽“界首好人”

尹刘引--2018年7月安徽“界首好人”

尹刘引--2018年7月安徽“界首好人”

 

尹刘引,男,汉族,19895月出生,安徽省界首市新马集镇马集村尹庄村村民。尹刘引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遭遗弃,被养母收养。虽然生活不易,但他积极向上,坚信靠着自己的双手可以勤劳致富,摆脱贫困。他吃苦耐劳,不断钻研技艺,靠着粘十字绣、养殖宠物狗,养活自己和年逾七旬的养母。他的事迹被阜阳日报、阜阳新闻网报道后,大家称他为自强不息、孝老爱亲、靠勤劳脱贫致富的典范。曾获20187月“界首好人”好事典型,201810月份“阜阳好人”候选人等荣誉奖项。

 

尹刘引脱贫有志气

2018-08-23 文明界首

812日,下午两点,骄阳似火,界首市新马集镇马集村村民尹刘引一颠一跛地穿梭于水缸和犬舍之间,旁边两台大风扇呼呼地扇着。“天太热了,不想办法给狗降降温,它们也撑不住了。”尹刘引擦了一把汗,继续忙碌去了。

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尹刘引今年29岁,多年来,和年逾七旬的养母相依为命。说起尹刘引的遭遇,养母王氏常常抹眼泪:小刘引几个月大的时候,养母从路边抱起了他;此后,养母夫妇将他抚养成人,三个女儿出嫁后,老伴也去世了,养母就和刘引相依为命。

由于身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尹刘引右臂无力,右腿也不能负重。尽管身体有缺陷,但尹刘引却非常能吃苦,20岁时就外出打工,8年后回到界首老家,并学会了粘贴十字绣,由于粘出的产品非常漂亮,受到左邻右舍的喜爱。靠着这些手艺,他不仅挣了钱补贴家用,还坚定了生活的信心。

但是,养母体弱多病,家庭开销与日俱增,尹刘引母子俩的生活依然拮据,2014年,经过精准识别,他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帮扶干部发现尹刘引能吃苦、肯学习,就多方联系,并申请启动资金,帮他建起了宠物狗养殖场,当年就增收2万元。

尝到增收甜头的尹刘引扩大规模。不料,2017年夏季异常高温,加上技术不成熟,当年,圈养的宠物狗死伤过半,损失了1万多块钱。正当尹刘引心灰意冷的时候,当地帮扶干部为他从界首市请来了兽医,教授他防暑降温和防疫知识。

各方帮助之下,尹刘引再次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他通过手机广泛搜集各类养殖宠物狗知识,积极向兽医和其他有经验的养殖户请教。目前,他已卖出了18只狗仔,收入可观。

“体型大的狗力气大,我看不住,现在养些体型小的泰迪啥的,效益也不错。”尹刘引对记者说,他一年收入2万多块钱不成问题。此外,当地政府给他母子俩办理了低保,给尹刘引办理了残疾证,还让他享受了产业帮扶资金、带资入股、光伏扶贫等政策,养母每月还能领到养老金。

“今年脱贫不成问题!”尹刘引坚定地说,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目前,他正在谋划成立饲养合作社,吸纳其他村民参与饲养宠物狗。

“帮扶单位干部、镇村都对尹刘引很关注,也很支持。”马集村村委会副主任王峰表示,村里正在协调一块场地,作为尹刘引的标准化养殖基地。

不仅愿意干、能干、会干,尹刘引对养母王氏也很孝顺。“以前大家都认为刘引残疾,会拖累他娘一辈子,没想到现在他娘能享到他的福。”走进马集村,说起尹刘引很多村民都竖起大拇指。听到大家的夸赞,尹刘引笑着说:俺娘从小就养活俺,俺要养活俺娘到老,说啥也要让她享享福!新马集镇党委书记董俊杰表示,尹刘引虽身体残疾,但有志气能干活,充分发挥了脱贫内生动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同时,还孝敬养母、睦邻互助,值得贫困户学习。

界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肖玉华告诉记者:“尹刘引身上既体现出身残志坚、勤劳脱贫的阳光一面,也展示了尊孝感恩的德孝之风。目前,尹刘引已经入围界首市20186-7月份好人好事典型,正在公示。”(本文来源:阜阳日报 徐风光 代艳中 姜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