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朐县冯益汉:牵手(尹文良相关)

分类: 尹氏资讯 |
山东临朐县冯益汉:牵手(尹文良相关)
李家庄

尹文良
作者:冯益汉(1944一),笔名艺翰,山东临朐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出版长篇小说《武林英烈窦来庚》《冯惟敏轶事》《刘秀》《宋太祖传奇》等。
牵手
2023年3月5日,山东临朐县妇联与李家庄组织“龙泉杯”征文大赛颁奖暨庆“三八”演艺活动。张会长约我为授奖嘉宾,我见风和日暖,就托张会长向李家庄尹兆友书记致意:可否把我的老同事尹文良邀来一聚?尹书记立即打电话了。
颁奖程序结束后,我与中国书协会员宋智利走进餐厅,尹文良起身相迎。在2018年冬尹兆友书记托我的好友谭振华( 县电视台专题部主任)为组织一支乐队,以演奏1943年安波作曲的《拥军锣鼓》 (现改词为《李家庄好榜样》)。我辞曰:“你让谭建国调他的乐队,那才是县级水平吧!谭振华解释:这是要扮为一支1965年“全国学习李家庄”的乐队,只能用你们这帮白头老汉儿呀!就这样,我组成一支业余乐队,唯吹唢呐的王玉平属特聘乐手。
我们参观李家庄村史馆,我就替我的老“煎饼兄弟”尹文良鸣不平了,我说:“尹书记,尹文良的小戏《借媳妇》曾在全国获奖,这也是你们李家庄的荣耀啊?这件事落下了啊?”尹书记立即表态:“我要尽快把这项内容补上去!”尹文良在一旁只是把一脸的皱纹笑成一团“黑菊花”,说这件事:“我自己不能提……”在饭桌上我又说:“尹书记,尹文良的工资比我低,他的长子又弃家外奔,十几年查无音讯了!他还得把孙女当闺女,供他上学。当年,我俩的老伴转成了非农业人口,不曾安排工作,致如今,她连农民的待遇也不如啊?……尹书记爽快地说:“冯老师,你也帮我造舆论,只要县领导发话。我就让我的九嫲嫲( 尹文良妻)受李家庄老太太的待遇……”在座的人连赞叹,我代老友晋言,友谊可鉴!
我与尹文良初识于1965年春。是县文化馆副馆长王鑫受县委书记徐贞吉委托,成立了一支海浮山整地宣传队,排演王鑫主创的《海浮山大联唱》。李家庄的尹文良、尹凤花遴选为合唱队员。我为乐队拉大低胡,也兼替补合唱队员。时过半年,作鸟兽散。尹文良成为李家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全国典型的笔杆子。至70年代初的临朐“小戏之乡”声名雀起,我和尹文良都成为业余戏剧作者。至1974年各自进入公社文化站。1982年秋,我二人同时调入县文化馆创作组。1984年,我的恩师牟家明成为潍坊市戏曲研究室主任,他慨言:“冯益汉,你已成中国剧协会员了!还在文化馆当临时工?来跟我当专职编剧吧!”我与尹文良同赴潍坊。却是原曾被誉称为小戏之乡“乡长”的马连礼副省长获知此讯,他不准“小戏之乡”人才外流”,把我“传”到渤海宾馆。嘱我五个字:“临朐需要你!”马省长管公安,潍坊不能落户口,我和尹只得回乡了。我成了中共党员,当了近二十年未列编的创作室主任,被尹回取笑为“冯领导”,非党员的尹文良成了市政协常委。我俩一同于1999年提前“离岗”.……
时隔5年不见,因糖尿病视力极度下降的同龄尹老弟在餐厅内与我牵手而行——我心中暗暗吃惊。他头上还扣着那顶像是赁来的破帽,使宋君暗道他像是长我10岁。我喝下一杯干红酒,最后还吃了半块馒头,他却推说菜已管饱了。散席后,老尹是牵着我的手走出了餐厅。到了日光明亮的龙泉大街上,我们才依依道别。我几步一回头,看这尹老弟佝偻着的腰,比5年前更像是一张“弓”了。
八旬两叟双牵手。我其实已经服了那句“人老先从腿上老”的俗谚,但身板尚直,我也没有糖尿病啊!尹文良全国获奖,我等是“文良”!争创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我们都是干将。古谚:“买卖好做,伙计难搿”,何况文人相轻?即使发小也有绝交者。我与尹结识58年了筷子绝少碰碗,尽能截长补短。我50岁时,曾经愤扔“菸种乌纱帽”,尹朝我发火,他联络郝老师( 县政副主席)、李作家淑苓( 县人大常委)给文化局长写信,称“非冯莫属”。局长只得屈从,暂时保住了这个并不曾列编的“文化局创作室”。尹不肯接任“尹领导”,“尹常委”他也明知逢场作戏耳!他压根就是痴迷写戏,不是官儿迷……往事如烟。我今到李家庄,尹老弟闻讯来晤。正是“见一面少一面”了。牵手而行乃眼力不济,并非着意以显亲密,但这组镜头就让现场的文友们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