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新县)尹承志两书八一起义纪念碑碑文[图]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尹氏渊源记事 |
(江西省永新县)尹承志两书八一起义纪念碑碑文[图]
90岁高龄书写者讲述背后故事 由魏碑改为隶书
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2012-12-17
八一起义纪念碑是英雄城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对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永久纪念。如今,八一起义纪念碑屹立在八一广场已经33年了,人们在参观八一起义纪念碑时,却很少有人知道纪念碑碑文书写者及其背后的故事。日前,纪念碑文的书写者、已经90岁高龄的尹承志老先生,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那段历史……
八一起义纪念碑的碑文用隶书刊刻。李龙/摄
碑文(局部)。李龙/摄
三次参展被选写碑文
1976年,省委宣传部成立“筹建八一起义纪念碑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找到尹承志,提出由他来为纪念碑书写碑文。尹承志深感荣幸,也倍感压力巨大。于是按照指挥部拟好的碑文,开始认真斟酌书写内容的布局、使用的字体等。尹承志回想起被选中书写碑文,认为可能是他的书法作品连续三年参加了中日友好文化交流展的缘故。
书写碑文全是原大
尹承志先生书画皆能,世人论其书法多分三个时期:50岁前后为第一个时期。这时期的草书吸收了唐代孙过庭《书谱》的遒劲之势,也杂糅了王羲之的清秀婉丽,极具特色。第二个时期即60岁前后。他的“尹体魏书”,将“魏味”、“隶味”、“篆味”等多味融为一体,别具一格。为纪念碑书写碑文也是这个时期的书法特点。第三个时期,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尹承志将草书的笔法融入篆书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草篆”。
当时为纪念碑写碑文的第一要求是书法要好,再者就是全部使用简化字。尹承志回忆说,书写碑文时还没有电脑、复印、放大之类的设备,必须按纪念碑的尺寸原大书写,好在当时自己50多岁,通篇一气呵成写,很快便用他擅长的魏碑字体完成了碑文书写的任务。
两次书写最后选用隶书
据了解,尹承志书写碑文除了使用简化字外,还使用了标点符号,这在传统书法中是没有出现的。
尹承志采用的是魏碑体书写碑文,可现在纪念碑上的碑文却是隶书,这是什么原因呢?尹承志说,接到书写碑文的任务后,很快他就完成了用魏碑体书写碑文,并被使用。可不久后,接到通知,要他再重新写过碑文,因为原碑文中的一些文字需要更改,于是,他又改用隶书重新创作了碑文书法。于是,施工方铲除了纪念碑上的原碑文,重新又将新的碑文刊刻上去。
个人简介
尹承志(1923- 2020.2.28),江西永新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早年入选《中国现代书法选》。1981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书法一等奖。其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第二届书法展,1976-1982年三次参加中日联展。被周恩来纪念馆、朱德故居陈列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汤显祖纪念馆、欧阳修纪念馆、文天祥纪念馆等处收藏。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碑文、方志敏纪念碑碑文、江西永新“三湾改编”纪念碑碑文,均系尹先生的手迹。
文/图记者徐彬(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