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蒲江文博(四川)尹和:当年,我爷爷曾在那面红旗上签名

(2023-10-11 20:33:52)
分类: 尹氏资讯

蒲江文博(四川)尹和:当年,我爷爷曾在那面红旗上签名

 

尹和 陈学林 蒲江文博 2023-08-23  发表于四川

 蒲江文博(四川)尹和:当年,我爷爷曾在那面红旗上签名

195013日会师大会签名红旗

2013年,四川省档案馆对外公布一面馆藏的红旗,该红旗为见证成都解放的一件珍贵文物。195013日,南下的解放军与四川地下党组织在成都商业街励志社举行一场盛大的会师大会。恰逢盛时,与会的205个人物在这面红旗签名以示留念。

这面红旗上的签名者有:贺龙、王维舟、王尊先、王朴、王焕如、王文鼎、王廷全、王同乾、王违明、王家成、王廷弼、王贵远、王经林、王群、王宇光、王廷鸿、王新亭、李井泉、李国莹、李仲时、李容、李文炳、李作尧、李致、李筱亭、李唐刚、李文炯、李华安、李回青、李柑、李直敏、李保鲁、李先觉、李恩、李基夫、李璧、李宗林、马维骃、胡世文、吴少愉、袁素龄、黄桂芳、易野源、萧隽琴、叶大明、叶石、孙淑云、陈可大、梁士辉、周颐、周继丰、黄季混、尹路由、邢云璋、郑畅、胡子民、罗懋其、罗俊卿、陈先泽、游元亮、熊陶、张子云、张经武、张非垢、张紫煊、张卓之、张君平、张秀蕴、张日、张德谦、史立言、白铎、韩自城、夏逊、雷洪、颜昆、曹家祯、董夏民、吴道中、谢继伟、范亚人、蒋如鼎、龚贞先、赖西爱、樊建德、严新民、严精、袁义生、苏友农、彭丹、丁秀娟、韩铁民、文玉、向本能、杜桴生、秦美谷、刘洪康、刘文范、刘荣烈、刘先正、刘祖武、刘雁章、刘述海、郭长寰、邢福聚、吴德让、翟静之、郝德青、谢明然、汪泽、钟朗天、牛桂芳、倪受禧、尹象离、黎仲明、杨白华、蒲寄霄、陈萌珠、周锡荣、潘永、马识途、陈耀纬、汪蜀方、王国琳、谷志标、曹振之、郭少军、蒋德溥、陈慎修、崔培忠、崔之富、崔雄昆、赵令哲、詹叔维、贺舜媛、彭塞、马炳宗、徐邦嘉、丁乙、郭子良、洪书、袁泽民、范远举、元华浍、唐开正、陈于柔、胡也、唐思明、丁旭、赖钧奎、陈德修、吴介眉、夏墨林、宋禾、饶毅、董国祥、慰忠贤、宋应、董科先、毛宇彬、苏成纪、姜志惠、冯华、赵文锦、赵适、赵克勇、赵莉辉、赵林、赵子博、赵仲英、伍仲廉、熊运距、贾央、孙成武、杨廉泉、杨成源、杨宗林、杨蜀翘、汪华、岩西成、靳思良、吴荣耀、卫阳生、宋大枝、梁其英、苏绍章、郭振元、熊英、艾淑彬、朱慎修、何君琦、邓劫思、黄永森、龚逢春、周士第、肖庆云、肖琪、萧鸣锵、萧莲父、萧自榷、霍峰、蔡国、吴之琛、伍经庸、董国梓、吉喆。

尹和说:“在这面红旗上签名的尹象离,就是我的爷爷。”

尹象离,族名尹丽云,生于1900年农历五月六日,四川仁寿视高铺人。尹象离之父尹士桂,生有四子:丽云、昆云、作云、春云。尹士桂治家甚严,教导子女必须遵守家传遗训:“孝弟为先,勤俭为本,耕读传家,世代躬行”。尹象离有一子集昌,二女集冰、集兰。尹集昌育一子尹和,三女慧伶、慧俐、泽华。

