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一级英雄”陈德忠——插进敌人心脏的尖刀(山东临朐县人)

标签:
杂谈 |
分类: 综合资料 |
陈德忠(1924-1951.6.12),男,1924年出生,山东省临朐县龙岗镇(今山旺镇)大柳树沟村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六军某团侦察连长。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6月,随志愿军入朝作战,任二二九团侦察参谋。1951年3月14日,陈德忠带领侦察分队受命到汉江北岸的金谷里、磨石隅里一带了解敌情,侦察道路,获取了重要情报,为部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取得5战5捷,毙伤、俘敌100余名。在平、金、淮阻击战中,率领侦察员击毁敌汽车1辆,毙敌7名。1951年6月12日,在率部伏击敌人时,壮烈牺牲。1951年6月12日牺牲。在抗美援朝作战中,他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各2次,并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人物事迹
1950年,陈德忠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第229团侦察参谋。1951年3月7日,美侵略军25师渡过北汉江,向北进犯。14日,陈德忠带领侦察分队到达汉江北岸地区。他以机动灵活的阻击、伏击、偷袭等方式,不到两个月时间,毙伤、俘敌100余名,并为指挥员部署作战提供了大量宝贵情报。
1951年3月16日上午,在仁仓里北侧,陈德忠率部伏击敌人,取得歼敌16名、俘敌1名的胜利。4月10日夜,又带领侦察员涉过汉滩江,插到敌纵深15公里处的西头川,歼敌30多名,击毁敌30多辆坦克和3辆吉普车。
此后,陈德忠调任师侦察2连连长。4月17日夜,陈德忠首次带领侦察2连的同志,袭击射亭里山上之敌,连续打下3个地堡,毙伤敌兵50多名。
4月22日,侦察2连受命配合第230团
[1]
英雄陈德忠和他率领的侦察兵,出没在敌人的虎穴龙潭,创造了五战五捷的战斗范例。
在平、金、淮阻击战中,陈德忠率领侦察员击毁敌汽车1辆,毙敌7名,我军无一伤亡。1951年6月12日,当陈德忠率部伏击敌人时,壮烈牺牲,时年27岁。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纪念陈德忠同志对革命的卓越贡献,特追认他为“一级人民英雄”。
主要资料
陈德忠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期间,陈德忠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侦察连长。
1951年3月,敌军一部渡过北汉江,向北进犯。陈德忠受命侦察敌情。在稍微熟悉了当地的地形和敌情后,他们就开始了敌后破袭。在陈德忠的领导下,小分队有勇有谋、机智灵活,他们时而化装成敌军的宪兵部队,开着缴获的敌军吉普车大摇大摆地在公路上设卡检查往来的敌军和车辆,伺机捕捉合适的俘虏以获取情报;时而又化身为当地的老百姓,混在民夫的队伍里对敌军的营地进行侦察。虽然在捕捉“敌情报”的过程中,惊险重重,不断遭遇敌人的突然袭击,但他们勇敢心细,善变万策,迅速获取了西线敌军企图从中间突破,对汉城迂回包围的重要情报。
一日上午,小分队在京畿道的仁仓里北侧设伏,当敌人的一支小车队经过这里时,陈德忠率小分队突然猛烈开火,猝不及防的敌军车辆当即连环相撞,随后被我军一一击中起火。在不到10分钟的战斗中,我军毙敌16人、俘敌1人。
一天夜里,陈德忠再次带领侦察分队涉水渡过汉江,秘密深入到敌军防线后方纵深15公里处的西头川,再次对敌军车队进行伏击,这次他们袭击了一支向前线运输坦克的运输队,小分队一举歼敌30多名,将敌军30多辆准备运往前线的坦克和3辆押送人员乘坐的吉普车全部炸毁。陈德忠担任侦察连长后,创造了五战五捷的战斗范例。
在“平金淮阻击战”中,陈德忠又率领侦察员打响了战斗的第一枪,击毁敌汽车1辆、毙敌7名,而志愿军无一人伤亡。在战斗中,他以机动灵活的阻击、伏击、偷袭等方式,不到2个月时间内,以伤亡3人的代价,毙、伤、俘敌100余人,并为指挥员部署作战提供了大量宝贵情报。
1951年6月,陈德忠率领部队伏击敌人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1952年,追授陈德忠为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