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东平阴县尹燕忠:《俺娘手巧好手艺》

(2023-10-09 20:39:41)
分类: 尹氏作品

山东平阴县尹燕忠:《俺娘手巧好手艺

 

齐鲁晚报2020-12-11

 山东平阴县尹燕忠:《俺娘手巧好手艺》


俺娘走了三年多了,看到一些老太太在外边玩或干什么,就特别想娘,也想哭出来,眼泪汪汪的。老娘拉扯俺兄妹五人不容易,多亏她会很多手艺,她是个多才多艺的老人。

过去的棉衣单衣扣子全是系核桃疙瘩,又结实又好看,你看那八九十年代穿的唐服多时髦,紅红的衣服上全是一排核桃疙瘩,现在大多不会系了。俺庄前街上,我记事起,都不会制做核桃疙瘩扣子,俺院里的八罐子三奶奶什么都会,打轳辘浇园,推车子挑担,可就是不会系核桃疙瘩扣子,她辈大,能支应人,说:刚头他娘呀,累惫累惫俺侄媳妇吧,给您婶子俺系几件上衣的核桃疙瘩扣子吧!俺娘可不打驳楞,一个头午就系好了好几件褂子扣,喜得老人裂开嘴笑了。

俺娘会纺线会织布,她年轻美丽又手巧,她晚上坐在蒲团上,摇动棉花纺车子,右手摇,左手牵线,随着“嗡嗡嗡”的纺车声,白丝线线拉出老长,不长时间一个线穗子鼓溜起了肚子来。然后她又指挥承元大娘、三奶奶、大奶奶、四婶子去落籰子去浆线,她们倒替着织布,她坐在织布机上多么优雅巧慧,两手左右接梭,双脚上下蹬动,有节奏有韵律。灯油熬尽了,眼熬红了,一大捆白布织成了。织成几匹后又各下里分开,做白粗布褂子,染布后做黑色的或蓝色的单、棉裤子,也做白裤衩子,穿上也挺扎裹人。 我那时才八九岁吧,生活困难,俺娘和士风二奶奶商量自己做豆腐,好赚点豆渣吃。俺娘从姥娘家用地排车拉来了小拐磨子。两家合伙买了黄豆子。先腾出小北饭屋,把磨子按在院子西南头,弄上一口大口缸,盛豆浆,备上几个三花盆子,泡黄豆,黄豆要纯净,等黄豆泡胀了肚皮,就用拐磨子把豆磨碎。 磨上有个木把子,木把头上有个洞,用根近两米长的丅横杆,一头连上水磨,按上个上下方向的圆木,插在窟窿眼里,起轴的作用,另一头棍子立地,支撑丅形横杆,使之与水磨一个平面,父亲一手握住木把子,引导带动水磨子,一手用勺孒往磨眼里加黄豆。另一边是母亲,来回拐来拐去,推动横杆助力。靠水磨转动把豆子碾碎。后来就换成了两人推动的水磨子了,是二宝神爷爷给錾成的。水一半豆一半,不长时间,豆子浆糊就流进了一大盆子。接着就吊渣,把细纱布四角吊起来,俺娘又把磨碎的豆浆倒进纱布兜子里,是吊在木梁上的,用清水冲洗布兜子,轻轻的用手摆动,豆浆在里面滚动,豆浆流下来,反复做多次,兜里留下了清水。 这时俺娘又叫二奶奶烧锅,把豆浆加热,又加入石膏,用木勺搅动,娘观察一会,又摆上木架,放上箩筐,下面铺上纱布盖好,压上滑石,清水出来了,这是豆腐脑,冷却后就是豆腐了。第一个豆腐全送给邻舍了,他们也不白吃,给送来了黄豆。俺娘又会做豆腐干、豆腐乳、豆腐脑等。一个街巷沸腾了。

父亲和二爷爷轮流敲着梆子卖豆腐,红火了好几年,日子过得好暄透哩。 那时吃食堂,我才几岁,过完麦,太阳很丰富,俺娘又做起了黄豆酱,那种滋味使你吃了不会忘,吃食堂就大吃大芋头,尽吃就腻了,蘸点大酱就稀粥喝,吃成了个大肚子。我记得,后来又问娘的做醬方法,她说了,先把黄豆泡胖了,磨成浆,掺上麦子面,捞在蒲包里,压在麦糠里焐两夜,长出黑毛、黄毛、白毛,趁太阳毒辣,拿出去暴晒几天,便成了硬梆团块子。她让父亲把豆块放进大缸里,再打进清水去,赶快盖上缸,以勉落雨进蝇生蛆。几天大缸上面就泛酱红色,然后搅大缸,把下面的翻上来,反复半个月就成了。有的来了客,便来要一碟候客,娘也会给人家盛上。后来俺娘还教会了好几个徒弟。娘在饭食上也是巧手,什么炒炒煎煎,摊煎饼烙饼,什么都行,扬场簸箕也不在话下。

我们兄妹五人,吃穿住和成家,都是娘操的心大,如穿鞋就是一大项,俺娘先打袼褙,先用麦面子打半生不熟的浆糊,在门面子上糊匀浆子,糊上一层报纸,上面再糊上酱糊,再铺上破布衬子,糊上四五层后,放阳光下晒,干了就揭下来。用剪刀剪下来,比量大人小孩的脚的尺寸,做出鞋底来,鞋底共铺四层袼褙。俺娘把搓好的麻线拿出来,戴上顶针,用针锥子先扎上大针眼,不扎透,再用小针纫上麻线,用针搔一下头皮,就纳起鞋底子来,纳完鞋底,再做鞋样子,一针一线的把鞋做完了。老人沒少做了鞋,我们沒少穿了娘做的鞋,走了不少的路, 度过了生活的艰难,过上了好日子,还想着母亲给做出的豆腐、豆瓣酱、织出的布衣裳,还有一双一双的老粗布鞋,那里边浸透着娘的多少心血呵。娘也给在外边工作的亲戚做过不少布鞋,用邮裏寄出去,这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忘不了,娘给我们当儿女的缝补衣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虽然有补钉,但很干净。虽然饭很粗,但很香甜。 我们当儿女的是吃着娘做的饭,穿着娘做的衣服长大的。 永远不忘父母恩,忘不了娘的好手艺。

 山东平阴县尹燕忠:《俺娘手巧好手艺》


尹燕忠,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