 蒲江文博(四川)尹和:当年,我爷爷曾在那面红旗上签名

民国仁寿全域图

尹氏在仁寿是一个耕读传家、诗书礼仪的传统世家。据清代仁寿县志记载,尹振商为乾隆丁酉科举人,尹维封为咸丰四年贡生,尹当槐捐输峨边军需津贴银两二百两、尹沃商一百两、尹让七十两,人物传者有尹廉、尹维型、尹建道、尹维封、尹沃商、尹善昌、李谦让妻尹氏、李学武妻尹氏、刘文富妻尹氏、韩丰泰妻尹氏、蔡世芳妻尹氏、任金炳妻尹氏、尹新邦妻吴氏、尹啟商妻陈氏、尹学纯妻钟氏、尹维和妻吴氏、尹静之女尹癸莲、尹振商之孙女、韩绪轩之母尹氏。

尹和的父亲尹集昌在其回忆录中,记载:“父亲为唐山交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只读两年就辍学,后入黄埔军校,一年不到,又因清党逃回四川,在潘文华师任少校团附,家庭经济全靠他维持。父系地下党员,在江北驻军时尚与杨尚昆、尹伯休、徐龙光等一起活动,未叛过党,因部队经常移防,与组织逐渐疏远。解放时,被邀参加成都会师大会。”

尹和的大嬢尹集冰的儿子方尹回忆:“妈妈在生前说,你外爷是地下党派去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人员。”

1920425日,尹象离的儿子尹集昌出生于仁寿视高乡月亮坝。他回忆说:“一岁多,父亲就离家出外求学,1930年才回到四川。”

1930年《交通大学唐山学院念五周年纪念刊》、1935年《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校友录》、1936年《交通大学校友录》记载,尹象离,四川仁寿人,通讯地址四川仁寿视高铺,注册学籍号A二八九,没有毕业年份、班次、职业记录。按照,唐山学院的学号排序,尹象离就读的班次在第十八、十九、二十班之间,该三个班学生分别于1924-1928年、1925-1929年、1926-1930年在校入学、毕业。

 蒲江文博(四川)尹和:当年,我爷爷曾在那面红旗上签名


交通大学唐山学院大门

据尹集昌与尹昆云的回忆录记载,1923年尹象离外出到成都求学,1929年他已在唐山学院就学二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随即经族兄中共党员尹伯休联系入黄埔军校,不到一年于1930年回到四川。由此,尹象离当在1926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学院第二十班。1929年尹象离进入黄埔军校,因遭遇国民党清党,被迫离开学校回到家乡。此时,他当已经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1930年,尹象离在江北县桃子堙投军,入潘文华教导师章安平部,并于第21军教育团及教导师军官养成所学习。他将妻子徐淑清、儿子尹集昌接到军营,一起生活。尹集昌的记忆中,父亲的部队相继在重庆、泸州、宜宾、乐山、成都驻防。1934年,尹象离驻防乐山时,已经升任第21军营长。

据《国民政府公报》第二二四二号、《军政公报》第二百四十四号,1936年尹象离晋任陆军步兵少校。

据《川军各部队少校以上军官佐简历册》,1936年尹象离任第23147师第一旅第一团中校团附。

据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仁寿县志》记载,尹象离职衔:营长、中校团附。

民国军史研究专家马民康说,1936年尹象离的中校团附是职阶即职务军阶,陆军步兵少校是官阶即铨叙官位,当时两者并存现象很多。

1942年,仁寿视高乡知识青年组织进步团体“视高乡青年学友会”,公开宣布宗旨为“砥砺学行,联络友谊,维护桑梓正义事业”,理事长相继有左宏仁、高宗禹、尹集昌。1944年,彭山机场扩建工程完毕,仁寿的乡保长妄图吞食剩余钱粮。尹集昌带领学会与之斗争,为不暴露身份,尹象离故意在苏汉成茶铺当众宣布脱离父子关系。直到1946年他们才恢复正常父子关系。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尹象离所在部队炮兵团驻成都拱背桥。他按照党的指示,掩护进步学生,秘密从事迎接成都解放的工作。他还利用自己兼任仁寿县联防指挥部第五区联防大队长的公开身份,组织群众迎接解放军,保护避难进步人士。

