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添柴追远创业——致鲁西尹氏宗亲高考学子及其亲友
(2023-07-06 07:00:09)分类: 尹氏作品 |
釜底添柴 追远创业——致鲁西尹氏宗亲高考学子及其亲友
(鲁西肥城尹庆祚、尹海泉(燕)供稿2023.7.5)
尹氏宗亲们,正值盛夏酷暑,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就要开始了,学子们及其家长们,更是心急火燎,正在日思夜盼,期望能考取一所如意的院校,得教于仰慕的名授,加油充电,坚实基础,以便将来夯实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报效自己的国家!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拯救国家。我们作为尹氏宗亲后人,也想助一臂之力,在炽热的釜底再添一把柴火,祝我尹氏宗亲后人多多高中金榜,创业有成;百折而不挠,百胜而不骄;静淑范乡村,忠厚传大业,。今天先要做的是,我们从肥城石横尹氏老家谱式锦祖撰写的一篇《祖茔石砚池记》推荐给大家。全文如下:
“石镌砚池,志读书也。古者垂戒后世,则必制物,以示不忘也。象物则夏后铸鼎,铭心则殷工作盘。国与家制物之名义不同,而其垂戒后世子孙以示不忘,则一理也。老茔始祖(伯能)墓前,旧无墓碑,唯有石供桌一,上有使石工镌就双砚凹池。规矩方正可爱,与山后蔡村始祖(纲公)墓前小大、尺寸、方圆如出一手,自昔相传,恐日久年远,后人不识墓,所特示为记。呜呼!而不知我先人之垂戒我子孙,虑之深且远也。如我族,自明初迁居以来。五百余年,游泮食餼,贡举优拔,领副荐歌,鹿鸣题雁,塔铎司士,林薄亲民,社游宦途者,丛丛蔚起;忠臣孝子,节妇义士,匾褒坊荣,屡沐国恩,绵绵未断。是皆我先人垂戒读书之征也。假使祖武不绳,诗礼摒弃,一世不识字则一世浸衰,二世不读书则二世少礼仪,三世无文人则书种断矣。此种一断,则家道败亡,伦常乖舛,将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且富而不教,则近乎禽兽,小之纵酒睹博,倾家败产,甚之则为非作盗,毁我林木,卖我茔田,其迷墓忘本,失系乱宗,尤其所先焉者矣。若尔者可胜慨哉。我先人虑及于此,故以双砚池垂戒,佑启我后人,使我子子孙孙永传祖砚,莫忘谈书也,是为记。”
今日吾辈抚书思往,可谓感慨万千!
往昔我族先祖尹公讳纲等一叔七侄,于明初,响应政府号召移民,自山西洪洞县苏堡尹壁等村迁至鲁西肥城河西蔡村(今东阿县牛角店镇)尹海子等,后叩石垦壤,披荆斩棘,艰苦卓绝,奋起创业,族业日盛。及至三世,有尹天民任今北京密云县令,民甚爱之;及至四世,又有尹天民之子尹庭喜中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且治理今河南省平顶山之郏县时史载其“政治为天下第一”,并不惧权奸,七次上书弹劾严党,虽受冤廷杖,不悔忠心,不失其志,著书育人,修金峰书院,史志留芳;后至大清乾隆一朝,我肥城老城曹庄村又有尹文麒(1769年)尹文泽(1760年)兄弟二人双中进士,成为我族教育史上之旗帜;至同治一朝,曹庄村尹氏又有尹序长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又中进士,成就“一门三进士”旷世佳话!还有石横尹汇瀛进士(1852)、尹东峰武进士(1887年)、平阴县尹约进士(1559年)、历城区尹式芳进士(1850年)等先后金榜题名、泽及家国、留芳九州!
古之先人求学难矣,而成名之率益微,而终成进士之举者,则万人之中成一则幸极至甚!而我族能有如许进士之盛,则我先人之用心良苦也。
哲人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君子慎独律己,则身修而家齐,国治而天下平;值此盛世,中华民族志在复兴,吾辈尹氏当有重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肩负使命,光前启后,此为尹氏宗亲学子之永志也!
谨以此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