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穴设宴—抗日战争时期山东肥城尹承彬智取敌人情报的故事

分类: 尹氏资讯 |
虎穴设宴—抗日战争时期山东肥城尹承彬智取敌人情报的故事
李林
1939年6月,山东肥城县。
夏季肥沃的土地并没有看到瓜果飘香,庄稼葱郁。相反,土地荒芜,蝉鸣嘶哑,野草却是恣意的疯长。
白杨树伤痕累累,有的已被烧焦,面目全非。
远处,芦苇茂密,水波荡漾。一棵老柳树歪着脖子,伸向水塘。老柳树有百年的历史,在当地被奉为神树。它曾经香火旺盛,人声鼎沸。如今,孤零零地立于荒野之中。一只乌鸦,“嘎,嘎”地叫着。
县城门口,站着五六个斜挎长枪、歪戴着帽子、嘴里骂骂咧咧的伪军。他们检查完过往人员,总是大喝一声“滚”,之后,还不忘踹上一脚。然后,发出野兽般的大笑。
门岗里,端坐着一个日本鬼子,右手粘着胡须,眼里透出凶狠的寒光,看到伪军门大笑,他不住地说着“吆西,吆西”。
此刻,在城里一处豪华的宅院里,也有一个日本鬼子在说“吆西”。这个日本鬼子是驻扎肥城宪兵队的副官。请客的是伪区长,名叫尹承彬。副官看着满桌的丰盛佳肴,咽了一口唾沫,他打开桌上的白酒,深深吸了一口,然后,闭上眼,陶醉在酒香里。
“太君,请入座。”尹承彬点头哈腰,一脸猥琐地说道。但是,他的目光果敢坚毅,透射出不可侵犯的光芒。
副官冲着尹承彬伸出大拇指,“你的,大日本的朋友,良心大大的好。”说着,坐了下来。
“太君,你喜欢就好,应该的。”尹承彬边说边给副官倒上白酒。同时,殷勤地夹起两根鸡腿,放在副官面前的碟子里。
副官旁若无人地啃着鸡腿。“嗝”,吃的太急,噎着了。
“太君,喝口酒,压压。”
在尹承彬的劝说下,副官一杯接一杯地喝着。不大的功夫,一瓶白酒见了底。尽管副官头脑有些不清,但有一点他很明白:明天他还要接收武器弹药。他摆摆手,含糊不清地说:“不喝了。再喝我就要误事。”
“还有多大的事能惊动你?你可是咱们宪兵队的二号人物。”尹承彬用激将法套出信息。
“放你娘的屁。二号不就是老二吗?”副官有些不高兴。
副官和队长不和,这是公开的秘密。在这个节骨眼,尹承彬之所以搬出宪兵队长,目的很明确:把副官他灌醉,套出情报。
原来,尹承彬是党组织安插在敌人内部的眼线。
尹承彬出生在肥城县曹庄村,家庭殷实。从小他熟读医学经典要著,并多次拜访名医。由于天资聪慧,加之勤奋刻苦,青年时期,就颇有建树。他不但医术精湛,医德更是首屈一指,在周围一带,威信较高。
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抗日游击队的创始人赵维卿受伤,住在其家中治疗。受赵维卿的影响,尹承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正是在赵维卿的介绍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尹承彬积极为游击队筹款筹物。在经费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毅然卖掉家中所有的土地,所得款项,全部上缴。
为进一步获取更多的情报,组织决定,让尹承彬打入敌人内部,担任伪区长一职。受领任务后,他利用关系,找准机会,一举除掉原伪区长,并取而代之。在伪区长身份的掩护下,他给游击队提供了大量的情报,并多次营救被捕的同志和爱国人士。
看到副官坚持不喝,他这故意搬出宪兵队长。果不其然,副官上钩了。
”为何不倒了?”副官含糊不清地问。
“我怕误了你的大事。”
副官笑了,满不在乎地说:“什么大事?不就是明天运送武器弹药那点屁事。”
“尹君,你不用担心。皇军安排了一个排的兵力,押送区区三卡车物资,绰绰有余,绰绰有余。”说着,从尹承彬手里夺过酒瓶,对着瓶子就是一大口。嘴里念叨着“好酒”,然后,一头栽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尹承彬喊了几声“副官”,又用力摇了摇,直到确认无误,就抓紧安排交通员把信息传递出去。
第二天拂晓,游击队万事俱备,只欠鬼子到来。天刚放亮,大路上驶来三辆鬼子的卡车。全部进入我军包围圈后,队长一声令下,一时间,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喊杀声,响彻黎明。十余分钟,战斗结束。全歼敌人一个排,并缴获鬼子所有的武器弹药。
司令部内,宪兵队长暴跳如雷。副官站得笔直,弯着腰,大气不敢喘,听训斥。
一阵清风吹来,浩空万里,白云朵朵,尹承彬仿佛看到猎猎红旗,在神州大地正徐徐展开。