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龙:江苏丰县华山集的由来与变迁

分类: 尹氏作品 |
尹建龙:江苏丰县华山集的由来与变迁
华山位于丰县的东南部,距县城30华里,是个古老的集镇,它的得名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远古的时候,天上有12个太阳,照的大地万物不生。此事惊动了玉皇大帝,他赐予杨二郎担山扁担一根,命其在12个时辰之内把太阳压于山下。二郎神领命,眼看12个时辰已到,还剩一个。他心中一急,慌乱中前头的一座小山从扁担上滑落,落在地上,故称之为“滑山”,担子后头的小山,撅起后坠落于相距11里许的沛县境内,称之为“起山”。后来,“滑山”演变为“华山”,“起山”演变为“栖山”。人们为了纪念二郎神,曾在华山上建“二郎庙”一座,以数吨铸铁塑成。1946年,被国民党军队拉走。
明代中期,华山是这一带的游览胜地。由于三山相连,风景优美。游人留有“野花争岭秀,春雨助泉流”的赞美。
山南麓,斜河一道,碧波荡漾,泉水潺潺,清澈见底,游船如织,古装戏剧中《水漫蓝桥》(蓝桥会)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往今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华山有八大胜景:松崖滴翠、盘石贮月、攒峰插天、秦沟、飞来石、天池、卧石观云及偃月三洞。
从明代到抗战时期,华山依然存在着许多庙宇。佛祖庙、二郎庙、泰山庙、白衣庙、火神庙、菩萨庙等等。后来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毁于一旦。
华山一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如“鞭赶金绵羊”、“开山钥匙”、“驴拉金磨”、“龟山屙元宝”等等。
古老的华山,名人辈出。清康熙年间状元李蟠,曾寄居在华山镇新集村。年少时在华山求学,出生在书香门第,自幼才智过人,少有大志,读书一点即通。
范子侠,华山大史楼村人,1942年2月,担任太行军区六分区司令员兼新十旅旅长。亲自率军执行重要战斗任务,2月12日下午,在指挥部队对日作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4岁。
范子侠牺牲后,八路军总部、129师、晋冀鲁豫边区及各地抗日群众纷纷举行追悼会。在华山的革命史册上,永载着他光辉的一页。
华山,大沙河波光粼粼,贯通南北,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引来了长江水,造福子孙后代。两岸果实累累,稻花飘香。丰徐公路贯穿全境,是淮海经济区的交通要道。这块古老的土地,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宝藏。华山石内含钾、碘、锌、铁、铜等十多种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