1949716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刘伯承、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50万大军进军西南。111日,第二野战军在第一、四野战军各一部的配合下,开始进军四川。129日,川军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彭县通电起义,尹象离所在部队随之响应。

19491221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成都战役的命令。时至1227日,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天的浴血奋战,终于在成都地区,彻底歼灭国民党军在大陆上最后的一支主力胡宗南部。至此,成都解放。1230日,贺龙率领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庆祝成都解放。

 蒲江文博(四川)尹和:当年,我爷爷曾在那面红旗上签名


19491230

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解放成都入城式

受到市民群众的夹道欢迎

195013日,进入成都的中共党员与在成都坚持地下工作的党员举行会师大会,贺龙、王维舟、李井泉、周士第等出席大会。尹象离作为成都地下党代表之一,受邀光荣地参加此次会议,他庄严而兴奋地在那面红旗签下自己的名字。

贺龙在会上,充满激情地说:“同志们,今天,我们战斗在两条战线的同志终于团圆了!今天的会师,是我们党经过20多年流血牺牲换来的,是我们人民解放军拿起武器及地下党的同志同敌人作军事、政治、文化等多种斗争换来的!”他高度赞扬地下党同志所做的贡献,说:“长期以来,你们战斗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慨,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和腥风血雨的考验,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坚持了党在四川的革命旗帜,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保持和发展了党的组织,保护了大批党的干部,并配合南进大军胜利解放了成都。特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最后,他“勉励大家,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把接管工作、改造起义投诚部队、肃清残匪和发动群众建立政权的各项工作做好,为建设新成都新四川和新西南而共同奋斗!”

肖庆云回忆:13日下午,在‘励志社’内召开了会师大会。会场上高高悬挂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会师’的巨幅标语。会场内外,人们喜气洋洋。军队代表和数百名地下党员代表欢聚一堂,亲切交谈,互诉衷肠。地下党同志满怀胜利的喜悦,代表全市数十万人民,热烈欢迎名扬中外的贺龙司令员,和他的亲密战友王维舟、李井泉、周土第等同志。”

马识途回忆:“我们入城的第三天,举行老区南下同志和地下党同志的会师大会,这真是人生难再逢的盛会。我们都准时到了区党委礼堂,谁都要注视挂在墙上的会师大会的红色横标。贺龙同志和区党委其他领导同志都来了,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贺老总嘴上的那一撮小胡须和他老是含着的那个烟斗,相当引入注目,他随意和碰到的每一个地下党同志亲切地握手,随便交谈。这和大家熟知的威名,似乎不称,然而这正见他的长者风度和大帅气度。他的谈话总是那么有风趣又耐人寻味,革命的真理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却是这样的平淡和朴实。我们常常为他幽默的讲话爆发出笑声来。贺老总和其他领导同志才入城,工作千头万绪,他们的时间可以说是以分来计算的,但是他们还是在会师大会结束后的当晚赶来参加招待地下党的会餐。在席上贺老总举起杯子要我们都举起杯子来同他一块喝‘团结酒’,并说些很有风趣的话。”

汤骏回忆:“参加会师的地下党员,个个心潮澎湃,喜泪纷飞。这是伟大的党给自己儿女的最高奖励,是英勇的军队给亲密的战友的最大鼓舞。地下党员也振臂高呼向南下党员学习致敬的口号。他们互相握手、拥抱,激动的热泪流到了一起。”他说:“虽然早已宣布散会,但党员们却久久不愿离开,还要把贺龙看个够,把他们的战友们看个够,他们一次又一次唱起:‘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在散会过程中,礼堂沸腾了,商业街沸腾了,新生的成都沸腾了。他们在离开会场之后,兴奋地连夜奔走,向亲友报告自已在胜利会师会上‘看到了党和毛主席的代表贺龙同志!’‘看到了为党、为人民建立汗马功劳的贺老总!”。

