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兴德--中国商业战线著名“扁担精神”的铸就者之一(今河南省林州市人)

分类: 尹氏名人 |
尹兴德(?--?),男,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共产党员,原河南省林县石板岩乡供销合作社首任主任,中国商业战线著名“扁担精神”的铸就者之一。上世纪40年代中期,共产党员尹兴德等人凭借一颗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的赤诚之心创办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用一根扁担、一副铁肩、一双脚板,把一担担生活用品送上山,将一担担土特产挑下山,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帮助山里群众脱贫致富,架起了联接城乡、沟通党群关系的桥梁,并在实践中创造出闻名全国的“扁担精神”!
1946年7月,共产党员尹兴德带领郭有恒、杨太凯、李林洹四人,拿着当时的冀南票1821元(相当于人民币18.21元),从庙里抬来供桌做柜台,办起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石板岩乡山大沟深,没有一条可行车的路与外界相通,只有条条山间羊肠小道连接各个村庄,运送货物唯一的办法是一根扁担肩上挑。就这样,石板岩供销合作社职工每天翻山越岭,
去时挑上日用百货和农资等商品,回来挑上从农户家收集的各种农副土特产品,一百多斤的货物,来回一百多里的山路,风雨兼程,让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心越来越贴近。供销合作社办起来了,如何增加品种、扩大服务、满足需要,把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做到了勤俭办社,点滴节约,从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杜绝跑冒滴漏,该花的钱,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不该花的钱,绝不浪费一分一厘。石板岩供销合作社职工凭借一副铁肩膀,挑起了连接党群、沟通城乡的重担。一双铁脚板,翻山越岭,走村串乡,踏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阳光大道,谱写了一曲供销合作社人。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铸就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供销合作社人的“扁担精神”。2013年7月,扁担精神纪念馆在林州石板岩供销社落成。
我国商业战线著名“扁担精神”的铸就者
石板岩供销社,我国商业战线著名“扁担精神”的铸就者。林县石板岩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太行山麓,属太行抗日根据地辖区。这里,沟壑纵横,山路崎岖,2000余户人家分居在300多个村子。居住深山的村民常常一个月才下一次山,用野兔、野菜等山货换回点盐、煤油之类的生活用品,生活异常艰难。为了方便山民生活,1946年7月,共产党员尹兴德带领郭有恒、杨太凯、李林洹四人创办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供销社成立后,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用一根扁担两只筐,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肩挑背扛,把生活日用品送到群众家门口,再把山果、药材等山货挑出山。用周到热情的服务,温暖了山区群众的心,形成了一心为民、乐于吃苦、勤俭办社、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1966年5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石板岩供销社“全国供销合作社五好企业”称号,供销社第二任主任李林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扁担精神纪念馆
2013年7月,扁担精神纪念馆在林州石板岩供销社落成,纪念馆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以真实的图片、实物和翔实的文字、影像资料,全面展现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人60多年如一日,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山区群众服务的感人事迹。“扁担精神纪念馆”已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传统教育基地”,被河南省纪委授予“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被河南省供销合作社授予“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廉政教育基地”。
被树立为全国供销社系统先进典型的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石板岩供销社
河南林县地处太行山区,山多路险平地少,石板岩更是处在深山腹地,只有羊肠小道通往外面的世界。石板岩镇有17个行政村,326个自然村,共计8000余口人,每村平均8户,其中一半以上的村庄是在险峻的山尖崖顶和半山腰上,有的小山村只有一两户人家,这里人均16亩山地、4分田地。农民生产的山货运不出去,需要的商品运不进来,许多人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 ,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难。
为了促进解放区的商业贸易,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当地政府决定成立供销合作社。1946年7月,共产党员尹兴德、李林洹等人,拿着当时解放区的冀南票1821元(相当于人民币 18.21元),用从庙里抬过来的供桌做柜台,办起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
供销社开展工作,运送货物靠什么?只有靠人挑肩扛,两条腿。扁担成了石板岩供销社职工必备的工具,他们挑着重担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把农民生产的山货挑出大山出售,再把农民需要的生产生活物资挑进大山。
石板岩供销社成立之初,职工们就提出了“十不怕”的口号——“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出力流汗、不怕刮风下雨、不怕酷暑严寒、不怕河水挡道、不怕冰雪阻拦、不怕村小分散、不怕分外麻烦、不怕起早搭黑、不怕重担压肩”。曾有人计算过,石板岩供销社的职工,从20多岁参加工作,送货上山,如果一直工作到50多岁,坚持30年,每天来回不空走,挑着百十斤的担子徒步往返50公里,每年按上山送货260天计算,一个人30年负重行走的距离可绕地球近10圈。
石板岩供销合作社的干部职工,在供销社主任李林洹的带领下,靠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愚公移山的意志,凭借一副铁肩膀,挑起了连接着党和群众、沟通城乡工农商贸的重担,仗着一双铁脚板,翻山越岭,走村串乡,走出了一条服务群众的金光大道。他们“一根扁担挑家业,两个肩膀担真情”,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和发扬“一根扁担起家” 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勤俭经营,战胜一切困难,努力做好山区物资供应和农副产品收购工作,全心全意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取得显著成绩,深得群众好评,成为“山里人心上的供销合作社”。他们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社、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