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海阳市朱吴镇上尹家村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尹氏村落 |
上尹家位于海阳市中部,朱吴镇东部,地处东经121°13′,北纬36°56′。地处偏僻的山区,东与乳山市为邻,西北与峨山后村相连,西与下尹家村接壤,南与潘家沟村交界。原隶属高家乡,2000年12月随高家乡撤销隶属朱吴镇。距镇政府驻地20公里,距市政府驻地38公里。
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尹姓建村。因建村于河流上游,故命村名为上尹家。后蒋姓、王姓相继来此定居。
2018年,全村有378户,1030人。有尹、蒋、王、董、栾、吴、刘、杨等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蒋姓。
【大事记】
1941年本村解放。
1942年2月本村被日军包围,抢去牲畜70余头,抓走青壮年46人,被押往东北抚顺下煤矿,有17人下落不明。
1953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70-1973年村投资10万元,建水库1座,库容20万立方米。
1973-1976年村投资8万元,在水库下游整修起5.3公顷的丰产田。
1977年投资12万元,改道1.5公里,建蓄水5万立方米的大口井1座,建桥4座。
1980年中共海阳县委副书记张言诗来村考察,拨无息贷款3万元,建起林场、养牛场。
1981年村投资4万元,在抚顺购50千瓦发电机1台,自行发电。
1983年投资10万元,用上电网供电。
同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年投资3万元,修建了本村至东棚长2.5公里、可通行汽车的道路。
1990年投资10万元,安装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0年,蒋家昌、蒋洪仁、尹丕兰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最早的党员。1941年,成立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组织支前队随军参加南麻、临朐等战斗。1947年,全村有党员23名。2002年,有党员54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蒋家昌、尹丕兰、尹学仕、尹学考、尹学敏、尹学臣、尹学财、蒋家龙、尹学贤、蒋家月、尹玉敏、尹学山、蒋传旭、尹君。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设村公所。1943年,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尹丕兰、蒋洪功、尹学考、尹学才、尹学臣、尹恒花、尹学洪、尹玉敏、蒋家明、尹恒通、蒋传玉、蒋传玺、尹君。
尹学贤(1920-1990),1944年4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蒋家玉(1926-2002.5),1947年参加工作,曾任蚌埠市钢铁厂党委书记、建材局局长等职。
尹学遂(1924-?),1924年生。1941年参加工作,曾任抚顺供电局党委书记,抚顺矿务局党委书记,贵州市委书记等职。
尹敏,1925年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曾任科长、秘书长、副台长、副局长。1977年后,先后任广东省文教办副主任,广东省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常委、科技委员会主任等职。
王文凯,1925年生。1945年参加革命,曾任武汉重型机床厂党委书记,河南郑州市委宣传部部长。“文革”时任郑州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蒋家竹,1926年生。1942年参加八路军。1980年,曾任云南省卫生厅厅长。
尹学龙,1953年生。1973年参军。1977年,在部队考入复旦大学。1981年毕业后返回部队,任武汉海军某校正师职干部。
【烈士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