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2024-02-06 18:48:38)
标签:

杂谈

分类: 尹氏村落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九尺镇昌衡村(原隶属于升平镇)为辛亥元勋尹昌衡故里,因纪念尹昌衡而得名。全村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辖区16个农业合作社,全村总人口3160人。昌衡村林盘和院落错落有致,建筑多以庭院式为主,建筑材料以木料、青砖、青灰色筒瓦为主,建筑风貌特点体现传统的川西民居特点。村内杨柳分干渠、高堰子、马牧河呈“川”字型穿境而过什彭公路、成什绵高速途径昌衡村。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肥沃的土地孕育昌衡人生态、宜居。初具规模的企业发展,为昌衡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壮大集体实力打下坚实基础,为村民的增收致富夯实了保障,造就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切实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美丽、幸福的新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积极推进。201711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昌衡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232月,昌衡村被命名为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4月,首批四川传统村落名录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尹昌衡故居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位于昌衡村的尹昌衡故居,最早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后于1998年重修,2012年故居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成都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被授予成都市级家风游学示范基地,供学生到昌衡故居参观学习、诵读经典,感悟昌衡精神。2001年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这里曾经建成过另外一个尹昌衡故居,当时占地0.8亩,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如今旧的故居已推倒,2011重建完成的新故居总占地面积36亩,主要包括尹昌衡纪念馆、共和文化广场、辛亥园林、纪念群雕,总投资约800多万元人民币。

昌衡书院(成都微方志馆)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昌衡书院是成都市首家下沉式农家书屋,位于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3组,紧邻昌衡大道,书院以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游学空间,由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和尹昌衡研究所提供相关学术支持和师资力量。书院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内有藏书18566册,可同时容纳300人左右,立体三角玻璃房的设计,让书院更具现代感。书院前的农田四季皆景,清风徐来,随风而动的农作物与书院“一静一动”,让现代与自然、静谧与热情碰撞出独属于昌衡村的文化特色。昌衡书院文化底蕴深厚、周边环境优美,是四川省史志阅览室、成都市微方志馆、成都市社区美空间、成都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彭州市儿童友好研学基地。20235获评“全国最美农家书屋”

对历史价值的发掘和认知,让昌衡故居与昌衡书院不仅是文化景点,更是传承优秀昌衡精神与文化的有形载体。在昌衡书院,连环画、浮雕艺术手法、家风讲座等线下载体,为大家直观呈现了辛亥先驱尹昌衡生平事迹,尹昌衡的故事视频也通过线上平台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尹昌衡,感悟他的家国情怀,使家风教育成为持续滋养人们精神生活的“营养剂”。

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是传统村落的主体与灵魂所在,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文化需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四川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

受昌衡文化浸润,昌衡村20名妇女自筹创立组成的“昌衡厨娘”团队,以昌衡村田地间的食材制作传统小吃,以此传承发扬非遗美食技艺之美,探索传统美食中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智慧。呼吁人们在品尝美味的瞬间,感受家乡烟火气、领悟中华文明的广博和厚重。

昌衡村融合自身文化内涵,推出笔筒、活页本、便签纸、笔记本等品类多样的昌衡文创系列产品,与昌衡厨娘推出的“文武粽”、“昌衡豆瓣”等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大力带动当地村民与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还通过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市场运营的发展新模式,推动了乡村旅游、文农旅融合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打造出了“昌衡文化+”的乡村振兴模式。

同时,昌衡村将不断与四川大学尹昌衡研究所紧密合作,注重人文底蕴保护和彭州文脉传承,持续推出研究尹昌衡的成果,充分挖掘历史人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开展家风教育讲座,以更宽广的视野提升尹昌衡的影响力,把昌衡村建设为红色文化标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