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尹氏一家亲A
中华尹氏一家亲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7,951
  • 关注人气: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宜城市尹兴福:《尹氏祠堂修复记》

(2024-01-16 20:07:05)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湖北宜城市尹兴福:《尹氏祠堂修复记》

 

 湖北宜城市尹兴福:《尹氏祠堂修复记》


湖北宜城市尹兴福:《尹氏祠堂修复记》

湖北宜城市尹兴福:《尹氏祠堂修复记》

在湖北宜城市刘猴镇新垱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尹氏祠堂。青砖黑瓦,雕梁画栋,似一位隐士,藏于这山水之间,古朴而庄严。

尹氏祠建于清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距今已有109年历史了。祠堂位于新垱村尹家冲正中心,坐南朝北,有“金簸灌斗”之说。祠堂由时任清末丽元区两任区董尹晓堂、尹春荃主导,尹氏宗族族人尹文志负责监督修建,族人尹大熏负责木工设计建造。尹氏祠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为一进四合院,共有房屋18间。东西厢房北山墙外建有两个露天花厅。建筑极为考究,气势宏伟,是宜城市唯一保护较完整的清代建筑,现为宜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地基全为松木下桩后上铺条石,极为牢固。尹氏祠得以保持百年墙体不倒不开裂,建筑为柁樑硬山构筑。柁樑为穿斗构架,外墙墙砖上均印有阴刻“尹氏祠”。祠堂屋脊均有精致的图案及造型。祠堂内装饰精美,大门有精美石刻对联。正厅两边山墙题有“忠、孝、节、义”四个大字。正墙题有尹氏家训、家规。祠堂建造资金主要由家族中富户捐赠、家族人户平摊、家族公有田地收入等。

 祠堂除供奉祭祀尹氏先祖外,也用于家族内部开展日常性活动。解决家族内部矛盾纠纷,帮扶困难弱势族人,惩处违背家训、家规族人。每年举行两次重大祭祀活动:一是清明节祭祖。家族族人及出嫁女儿、公亲全部参加;二是冬至节祭羊,总结公示一年来家族收入及开支情况、对违背家训、家规族人惩处,对于学习优异家族子弟进行奖励、对困难弱势族人进行帮扶。

1927年,贺龙元帅领导的红军从尹家冲经过,队伍驻扎在祠堂内;1931年,革命之火燎原,由共产党人王超然在尹家冲组织建立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尹家祠堂农民协会。尹氏祠堂为红军堂子——苏维埃政府驻地。1939年,日军侵占钟祥县城,国民党钟祥县政府曾短暂搬迁至尹氏祠堂。抗日战争后期为丽元乡小学。1953年,尹氏祠堂被政府充为公产,正厅被政府用作李垱乡粮仓,后交给新垱村使用属集体资产。东西厢房及其他房屋被分给农户居住。文革中,尹氏祠堂作为破“四旧”对象,损毁严重,大厅中“忠、孝”二字被铲去,墙体部分字迹被抹去,梁柱、屋脊雕刻及装饰被损坏。住户乱搭乱建,人为改变了部分房屋结构,近年来祠堂长年失修,屋面渗漏严重,危及木结构安全,西厢房厅房局部坍塌,亟待修复。

今逢太平盛世,经济繁荣发达,国强民富,为弘扬红色文化、宗祠文化思祖敬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在宜城市文化局指导下,刘猴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对尹氏祠全面修复。

修复坚持修旧如初的原则,拆除后期乱搭乱建房屋,恢复损毁房屋,屋面全面翻修,恢复室内及屋脊装饰,并按需要充实室内及生活等设施。对祠堂周边环境进行了绿化、文化广场等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出一部分,向上争取一部分,社会募捐一部分。尹氏祠堂全面修复后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之场所。为传承红色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基地,为后世子子孙孙造福,饮水思源不忘祖先、不忘国家、不忘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是为记。

 湖北宜城市尹兴福:《尹氏祠堂修复记》


作者:尹兴福,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政府干部,文学爱好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