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尹汉章--原西藏林芝地委副书记(湖北省竹溪县人)

(2023-09-26 21:56:49)
分类: 尹氏名人


 

 

尹汉章男,汉族,湖北省竹溪县河口老街人,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原西藏林芝地委副书记。197410月至197610月任墨脱县(营)委主任;1982年以后,任拉萨市委副书记、林芝县委书记;19856月至19861月任中共林芝地区筹备组党组副书记(主持工作);19861月至19869月任中共林芝地委副书记。在西藏28年,工作任劳任怨,生活艰苦朴素, 走雪地、骑驼马、熬红茶、吃藏巴,与西藏人民的感情十分深厚。1988年离休回到湖北竹溪老家。

《追忆秦风楚韵的河口老街》记载:

 尹汉章,住河口街的拐弯处,原大地主唐保山大院,解放后河口乡政府的隔壁,岀生于1927,性格耿直,办事认真,待人诚恳。1960年,33岁的尹汉章任竹溪县委委员、县委农村工作部部长。821日这天,他带人在城关镇大裕沟村搞粮油征购试点,突然接到县委通知,告别小河口街的老小,立即赶到省委集合,赴西藏工作。先后任林芝县农牧部部长, 林芝县委常委、组宣部长,墨脱县委第一副书记,组建县委县政府。1982年以后,任拉萨市委副书记、林芝县委书记、林芝地区筹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在西藏28年,工作任劳任怨,生活艰苦朴素, 走雪地、骑驼马、熬红茶、吃藏巴,与西藏人民的感情十分深厚。1988年,尹汉章离休回到竹溪,住进了修干所大院。当时援藏干部的工资要比竹溪工资高岀好几倍,但他仍然保持十分俭朴的生活,种菜地,挑大粪,挖地,喂鸡,捶煤,什么都干。没有烧过的煤渣也要用手捧起来,一边翻来翻去,一边用嘴吹掉煤灰,从中挑选岀黄豆大的二煤籽再放进炉子,他的一些生活节俭的作风,在乡亲们中传为佳话,广为传颂。

《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的机要员(作者严玉龙)》记载:

墨脱的路

197395日,早晨4点钟左右,墨脱县委书记尹汉章、“武装”心向东和我(严玉龙)一行三人每人啃了头天晚上准备好的两个馒头就上了路。由于第一次走山路,第一次打着绑腿走路,对一个生长在江海平原上的“水鸭子”来讲,浑身上下都感到难受,绑腿差不多不到一个小时就要重打一次,坡度大一点的地方只能手脚并用爬上去。三四个小时后走出森林,天也开亮了,展现在面前的是一片壮观景象,回首看是一片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向上(前)看,不远处就是“雪线”,白雪皑皑,好一派雪域风光。进入雪线后,我这只水鸭子硬是迈着鸭步,一步三摇,一脚深、一脚浅地在雪地里扑腾着。

大概十一点左右,三人队伍终于到达山顶——多雄拉山口,一踏上山口,我就像家乡不会游泳的小孩掉到河里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屁股坐在路边的山石上就不想起来了。“武装”心向东可不管这一套,对着我大声喊,起来,快起来。尹汉章书记也接着说,不能坐,坐着就可能再也起不来了。我忍着,恨着。忍着,浑身酸楚疼痛,恨着,这两位不尽人情。没有办法,只好放下行李、拄着上山时准备的拐棍站着休息。放眼四望,我们已居于云朵之间,头顶之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回首北顾则是晴空万里,而即将步入的路途上方几处却闪电雷鸣不断,还见彩虹飞架。我们站立的山口此时风雪交加,刺骨寒风裹着比我有生以来所看到的、上中学写作文时形容的“鹅毛大雪”要大得多的雪片向我刺来,感觉是寒冷,还是疲劳,此时已“麻木不仁”。面对如此“美景”,上中学时就喜写几首歪诗的我,怎么也激发不出充满浪漫色彩的诗情画意,只是就着雪啃了一块压缩饼干。

下山时,我先是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扑腾,后来跟在心向东身后,学着他屁股坐在雪上,上身后倾,两手撑地的样子滑雪,很是提心吊胆(掉到崖下、雪融洞里再也上不来的前已有之),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出了雪线。下午5点多钟,到达了墨脱境内的第一个兵站——拉格站,三个穿着羊皮大衣的战士热情接待了我们,此时肚子也饿了。在兵站我们每人吃了一碗夹生米饭和一勺脱水胡萝卜菜,吃完饭,我到兵站边的小溪洗了个脚,顺便消灭了脚上“漫山遍野”的水泡。

第二、第三、第四天的路与第一天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的怨与悔就荡然无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