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尹氏一家亲A
中华尹氏一家亲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7,951
  • 关注人气: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井冈山报:江西井冈山“财源”为何要叫成“茶源”?(尹氏相关)

(2023-11-13 19:52:40)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井冈山报:江西井冈山“财源”为何要叫成“茶源”?(尹氏相关)

 

 

时间:2016-05-16井冈山市人民政府

作者: 耿艳鹏

    井冈山茅坪乡马源村委会有个茶源小组,地处大山丛林间,站在马源山谷盆地看不见茶源村。顺山溪溯流而上,在一片楠木丛中,才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住在村里,与老人们谈论古今,得知他们的老祖宗当年还真是这样顺溪流发现茶源而迁居建村的。

    尹姓原住大陇乡塘头村,先人有四处牧放鸭子的习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有个叫尹仁忠的中年人,从大陇塘头赶着一群鸭子漫无目的地放牧走来。当时这一带都是荒山野地,一路上,鸭群争相觅食,也许食少没吃饱,劲儿不高都蔫蔫而行,更没见个蛋留下来,尹仁忠收蛋的箩筐还是空的。来到老远山边一片沼泽的茶源这地方时,鸭群忽然兴奋起来了,个个争先恐后冲进沼泽,在水中泥中钻下翻上呷呷欢戏;鸭婆吃饱了玩够了以后,都摇摇晃晃下起蛋来。一时间,山边树下草丛里,颇象银元宝似的鸭蛋遍地都是,并且过段时间孵化出又一群稚鸭。尹仁忠意外发财,大喜,环顾山水之势,认定这里是发家致富的风水宝地,故将家眷迁来,开基造房,居住下来。当初此地山高林密,荒无人烟。尹氏按古传“先到为大”“插标占地”之俗,跑尽周边山地忙着插标圈地,放鸭汉竟成这里首家“地主”“山王”。尹姓衍发也快,渐成村落。人口增多后积极开垦耕地,护育森林,兴办教育,成为世家,人们习称这里为“财源”。但多少年以后,本叫“财源”的村名,不知从何时起被人顺囗音写成了“茶源”,流传至今,但我更相信是村中智者自己改的名。因为明清以来,湘赣边界山区各色移民大增,人员复杂,而且常有寇匪山贼到处流窜打劫。茶源本是隐在大山中的富地,尹姓求的是合族安宁,憩静生活,不喜过于张扬,更不愿露富,为何要让“财源”这一个树大招风之名,自引盗与贼来?故而顺谐音改成“茶源”,让人听其名而不知底里多自在!

    有一天,一个衣着破旧的游方道士路过此地,村民并未冷落其人反而热情款待。临别,道士连说:“好!好!好!”。村中长者悟有玄机,忙施礼请教。道士让他们环看周边山势。村民天天开门见山,谁不知峻岭逶迤,五个山头环围村寨?道士见村民都望着他,似没明白意思,只好笑而点破天机:“这是五马回槽呀!”元代视马为大财富,五马奔来,不比鸭婆下蛋更强!“马回槽要留得住呵。”道士说完,哈哈远去。

    是呀,五马要回槽,若款待不好留不住,它们不就会跑到别的地方去吗?“怎样才能留住回槽之马这笔财富?”村里人老想着这个问题。一天半夜里,村里族长公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匹英俊大马将巨头伸进了院子,一家人惊恐地望着它。大马只说了一句话:“我要喝水!”族长公惊醒了,天亮后赶快把村民叫拢来,把梦诉说了一遍。“水!”村人恍然大悟。于是,全体出动,将山泉引到村寨边。

    水来了,碧清,爽口,甘甜。五马巨大,怎么饮用呢?有人建议给每匹马备一个大盆。“好主意!”大家立即动手改造沼泽,这就成了如今村中的五口大水塘。我们在村中考察,这五口大水塘堪称微型水利工程:每一口水塘不论圆或方,四周都用大卵石和麻石条砌成护岸;五塘相连,都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使水长年自由流通。五塘间有堤岸可以行走,堤岸上植有水杨柳、垂柳和李、桃、芭蕉、枇杷等树。春暖花开时节,红绿白黄装点山村;即使秋冬也不显败像,因有柳枝依然随风飘荡。这么好的水塘,曾有人提议种藕长莲,但被否决:这是给五马备置的圣水,岂能贪图一时小利而坏了风水?为长年供水保质,村边泉溪也用大卵石和麻石条砌堤护岸,数百年坚固如初。村中五塘应有长年活水,“流水不腐”,人们就将山溪与水塘连通起来:山溪经过地下管道流入第一口塘,第五口塘亦有管道连通出村的溪流,形成了一个优质循环,并定期清淤,以保持塘水清沏。站在高处看,五口水塘恰似晶莹的五颗相连明珠,总面积超出了全村的三分之一。

    群山,丛林,民居,水塘,石桥,农田……山泉成溪从村前淙淙流过,微风轻拂,空气淸爽,鸟语花香,好一处世外桃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