 蒲江文博(四川)尹和:当年,我爷爷曾在那面红旗上签名


贺龙司令员

195014日《川西日报》以“中共入城党员与地下党员隆重举行会师大会,贺龙等同志亲临大会讲话”为题报道:“3日下午2时半,中国共产党进入成都市的各级党员干部与在成都市等地坚持地下工作的党员干部及一般党员在商业街大礼堂举行胜利的会师大会。会上充满兴奋愉快空气。礼堂前门高悬‘在毛泽东旗帜下胜利会师’的红色标语。与会同志个个欢天喜地,在高度无产阶级的感情交流中,彼此亲切慰问握手言欢。当贺龙、王维舟、李井泉、周士第诸同志步入会场时,全场热烈鼓掌欢呼。大会开始后,由贺龙同志讲话,他首先说明这个会师大会的伟大意义:‘这是我们党斗争二十多年流血牺牲换来的,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拿起武器,及地下党同志艰苦奋斗和敌人作军事、文化各种斗争换来的!’贺龙同志申述地下党员在国民党反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和解放川西工作成果中,特别指出:地下党同志曾保持党在川西的政治影响,保持党的组织和保护党的干部;并联系群众、组织起群众、瓦解敌人、配合解放军和平解放成都。今后,彼此在组织上、思想上、政策上会师后,要达到统一政策,统一行动,搞好接管,以便顺利的开展今后各项工作。关于今后工作,贺龙同志指出有下面三项:一改编和改造投降、起义的部队;肃清散匪。二接管工作。三发动群众。在城市里我们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自由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以便开展我们各项工作。最后,他着重谈到党内团结的重要性,他说:‘敌人的军队被我们消灭了,反动政权垮台了,我们的前途是很大的,但存在的困难还很多,党内应团结一致,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南来的党员和原地下党员应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他以‘有功不居,有过不避’的古训来勉励大家:‘一切功劳应归功于党,归功于人民;自己有了缺点错误,首先应检查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团结,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贺龙同志等训话后,最后由原地下党同志致词,他们提出:今后要虚心学习,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并发扬原有的顽强性、积极性,无条件地为人民服务,把各种工作做好。”

1950年初,川南行署成立,尹象离被任命为仁寿县文教科长。由于,仁寿县人民政府怀疑解放前夕的联防队是叛乱组织,要逮捕尹象离。他闻风后,因害怕,化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负伤后回重庆任荣军医院院长。1957年,他被原部队的一连长认出。尹象离遂自首,被判刑10余年,遣送眉山劳改农场。他在农场刑满后留场工作,或许是精神已经失常,或许是避免连累家人,他不认前往看望的两个女儿。

19741227日,尹象离在眉山农场病逝,终年74岁。

讲述人尹和,祖籍四川仁寿,19541225日出生于蒲江县城,幼时就读于蒲江机关幼儿园。父亲尹集昌,川大45级中文系学生,1949年毕业,四川解放后又就读于西南革大第一期,19507月分配到蒲江工作,曾任王敏县长秘书。母亲徐洁冰,1953年到蒲江工作,相继于北街小学、大兴中心小学任教。1961年,尹和随母亲在大兴中心小学就学,至1968年毕业。此后,在大兴、大塘就读初中。1972年毕业后没下知青,到雅安二分厂学钢筋工和泥工。19786月起在大塘供销社工作,198010月起调国营蒲江县汽车队工作,做办公室工作同时兼一段时间事务长。198610月起任县汽车队队长,19933月起任县新汽车站站长,1995年入党兼汽车站书记。20024月调县交通局路政所任书记,20044月调新蒲江客运站任副总经理,主管客运生产业务。2010年调蒲江公交公司任经理。201412月退休,现居蒲江县城。

今天,这面73年前的红旗上的205个签名人中,由于从事秘密工作的缘故,大多数地下党工作者的名字与事迹仍然不为人所知。

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或许会被误解,而遭遇不白之冤。然而,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他们当年曾经默默地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作出的贡献。

 蒲江文博(四川)尹和:当年,我爷爷曾在那面红旗上签名


讲述人尹和

202387日陈学林摄于蒲江了翁公园)

 

 

 

 

 

讲述人:尹和

整理人:陈学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