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她不是保姆,是我们(江苏南京尹春丽)的奶奶
| 分类: 尹氏资讯 |
【家风故事】她不是保姆,是我们(江苏南京尹春丽)的奶奶
摘自原题:《独家开讲》:清明节,听他们讲述家风故事南京发布2018-04-05
昨天下午,由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腾讯大苏网、南京发布工作室联合主办的大型网络直播《独家开讲》如期举行。本期主题围绕“家风”进行,现场邀请了4个演讲者,通过采访他们各自家族的故事,展现江苏人家的百年家风和家族传承。
“人生当中不管遇到多少风雨,再难,内心都涌动着奶奶当年给予我的乐观和自信,支撑着我在人生路上坚强地走下去!”
说这段话的人叫尹春丽
是南京一名退休的心理医生
她口中的奶奶是把他们兄妹3人抚养长大的保姆
到底怎么回事?
在昨天的网络直播《独家开讲》中
她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她不是保姆,是我们的奶奶
讲述人:尹春丽
一张特殊的全家福,张崇贞老人(前右一)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
今年60岁的尹春丽是一名退休的心理医生。在她的心里,“奶奶”张崇贞的形象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尹春丽口中的这位“奶奶”,其实是她们家的保姆——张崇贞。上世纪60年代,尹春丽的父母突然不知所踪,直到20年后才和3个孩子联系上。在这20年中,保姆张崇贞不离不弃,抚养前东家的3个孩子长大,视同己出。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把保姆这份职业做到了极致。张崇贞去世后,尹家的3个孩子为了纪念她,将张崇贞和他们的亲生母亲合葬在一起。每年清明,尹家都要前去祭扫。
尹春丽不喜欢用保姆称呼张崇贞,她都称呼为“奶奶”。在她的介绍中,张崇贞目不识丁,身世很悲惨。丈夫和女儿都不在了,婆家想把她卖给别人,于是她逃到了上海。解放后,张崇贞来到南京,被尹家雇做保姆。上世纪六十年代,尹春丽的父母突然不辞而别,一走就是20年,直到80年代才重新回到家中。原本幸福的家庭突然四分五裂,这让当年不到5岁的尹春丽记忆深刻。
其实当年,张崇贞年纪也大了,仅靠着在尹家做保姆的工资养老。让尹家人一辈子感恩的是,张崇贞留了下来。为了生存,为了养活前主人家留下的三个孩子,那几年张崇贞一天要做好几份工:到医院帮助产妇做月子、帮人家推板车……别人给的食物她都带回来先热了给尹春丽兄妹吃,自己常常都是饿着肚子。
除了不让尹家兄妹饿肚子,张崇贞还供兄妹三人读书。尹春丽学会写的第一个字,是奶奶教她在石板上写的“人”字。目不识丁的张崇贞去跟别人学写“人”字,学会了回家再教给尹春丽。尹春丽兄妹从来没有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感觉自卑,反而比别的孩子更加坚强、自信。
有一次,尹春丽想要一条裙子,第二天一早她就发现有一条非常漂亮的绿色裙子摆在了床头。原来奶奶把家里唯一的一条窗帘剪了,给尹春丽做了条裙子。而她上学的书包,也是奶奶用她的护袖改的。
张崇贞和尹春丽说过这样一段话,她说:“你爸爸妈妈在家的时候,如果工钱少我一分钱,我都会和他们算清。但是后来你们家困难了,你爸爸妈妈对我很好,而且我也很爱你们这些孩子,我就不要钱了。我可以到别人家干活拿钱,但是我放不下你们,真的是放不下。”尹春丽说奶奶的一句放不下,让他们兄妹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感恩,还知道了什么是坚强。尹春丽说:“人生当中不管遇到多少风雨,再困难,内心都涌动着奶奶当年给予我的乐观和自信,支撑着我在人生路上坚强地走下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