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农人”(湖北黄州)尹向宇:深耕家乡沃土赋能乡村振兴

(2023-03-17 07:50:35)
分类: 尹氏资讯

媒体关注 


“新农人”(湖北黄州)尹向宇:深耕家乡沃土 赋能乡村振兴

 

2023-03-15  来源: 今点黄州 湖北

314日,鄂东晚报发布报道——《“新农人”尹向宇:深耕家乡沃土 赋能乡村振兴》↓

下面请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正文吧~

 “新农人”(湖北黄州)尹向宇:深耕家乡沃土赋能乡村振兴


“新农人”尹向宇:

深耕家乡沃土 赋能乡村振兴

“我深知返乡创业的不易,但是万物明朗皆可期。如今我正逐步实现自己的愿望,也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让我干劲十足,心里也更踏实。”310日,黄州区堵城镇“新农人”尹向宇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黄州农产品走出黄州,黄州萝卜、叶路大蒜等黄冈地标优品,这背后,是一群“新农人”的辛勤耕耘,而尹向宇就是其中一个。

返乡创业 叶路洲上建农场

43岁的尹向宇,早年和妻子在外闯荡,从事电脑IT行业,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2012年,尹向宇萌生了回家种大蒜,发展家庭农场的想法。

“有哪个孩子不想家,又有哪个游子不想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每次聊到返乡创业,尹向宇总是格外动情。得知有能人回乡创业的政策,于是谈及为何选择回乡发展大蒜种植产业,从小在叶路洲长大的尹向宇表示,一方面,是由于叶路洲地质较好,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利于大蒜种植;另一方面,叶路大蒜是国家地标农产品,蒜薹、蒜苗、蒜头等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深受大众喜爱,市场前景广阔。

一切从零开始。一人承包上十亩田地很吃力,他便叫上亲戚朋友一起,尤其是碰上极端天气,就更需要加快生产进度。

正当他犯难的时候,外岭村党支部书记吴劲松主动找上门,对尹向宇想开办家庭农场的想法表示大力支持,并鼓励他转变传统人工种植方式,发展大蒜机械化种植,减少人力成本投入。于是,在村委会的搭桥牵线下,尹向宇成片流转村民土地101亩,成立“向宇家庭农场”。并先后投入10万元购买大型旋耕机、大蒜播种机、大蒜收获机等农用机械。

十年耕耘 带领村民共致富

通过一番考察比较,尹向宇选取了产量高、质量好的硬叶蒜品种,并迅速投入了种植。

每天早晨530分,尹向宇准时来到农场。洗手、消毒,然后戴上头套、手套、换上工作服,一天的工作才正式开始。

播种,每周记录大蒜的生长情况,再去村里工作……这些都是他的日 常工作。 有时看到哪家地里需要帮忙,他就开着农机去帮忙。

吃水不忘挖井人。2019年“黄州区向宇种养殖家庭农场”正式挂牌成立。从2012年回乡创业至今,向宇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已扩大到200余亩,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200余人。

“我在这里主要是栽菜、修枝、浇水,不仅工作很开心,还能养家糊口。”70岁的村民吴理生表示,对于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和收入都很满意。

“我们一直在大力发展叶路大蒜产业,为了更好地支持尹向宇创办家庭农场,镇村还组建专班专程前往外地学习先进大蒜机械化种植经验。”外岭村党支部书记吴劲松说。

2021年底,村两委换届中,尹向宇被村民选举成为村委会一员,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作为一名新时代农民,他也总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随时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尹向宇不仅利用温室大棚、一体化现代喷灌技术,建成了大蒜基地、蕲艾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做强了叶路大蒜地标产品,还正准备进行水果种植,拓宽农产品种类。

卷起裤腿就能下地,戴上手套就能开机器,闭上眼睛想的都是地里的大蒜和蔬菜……谈及未来的打算,尹向宇说:“我想学习更多的先进技术,改进种植方法,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继续做大农场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和致富。”

来源:鄂东晚报 | 记者孙婷 | 通讯员李晓

“新农人”(湖北黄州)尹向宇:深耕家乡沃土赋能乡村振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